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龙宫 岩与水的旷世绝响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明湖上的卧龙桥石刻。
2明湖,近龙门洞外的那条河。
5龙洞摩崖石刻。

洞中超巨飞瀑


  我试图找到我记忆中的龙宫湍流,那是涡流而不是飞瀑。龙宫龙门洞内,水的上下落差极小,水大得其洞已经没有多少空间留出来,龙宫龙门就像一张吞食了不该吞食的食物的兽嘴,悔透了肠子般惊惶地努张着,水就是那食物,咬不烂嚼不碎。水活着,而且愤怒着,血红着眼穿过肠子再蹿出来,失了理性地打著滚在兽嘴里疯撞狂突,生生要把坚硬的石壁撞烂撕裂似的,惊天动地的怒吼声中溅起弥天水雾,隔雾让人分明地感受到了石壁因恐惧而难以自持地颤抖。太惊险,太壮观,太刺激了,欣赏厮杀的看客,无论男女,都一个个像角斗场看台上恶毒的罗马贵族似的,被内心的快感弄得血脉贲张,面红耳赤。
  十几年来的记忆这次未曾得到印证。这次来龙宫不是夏季而是冬季。冬季水小,是巨兽兽嘴般的龙门耀武扬威的日子,水在50多米、高26米宽的大嘴兽口腔内只是一挂舌头,这舌头就是瀑,虽然也轰轰地响,响得惊天动地,但却没有震撼力。
  我怀疑记忆背叛了我。它像一个不揣人意的剪辑师,胡乱挥舞剪刀剪裁下过多的不该剪裁掉的东西。
  相比之下重新看到的龙宫,是一部过分恬静,过分悠闲,过分秀丽的风光片。
3龙门飞瀑观景台踏道旁的摩崖石刻。

  我们这次是傍着明湖,过卧龙桥、龙吟虎啸石走上来的,这条上龙门飞瀑观景台的路我认为是条峡谷中的路。它一侧偎山,一侧依水,水的那一边依然是山。明湖应当是河,它长卧峡谷中,横在峡头的山屏下,它从林遮绿覆中蹿出来的形貌,活脱就是一条遍体耀眼银色鳞片的巨龙。我不知道当地人为什么叫这条水带为湖。
  抵达龙宫是在晚上。在龙宫酒店住了一宿,清晨醒来日光送给我们的是一幅幅清丽的画卷,细雨的纱幔中,峰丛、绿林靓得让人伤怀,就想把自己的心也拿出来让雨洗一洗。酒店前大渠里的水不是水,是画带,是情人的青眸,全然没了自己,情意款款地满映了两旁的景色。
  第一次来龙宫时没有到过明湖峡谷。我一直以为龙宫就是一个有地下暗河的洞,洞的出入口就是龙门飞瀑洞。向导引领着,把游客能走的路全走了,又把龙宫整体情况介绍过之后,我才知道那种认为是猴吃麻花——满拧。龙宫水溶洞全长15公里,探明了的有5公里,对游客开放的只有1260米,洞中水串珠般串了27座山头,已探明了的可乘船进出的洞口5处,五进五出。被称为龙门飞瀑的那个洞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进出口。进龙宫要先上天池,上天池要从龙门洞旁的洞钻上半山腰,绕盘山路上一个山包,再顺路下到池口。天池三面环山一面是口,站在池口,面向池水,左手水上崖壁,就是龙门飞瀑的上方。天池的水面很宁静,近乎圆形的一个平面,在飞瀑上方山崖的边际才能感受到它的躁动。这面崖体中的洞门和天池本属一个洞腔,天池是洞顶塌陷形成的。进溶洞的出入口,在正对池口的崖壁上。崖壁被切了大半个崖面。此洞是水来的方向,水溶洞口上方岩石犬牙交错,倒悬着尖锥状溶岩。
4龙吟虎啸石。

  天池有个奇怪的地质现象:环池之山一半山体是石灰岩,一半山体是花岗岩。乘船进龙宫洞,还有一个蛮有意思的现象:洞口垂直下挂的钟乳石的端点均向洞外仰翘,这是藻类植物光合作用下的结果,洞口内岩尖上追求阳光的藻类年复一年地生长,加厚,形成外翘的景观。可让人不解的是在完全见不到阳光的洞厅洞壁上竟长着野草。植物没有太阳光也能生长?这种现象,在贵阳外的天河潭水溶洞中也存在。其答案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猜,这是个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
1龙宫入口。

