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课教学已经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之一,受到许多高校和教师的青睐。外语作为每个学校都有的必修课程,自然更需要先进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帮助完成教学。本文主要以英语和日语的外语教学为例,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操作体验,浅谈微课在外语教学中的几点认识体会。
【关键词】外语教学;微课;个人体会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外语的教学与其他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无论是英语还是日语本质上都只是一种工具,交流的工具。与中文语言一样,要达到流利的程度,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语言习得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复。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训练的时间十分有限,远远达不到语言训练所需要的频率,而课后的训练中,因为缺乏实时指导,很多学生对于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和方法不是特别清晰。这个时候,微课就成为了一种有效简单又最直接的方式,提供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工具。
为了顺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學手段,给学生更全面和综合的教学,在近几年的教学当中,我们学习了微课的制作,并试着将微课用于实际教学中,从最开始的迷茫生疏到现在的适应,既让自己得到了成长和提高,也对于微课教学有几点自己的实际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类,微课主要分为11类,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在外语教学中,用的最频繁的是讲授类,讨论类,练习类,表演类,合作学习类。
微课的分类其实与课堂教学的方法有所借鉴和重叠。刚开始,根据微课的主题,只选定一类教学方法,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与课堂教学一样,微课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方法一起使用。例如将讲授类和表演类结合起来,最典型的就是外语中的role-play。使学生的课后学习更直观。
第二:根据课堂主要教学环节(进程)划分,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
教学环节的划分基本可以归结为课前和课后的学习。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或知识点,但给到的具体步骤和细节不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很少有明确的指向;另外教师课堂安排往往包括新课导入和正文讲解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次课的内容和文化背景,导入必不可少,一些相关知识的介绍也必不可少,无形中缩短了精讲的时间,同时也使整个教学计划的内容有所控制。
微课恰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正式上课前,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很明确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预习,并有针对性的记录好难点,而教师在课堂安排中大大的节约了前期导入的时间,可以把重点放在正文和难点的讲解上。一个学期的内容安排也可以相应的做出调整,有充足的时间增加必要的知识点作为补充。
第三: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学方式上可以更多样性,通过在各种情景设置下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流利交流和运用的目的。但因为上课时限问题,在课堂上很难拓展出过多的教学方式,微课在形式上更不受限也更自由,所以可以参考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延伸出不同类型的微课。
第四: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学生的注意力或专注力相对来说有限,过于冗长的学习过程会打消积极性,一个微课所含知识点不会过多,正好符合学生的需求,使之可以全身心的专注到这个短小微课的知识点学习中。虽然短小,但并不会模糊或散乱,所以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材料。
第五:微课的形式多样。可以真人拍摄小视频,也可直接纸上讲解进行拍摄,甚至制作成卡通动漫等形式,犹如看电影一般的体验,只要符合教学要求都可以借鉴。微课的理念是以小见大 用微课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适当的让学生动手做。微课的宗旨是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变化,从小处着手,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第五点也是在实践中我个人体会最深的地方。微课真正的让学生完全的参与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当中。他们真正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点做过一系列尝试,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实例。
(1)外语专业口译课中,设定一特定场景,如日常生活场景或商务贸易场景,给学生特定的角色,让其演绎一遍口译的全过程,以此作为微课的引入部分,进而指出问题,讲解细节,并做出对比。这样做,既让学生有参与感同时也会对于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记忆。这种方式也适用于酒店外语,旅游外语等课程中。
(2)外语的学习,发音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发音的练习同样可以借助微课的帮忙。学生可以以歌曲,新闻播报,制作广告,节目主持,电影片段,语音模仿,小品等各种方式参与到微课中来,通过自己的语音,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纠正和改进,感受更加直观,避免了平时学习语音中只有跟读方法的单一。学生在微课的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以暂停,方便更加细致的对比和反复学习。
