浅析小学语文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1370947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古诗中,山水田园诗占了大部分。本文列举了小学山水田园诗主要三大审美特征:意象与意境美,动静结合的艺术美,哲理美。掌握山水田园诗的共同审美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山水田园诗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山水田园诗;审美特征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教师在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古诗教学在语文课中占的比重较大,并且它是我国的一块文化瑰宝。古诗这种文体的语言高度精练,读起来具有韵律,内涵丰富深远,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启示我们,学生学习要将知识联系起来,构成其知识体系,使结构完整。布鲁纳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那些看起来似乎无关的新的事实是相互关联的,而且与他已有的知识也是有关的。”教师教授单篇古诗时有必要对古诗归类和分析,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古诗基本阅读鉴赏方法,如边塞征战诗、送别怀人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等等。山水田园诗在语文古诗学习中的比例较大,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合称作山水田园诗它是以描写优美的自然风光、赞颂恬淡闲适的乡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本文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山水田园诗为例,来探究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征。
  一、 意象与意境美
  意象就是承载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古诗中诗人们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情感。而诗人通过意象或多种意象将内在的感情与外在的事物相统一,形成了一种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意象和诗歌意境,以此领悟诗歌的深刻内涵。
  如雷震的《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其中给我们描写了很多意象,“池塘”“山”“落日”“牧童”等是常见的山水田园诗意象,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创设了具有生活趣味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乡间村野夜晚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迟日”表现了春天白天开始变长,天气变得舒适,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前两句的意象有:“迟日”“江山”“春风”“花草”,这些意象组成一幅粗线泼墨的山水画,初春阳光的下被勾勒出来,浣花溪一带山清水秀,草木芳香。后两句的意象有:“泥融”“燕子”“沙暖”“鸳鸯”。小飞燕暗示着春天时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体现春意的恬静温柔。这是一幅多么细腻的工笔画,一切全都沐浴在迟日和煦的光辉中,更给人以春光柔美感,全诗所营造的意境清新明丽。这首诗寄托了杜甫对春日万物的喜爱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此刻安宁生活的珍惜和眷恋。
  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通过月夜遥望的角度,将“湖”“月”“洞庭山”等意象的结合,运用想象力和比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淡雅静丽洞庭美景,创造出一幅意境深邃的水墨画。
  杜牧的《山行》:“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在诗歌中,作者通过对“寒山”“白云”“红叶”“霜叶”描写,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一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人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是情感美和自然美交融合一,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用同一时间两组景物对比描写,使用比喻手法,营造了祥和平静的意境,通过吟咏抒发了作者内心中深切的情思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的喜爱之情。
  山水田园诗有很多常见的意象,比如月亮寄托诗人的思乡情,菊花暗含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因此,在对山水田园诗进行欣赏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掌握的意象背后真正的含义,就能对更好地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绪。
  二、 动静结合的艺术美
  诗人们为了增强画面的动感,创造出独特的意境,突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动态描写尤其突出。动静结合是一种写景手法,常是在一种意境里既描写动态,又描写静态,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的手法。并且诗中常常采用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明月”“青松”“翠竹”是静态的。“清泉”“青莲”“渔舟”是动态的,诗人以动写静,用有声来突出无声,先给读者以视觉,再给读者以听觉,精巧地写出了山间的幽静。
  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以“泉眼、树荫、小荷、蜻蜓”为意象,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勾勒了一幅充满活力与和谐的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初夏的情趣、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更是动静结合在更高层次的运用。在“绝”“灭”二字下,“千山”“万径”的环境烘托出极强凄凉感,构成了极端寂静的背景。孤舟独钓、迎风抗雪的老翁形象与诗人不屈不挠的人格一样,在这种幽僻的背景下,显得玲珑剔透,具有生命力,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
  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前两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天萤”是静态的描写。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为动态描写,灯光由静止到闪烁,由一点孤光散作万点璀璨,诗人的情绪也由孤寂转向欣喜。诗人的观察是从上到下、从静到动,写出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奇异联想,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使人向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人选取了最常见的景物“杨柳”,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拂”和“醉”的姿态,“醉”字既展现了柳枝用风起舞的娇柔之姿,也表达了诗人沉醉在这浓浓诗意里的心情。诗的后两句由景及人,勾画出一群孩童追逐放风筝的场景,为诗歌增添了动态画面,景物人情互相映衬,动态静态彼此补充,使这幅乡野春景得到和谐统一,令人心驰神往。   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对语文教材上的插图进行认真观察和思考,感受对古诗中动静结合所带来的艺术美。
  三、 哲理美
  山水田园诗也富有哲理美。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作者游览庐山后的总结,前两联描写了庐山风貌的变化多姿,后两联借景说理,人们之所以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置身于庐山之中,指出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两句以磅礴之势写落日、长河的壮美,向读者展示了万里山河的壮阔。美景写到这里,诗却不止于此,诗人即景生情,吟诵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唱,把诗篇推向更高境界,诗人豁达开朗的心态跃然纸上。“千里”和“一层”,并不是实数,而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诗人通过“欲穷”和“更上”这两个词语中展示其希望和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别出心裁,出人意表,用词朴素却包含哲理,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道理,应积极探索。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写了作者游园的所见所感,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幽静惬意的春日田园风光图。诗的前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为下文做铺垫,诗的后两句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又告诉世人一个深刻的哲理。春色不可以被关住,墙外的一枝红杏也能让诗人领略到这热闹的满园春色,感受满天绚丽的春光春色。诗人用“关”和“出”二字,将“春色”和“红杏”拟人化,关不住的春色和出墙的红杏是告诉人们春天的到来了,给春色赋予了生命力,与此同时留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生活哲理:新生的事物,是不能被封锁、不能被禁錮的,它必定会冲破千重阻碍,脱颖而出,蓬勃发展。
