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电子商务领域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改革中职学校教学体系,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提出的“商学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设计、职业能力、理实一体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與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教、学、练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中职示范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探讨,编写了《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校本教材,主要做了以下几个环节设计:
一、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教学场所和设施,一体化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利用示范校建设建设资金建设了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1.在机房中加装投影仪和幕布(索尼(SONY)VPL-EX176投影机,添加了打印机(HP彩色激光打印机 和兄弟黑白激光打印机各一台),还添加了紫光扫描仪、数码照像机,使机房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上课时老师一边讲授操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一边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了边讲边练;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作业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2.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中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通过该极域电子教室,利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投射到各学生机的屏幕上,这个功能也可以实现老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实现互动教学。
通过以上设计,教师就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插进行,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二、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实行模块化教学
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目前我校计算机的教学计划是按照教学指导方案或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制定的,对一体化教学要求不明确。教学计划要真正体现一体化的要求,就必须把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做好统筹安排。整个教学计划必须突出技能目标,要以技能训练为轴,以理论教学为线,科学地安排课时,实行模块式教学。按目前的计算机职业资格鉴定要求,可分成以下七个模块即:计算机基础技能模块、文字编辑与排版技能模块、电子表格制作技能模块、演示文稿制作技能模块、数据库技术技能模块、电子商务网络基础技能模块、常用办公设备使用技能模块。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网页制作技能(模块的多少及组成可按教学及鉴定要求调整),每个模块的教学相对独立,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
三、编写一体化教材,设计案例式一体化课程
在教材结构的设计上,采用了任务驱动训练设计方式,不但符合职业教育实践导向的教学思想,还将通用能力培养渗透到专业能力教学当中。
每个任务中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
任务描述:从社会生活、工作需求中提取任务,描述任务完成的效果。
能力目标:提出解决任务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团队建设: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实施:图文并茂地讲解完成任务的操作步骤实现任务引领式教学。
相关知识:讲解任务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完成任务的其他操作方法、技巧等。
任务评价:根据教学完成情况,对本任务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评定。
知识拓展:掌握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与相关知识。
在教材素材的选择上,我们力求选择的素材来自于电子商务行业生产实际,并充分考虑其趣味性和能力的可迁移性,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以及就业后能快速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四、制定了《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教学原则及验收标准
教学原则有:
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计算机基础技能》课程定位与方向、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在示范校建设中结合企业需求筛选出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计算机基础技能》课程内容,制定《计算机基础技能》教学计划,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提出的“商务学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加注重《计算机基础技能》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时间安排与验收标准有:
时间安排与具体实施。《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教学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教学中进行,每周20学时,每天上午在一体化机房进行4个学时教学,目标以计算机操作工考证(高级或中级工)为目标,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强化学生的动手、动嘴、团队协作能力,另外每周五有一个测验,每一个学习模块有一个总结考评,期末以参加计算机操作工考试成绩为验收标准。
五、组建一体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推进一体化教学的主体和关键因素。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由于我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没有配备实验员,所以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都是由教师一人承担的,这就要求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上机辅导,既要掌握软件知识,还要掌握硬件知识,即能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又能对硬件进行维修,是教师和师傅一体化的要求,即“双师型”教师。为此我们对参加《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教学的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使他们具备了一体教学资格。
总之,《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教学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根据学情分析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在一体化教学中要注意计算机教室、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学案、及教法、师资等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才能组织好《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设计、职业能力、理实一体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與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教、学、练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中职示范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探讨,编写了《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校本教材,主要做了以下几个环节设计:
一、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教学场所和设施,一体化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利用示范校建设建设资金建设了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1.在机房中加装投影仪和幕布(索尼(SONY)VPL-EX176投影机,添加了打印机(HP彩色激光打印机 和兄弟黑白激光打印机各一台),还添加了紫光扫描仪、数码照像机,使机房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上课时老师一边讲授操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一边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了边讲边练;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作业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2.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中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通过该极域电子教室,利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投射到各学生机的屏幕上,这个功能也可以实现老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实现互动教学。
通过以上设计,教师就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插进行,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二、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实行模块化教学
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目前我校计算机的教学计划是按照教学指导方案或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制定的,对一体化教学要求不明确。教学计划要真正体现一体化的要求,就必须把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做好统筹安排。整个教学计划必须突出技能目标,要以技能训练为轴,以理论教学为线,科学地安排课时,实行模块式教学。按目前的计算机职业资格鉴定要求,可分成以下七个模块即:计算机基础技能模块、文字编辑与排版技能模块、电子表格制作技能模块、演示文稿制作技能模块、数据库技术技能模块、电子商务网络基础技能模块、常用办公设备使用技能模块。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网页制作技能(模块的多少及组成可按教学及鉴定要求调整),每个模块的教学相对独立,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
三、编写一体化教材,设计案例式一体化课程
在教材结构的设计上,采用了任务驱动训练设计方式,不但符合职业教育实践导向的教学思想,还将通用能力培养渗透到专业能力教学当中。
每个任务中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
任务描述:从社会生活、工作需求中提取任务,描述任务完成的效果。
能力目标:提出解决任务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团队建设: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实施:图文并茂地讲解完成任务的操作步骤实现任务引领式教学。
相关知识:讲解任务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完成任务的其他操作方法、技巧等。
任务评价:根据教学完成情况,对本任务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评定。
知识拓展:掌握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与相关知识。
在教材素材的选择上,我们力求选择的素材来自于电子商务行业生产实际,并充分考虑其趣味性和能力的可迁移性,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以及就业后能快速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四、制定了《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教学原则及验收标准
教学原则有:
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计算机基础技能》课程定位与方向、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在示范校建设中结合企业需求筛选出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计算机基础技能》课程内容,制定《计算机基础技能》教学计划,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提出的“商务学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加注重《计算机基础技能》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时间安排与验收标准有:
时间安排与具体实施。《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教学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教学中进行,每周20学时,每天上午在一体化机房进行4个学时教学,目标以计算机操作工考证(高级或中级工)为目标,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强化学生的动手、动嘴、团队协作能力,另外每周五有一个测验,每一个学习模块有一个总结考评,期末以参加计算机操作工考试成绩为验收标准。
五、组建一体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推进一体化教学的主体和关键因素。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由于我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没有配备实验员,所以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都是由教师一人承担的,这就要求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上机辅导,既要掌握软件知识,还要掌握硬件知识,即能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又能对硬件进行维修,是教师和师傅一体化的要求,即“双师型”教师。为此我们对参加《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教学的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使他们具备了一体教学资格。
总之,《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教学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根据学情分析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在一体化教学中要注意计算机教室、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学案、及教法、师资等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才能组织好《计算机基础技能》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