  龙宫水溶洞的第二个进出口在穿越过长达800米的5个洞中大厅之后的山壁上。我们看到了那洞口,洞口的位置高于暗河很多,不需要出去再进来,下了船,在洞中有通道可走到二进龙宫的码头。800米长的5个洞厅之间水道是狭窄的,狭道最窄处仅容一舟通过,厅却大都高旷空阔,洞壁、洞厅、洞顶的奇特岩溶景观甚多。出第5厅,换船,再行400米,过4个大厅,出洞,有一塘,名花鱼塘。此塘的形貌,与天池类同。塘水绝妙,分为黄绿二色。从出口可望到三进龙宫的洞口,两口隔塘相望。三进龙宫内的情景,对游客来说还是秘密,游客要从花鱼塘上岸,进入天然药谷群芳谷景区。沿坡,登石阶进群芳谷,虽无阡陌桑田却是极美的世外桃源,不仅药用植物好看,石塘明水也甚有趣。在左手边岩脚下的乱荆丛中,可见四进宫的溶洞口。沿阶路下行,再向上攀之前,见五进龙宫洞口,口外是一小片茂竹杂树,竹木野生,洞口形貌怪异而幽深,悬疑重重的样子,很容易勾起人探险的冲动。险是有人探过了,游人向里走,无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贸然闯入不与死神相逢,难。   我没有细述水洞中所见的景观。叙述是多余的,你能想象它们有多美就有多美。唯一不该遗漏的是水洞有音乐厅之称,那是天然的大音箱。

观音洞,天然大佛堂


  进观音洞要过一片竹林。竹林傍着一条小河。竹林的竹子不是南方的那种竿粗壁厚的毛竹,像北方的竹种,竿比较细。竹林茂密而幽长,小径在竹林中,随林长而长,随竹林幽而幽,又有溪水的低吟浅唱,走在其中很是诗情画意的。林旁小河据说不是一条而是两条,左右分流,一条叫如来溪,一条叫百步源。百步源长190米,是我国最短的天然河。天然河与洞穴殿龙宫是“三绝”中的两绝。
  我是奔着洞穴殿观音洞去的,竹林旁小溪只匆匆瞥了一眼,丝毫没有留恋。
2幽深的入洞口。
3龍宫天池。
4观音洞。

  穿过竹林小径,走到青峰岩壁下,迎岩壁转过弯,看到的不是洞,而是庙。庙门在贴壁的高台上,台借石而筑,登阶入庙门,是一个狭长的庭院。庭院中有钟鼓楼。洞和殿却像捉迷藏似的,不露庐山真面目。
  观音洞在龙宫景区内是非常招摇的,赵朴初题的“观音洞”刻在眼前的这座青峰上,每个字长宽都在4米,远远就能望到。洞既是龙宫一绝,景区的人随时都会讲起它。真来到洞口,它却隐匿了,隐在绿深不知处,让你心急难熬。
5龙腾堡。

  风乍起,雨欲来,静谧的厚重迫压出满耳的喧响。是耳生出了扩音设备还是心奏响了草、虫、风、叶的和鸣?我感受到佛家圣地的神秘庄严。在窄而长的庙院中走几步,洞向我敞开时,看到了韦驮,看到了弥勒,更看到洞的奇诡幽邃,敞着口的岩溶洞穴入口极尽曲折错落,那是很美的旱洞画面。佛像都是金色的,与灰灰的岩溶石壁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佛像间容身的空间很小。不忍移步,又被更重的好奇心牵引着,因为我看到了洞内洞,洞上洞,那可能是极壮阔的空间。果不其然,绕过弥勒坐像,再向里走,视界豁然洞开,三世佛大殿呈现在眼前,高旷宏敞、半明半暗。那不是人造的大殿,除了佛像、佛台、法器、供案,一切出自天然。三世佛紧贴洞厅里壁,两侧分塑十八罗汉。三世佛法身崇伟,在洞中却并不显巨。这应当是大雄宝殿吧?大雄宝殿洞厅之上还有洞,在左手,登阶而上,其洞比大雄宝殿之洞更宏大明敞,人在洞中,只感到自己的渺小。这就是观音洞了,新塑的白衣观音高达12.6米,两旁分侍善财龙女。观音头顶上方是钟乳纷垂密挂的穹顶,身后岩壁上的钟乳也是凸凹出千姿百态的形貌,它们围罩着观音立像,像天工精心雕饰的华盖。向导说,这里原先曾有一尊钟乳观音,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观音的32个化身,这尊天然的钟乳观音不知怎么就没了。人塑的观音也曾有过一尊,年代都十分久远。这个洞厅天然就是为观音生成的一般,因此才被称为观音洞。我在观音洞待了好一会儿,不是仰瞻洞顶,就是环壁凝睇,我承认这是天佑神赐的观音殿,在这里立观音像比专为观音盖神殿更见庄严。我想从高浮浅刻纷垂纵布的立体钟乳图案中悟出天人的心音,终是浅薄,只感受到天然造物的神奇。在观音大厅中,视野心胸都是开阔的,豁亮宏阔的厅口纳山纳谷纳林,洞如巨厦,开敞处无一丝遮拦,望出去浑身气血经脉通畅,精神舒朗。
  整个观音洞是个半洞复套半洞的半洞,一个布满钟乳奇观的岩溶半洞。仅次于观音殿的大雄宝殿厅,也是天然生成的最宜作佛殿的,两厅之间落差几米,大雄宝殿厅在下,且更深邃一些就是了。这样的洞不知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于上亿年前,还是几十万年前?