微课作为新时代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方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然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张一春教授曾经总结了微课四微特点: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通俗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新媒体下的教师,一定要改变旧观念,积极的吸收借鉴各种新型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需求,丰富知识面,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作者单位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关键词】外语教学;微课;个人体会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外语的教学与其他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无论是英语还是日语本质上都只是一种工具,交流的工具。与中文语言一样,要达到流利的程度,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语言习得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复。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训练的时间十分有限,远远达不到语言训练所需要的频率,而课后的训练中,因为缺乏实时指导,很多学生对于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和方法不是特别清晰。这个时候,微课就成为了一种有效简单又最直接的方式,提供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工具。
为了顺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學手段,给学生更全面和综合的教学,在近几年的教学当中,我们学习了微课的制作,并试着将微课用于实际教学中,从最开始的迷茫生疏到现在的适应,既让自己得到了成长和提高,也对于微课教学有几点自己的实际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类,微课主要分为11类,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在外语教学中,用的最频繁的是讲授类,讨论类,练习类,表演类,合作学习类。
微课的分类其实与课堂教学的方法有所借鉴和重叠。刚开始,根据微课的主题,只选定一类教学方法,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与课堂教学一样,微课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方法一起使用。例如将讲授类和表演类结合起来,最典型的就是外语中的role-play。使学生的课后学习更直观。
第二:根据课堂主要教学环节(进程)划分,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
教学环节的划分基本可以归结为课前和课后的学习。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或知识点,但给到的具体步骤和细节不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很少有明确的指向;另外教师课堂安排往往包括新课导入和正文讲解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次课的内容和文化背景,导入必不可少,一些相关知识的介绍也必不可少,无形中缩短了精讲的时间,同时也使整个教学计划的内容有所控制。
微课恰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正式上课前,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很明确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预习,并有针对性的记录好难点,而教师在课堂安排中大大的节约了前期导入的时间,可以把重点放在正文和难点的讲解上。一个学期的内容安排也可以相应的做出调整,有充足的时间增加必要的知识点作为补充。
第三: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学方式上可以更多样性,通过在各种情景设置下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流利交流和运用的目的。但因为上课时限问题,在课堂上很难拓展出过多的教学方式,微课在形式上更不受限也更自由,所以可以参考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延伸出不同类型的微课。
第四: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学生的注意力或专注力相对来说有限,过于冗长的学习过程会打消积极性,一个微课所含知识点不会过多,正好符合学生的需求,使之可以全身心的专注到这个短小微课的知识点学习中。虽然短小,但并不会模糊或散乱,所以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材料。
第五:微课的形式多样。可以真人拍摄小视频,也可直接纸上讲解进行拍摄,甚至制作成卡通动漫等形式,犹如看电影一般的体验,只要符合教学要求都可以借鉴。微课的理念是以小见大 用微课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适当的让学生动手做。微课的宗旨是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变化,从小处着手,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第五点也是在实践中我个人体会最深的地方。微课真正的让学生完全的参与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当中。他们真正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点做过一系列尝试,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实例。
(1)外语专业口译课中,设定一特定场景,如日常生活场景或商务贸易场景,给学生特定的角色,让其演绎一遍口译的全过程,以此作为微课的引入部分,进而指出问题,讲解细节,并做出对比。这样做,既让学生有参与感同时也会对于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记忆。这种方式也适用于酒店外语,旅游外语等课程中。
(2)外语的学习,发音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发音的练习同样可以借助微课的帮忙。学生可以以歌曲,新闻播报,制作广告,节目主持,电影片段,语音模仿,小品等各种方式参与到微课中来,通过自己的语音,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纠正和改进,感受更加直观,避免了平时学习语音中只有跟读方法的单一。学生在微课的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以暂停,方便更加细致的对比和反复学习。
微课作为新时代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方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然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张一春教授曾经总结了微课四微特点: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通俗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新媒体下的教师,一定要改变旧观念,积极的吸收借鉴各种新型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需求,丰富知识面,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作者单位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