  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一个随处可见的小池塘到了诗人笔下别有一番寓意,虽然只有半亩大小,却不是一池死水,诗人运用一个“清”字反映了水的深且清澈,因为有“源头”不断输送“活水”,方塘水才能永不污浊。借此告诫世人,我们读书时应敞开心扉接受新的思想和知识,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取得更高的成就。朱熹的另一首《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诗描写春日景物的焕然一新,表达了诗人春游的喜悦之情。但诗中的泗水游春其实为虚写,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诗人将孔圣之道比作催化剂,是一股点燃世间万物的春风,告诉我们要去寻求圣人之道,不断地前进探索,感悟其中的道理,便可以使自身更加完美。
  教师对于这类蕴含哲理的山水田园诗时,要通过激活诗趣、联系实际生活和日积月累内化等途径,让学生感悟、理解、内化诗歌的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 结语
  山水田园诗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通过这类诗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使其对自然生活、祖国山河更加热爱,让他们高远眼光和宽广胸怀得到培养。另一方面使学生领略田园生活的质朴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静.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类别及其审美意义: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为对象[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4):108-110.
  [2]岑玲.中学语文文言文及古诗分类审美[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10(6):74-77 81.
  作者简介: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良好方式,唯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方能形成正确的语文思维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逐步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已经成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文章将整合深度学习的
摘 要:中国是诗词的故乡,是诗词的国度,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诗歌文化。古诗词教学也是引导学生追忆历史,揭开历史面纱与古人对话,感受古人情怀,领略古人智慧,感悟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数量,新编教材也增加了不少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对很多初中学生而言,古诗词学习过程相对枯燥,加之古诗词与现代社会的历史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全中华民族團结一心,共同支持着祖国逐渐繁荣富强,这就是爱国主义,而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们中国,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重要。学生有了爱国主义情怀就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思想层次便会更上一层楼,就能以积极的面貌进入学习状态,而历史这门学科正担着如此大任。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除了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也是
摘 要:随着新课改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成为教师的一大教学任务。在初中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提升,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尤为重要,对于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方程版块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最大限度,给予学生一定自我学习的空间,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
摘 要: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很多教师对于课堂练习的认知存在误区,未充分重视课堂练习。基于此,文章通过强调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分析教师在课堂练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课堂练习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课堂练习;小学数学;习题设计;数学教学  一、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难度较高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思维和应用能力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当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部分教师的做法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本文结合课例,着眼阅读、写作两个环节,阐述了如何在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期提升学生在英语学科上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思维品质培养;读写结合教学;培养路径  一、 引言  思维品质,作为高中英语的核心素养之一理应得
摘要:由于社会选拔人才方式的需要,做题成为每一个高中生的必备功课,各学科各阶段各种各样的考试命题也面临着新挑战。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情,具备试题设计的能力,以增强教学实效。本文以“京张铁路”试题设计为例,对试题设计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标准;试题设计;命题背景;京张
摘要: 议题式教学是现如今中学道德与法治课追崇的教学模式之一,较之传统模式,议题式教学更能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学习体验,是对传统的创新与突破。本文结合笔者的具体课堂教学实例及反思,对议题式教学的认知、有效实施和发展完善展开阐述。  关键词: 议题;议题式教学;教学主题;话题;问题  《预防犯罪》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一课。本文笔者就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巧选与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相结合的绘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源,还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习得语音技能,培养良好的语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和体验真实的情感,亦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提升与升华英语教学。  关键词:绘本资源;闽教版《小学英语》;自然拼读;良好语感;思维品质;情感陶冶  英语教材不仅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而
摘要:思想政治影视课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把影视艺术中的诸多元素有机地“植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借影视之力,提课堂实效。文章简要论述了思想政治影视课教学的理论依据及课堂教学与电影创作的关系,并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思想政治影视课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影视课;课堂教学;文化创新  思想政治影视课教学是笔者之前提出的“借力教学”(参见《教师》2018年第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