感悟漩塘的奥秘


  龙宫的第三绝是漩塘。
  风在耳里灌得多了,就有点觉得意外出现在眼前的漩塘是那么的普通和庸常,它不过是农村常见的水塘而已。漩塘距离观音洞很近,隔着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村。
  从到龙宫景区就听人说漩塘。漩塘漩塘,玄奥之塘,就像说百慕大三角、尼斯湖怪、埃及金字塔那样的口吻。漩塘不被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催生出一个超经验的怪塘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加上最真实也是最欺骗人的照片的欺骗,我在目触到漩塘的一刹那,心一下子就从云端跌到了泥地。我看到的漩塘照片,是用广角镜头拍的,相机的位置在塘中几乎贴着水面,而且是在晴朗多云的傍晚或清晨,红艳艳的太阳给水面给塘边的山包都铺上炫目的玫瑰红的时候,视角和光影的效果诗化也神化了漩塘。我们看到漩塘时是什么气候条件?将将可以不打雨伞遮雨,天空灰苍苍的,最好的摄影师也无法让天空的颜色生动。而且漩塘的规模,用一句恶毒的话说:只有鸭子才会在塘中感到天高水阔。
  向导了解我们的心境。他说,来的不是季节,要是塘中漂满了落英,你就会看到,那些花瓣都按着顺时针方向旋转,水大时,旋转的速度快,水小时旋转的速度慢。喏!现在也能看到,你们看……
  水中有细碎的漂浮物,缓缓地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
1天下第一佛洞牌坊。
2竹林幽路。
3游塘村。

  注意力被引向了细节,目光集中到水面上,锁定在小小的碎草屑的时候,我感觉到了空间的脚步。漂浮物是不动的,漂浮物在动,是因为水整体在动,池塘水面像旋转餐厅一样地动,动得让人不知不觉,只有通过周围参照物的变化才能感受到。
  漩塘是椭圆形的。
  漩塘的水为什么会平平稳稳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漩塘连着一条长达2600米的小河,塘中的水来自那条河,水大时,只是改变了塘中水自旋的速度,却不会使水从塘中溢出。凶猛而来的水转到哪里去了?漩塘只有来水的通道,没有走水的通道,走水的通道在塘底?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组试图揭开这个谜,他们的考察组在塘中央把长50米的专业测量绳抛下去,此绳竟未到底。他们在漩塘东面3公里处发现了明河与暗河交替的水系。提出了种种猜测:沿盆地旋转的风带动了漩塘水的旋转;“百慕大”那样由强磁场带动水体旋转;地球自转力带动漩塘水旋转……一一猜测,一一测试,寻找论据又一一推翻,只有塘底连着地下暗河,塘像个漏斗似的,由地下暗河与明河的交互作用导致塘水按顺时针旋转这一条被人们接受了。大流量的水(测得日流量25吨)由暗河吸走了。
  这让人信服的原因是与当地喀斯特地形地貌相合。贵州境内的暗河你想见就可以见到,水会从地下嘟嘟冒出来,那绝不是泉。明河变暗河,暗河变明河,这种交替在贵州喀斯特地貌中是常见现象。不过仍有疑问:水的平衡是怎么保持的?为什么不随流量大小增减溢枯?而且水面始終柔和平稳?
  这是世界上唯一的水塘水体自行旋转现象。
4天池。
5行进途中。

  漩塘是在盆地里,漩塘周围都是山,若不是因玄奥的猜测和传说而篡改了夸张了漩塘在想象中的形貌,它也算是极美的一方景色吧。周围有峰丛,有平畴沃野,春来时沃野一片明黄,那是油菜花。隔着这片沃野,是一个大溶洞的洞口。
6漩塘。

TIPS


  地理位置:贵州省安顺市龙宫风景区
  开放时间:08:30-17:30
  门票价格:150元(参考)
  交通:从贵阳乘汽车或火车到安顺,在安顺东站转乘至龙宫专线车。
其他文献
1芬兰林间有很多舒适的民宿。2芬兰的民居到处是鲜花。来到森林中的“家”  我们今天民宿的地点在芬兰中部的叙斯迈。  按照GPS的指引,我们开车下道已经走了十来公里,不但不见村庄人家,反而钻进入了一片密林,路边的杂木遮遮挡挡,脚下的土路越走越窄,窄到我们得把后视镜折叠起来才能前行,“大九座”碾压着沙沙响的落叶犹犹豫豫地挪动着。大家心生疑惑,什么人家会住在如此偏僻闭塞的地方,我们会不会走错了路?  钻
暮春微雨的日子,我来到南岳衡山脚下,这里有清朝两江总督曾国藩故居,故居位于湖南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放眼望去,一所青砖瓦屋被一座低矮的小山环抱着,周围树木茂密,青翠欲滴。走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古色古香的青砖瓦房,看上去质朴厚重。大门门楣上“毅勇侯第”黑底金字赫然入目,想像当年门前花岗石月台上,飘着大清龙旗、湘军帅旗、万人伞等,是何等的壮观。正宅 “富厚堂”三字格外醒目,前面是开阔的地坪,坑坑
淮麦20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30  品种来源:郑州891/烟1604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豫麦49号晚2~3天。幼苗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深,叶片窄长。株高85厘米,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外观商品性较好。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0克。苗期生长健壮,抗寒性好,熟相中等。中感条锈病
1 大青楼。  大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主政东北时期的官邸和私宅,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从1914年到1933年,历经张氏父子两代长达19年的精心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院内中、东、西三路平行的建筑和院外的三座单体建筑——赵一荻故居、帅府办事处和边业银行组成的庞大建筑体系。这里楼宇林立、庭院相连,风格各异的建筑交相辉映,于云卷云舒间
“这么快就传递过来了!”2011年的一天,英国女王大学重庆籍博士导师熊榆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里面有几十封未读邮件。  这些邮件是熊榆回国做重庆两江新区留英博士创业基地项目交流时需要查询的文献资料。他没想到,通过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查询文献资料这么方便。  2004年,重庆市启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和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大型科学仪器和文献资源,为社会提供公共
1 雁栖湖夜景。2 游船码头。庙城东站  景点名称:雁栖湖景区  公交:东直门公交枢纽站乘坐916路快车,在庙城东站下车,换乘H58到雁栖湖站下。  开放时间:8:00-17:30景区开展冬季冰雪项目  电话:010-69661696、010-69661-194  门票:45元3 湖水塔影。  雁栖湖健身行走在画中  雁栖湖景区位于燕山脚下,长城之边,每年春秋两季常有成群大雁来此栖息,故而得名。到
晶莹的清凉世奇妙冰洞  山西万年冰洞,位于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春景洼乡境内的芦芽山上,海拔约2300米。距离太原市区3个半小时车程。冰洞的入口,距地面约40多米。外面一片碧绿的景色,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烈日当空时酷热难当,但站在洞口,就已能感受到一股来自地下的神秘气息,让人感觉凉飕飕的。  这里地面的温度最高可达38℃,里面却如三九腊月般寒气袭人,一下就让人联想到白雪皑皑的东北深山老林。初及洞内,
已然记不清是第几次来,今天又来了。不知为何,每年这个时候,就会莫名念起。  从城市到田园,越几重山只需过几个隧道。从深秋到冬日,仅十分钟而已。所有穿越转换,都在年轻而沧桑的南黄古道上得到验证。  南黄古道源于北宋,兴盛至明清,是浙东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当年,食盐、绿茶、布匹、瓷器等大宗古商品频繁过境于此,颇似滇藏“茶马古道”。清乾隆帝曾下令绘制“天台八景图”,其中就有以南黄古道为主的“南山秋色图”
从大明湖的南大门出来,迎面就是曲水亭街。古街有一里多长,全用青石板铺就。中间是一条小河,柔净的泉水清澈透明,一眼就望到底,谁看了都想掬起一捧放进嘴里。绿藻在水底柔婉地摆动,如丝带,如绸帛,在这黄昏的柔波里,如一段裁剪不断的春梦。小河的两边是高大的杨柳,绿枝拂地,虽是初秋,但依然碧绿。柳影掩映着白色粉墙,灰黑砖瓦,像一幅幅淡淡的水墨山水。  自古北方粗犷雄浑,河水流得跌宕,带着一路声响,铮铮咚咚,金
陈启沅, 中国纺织工业之父  看到那条小河,心一动,那是西樵镇简村里的一条河,那是条很有生命力的河。是因为它是从街中心穿过的,还是因为它傍着一座古宅?那古宅便是中国历史的纺织之父陈启沅的老宅。陈启沅,他是中国的现代纺织工业之父,投资兴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生产的缫丝厂,机械缫丝机是他自己设计的;出版了积自己几十年经验的缫丝专业技术书,总结推广了先进的蚕桑技术——桑基鱼塘。是他让西樵镇成为著名的纺织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