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肿瘤适形和调强常规分割放疗脊髓生物效应剂量研究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ut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对常规分割模式下胸部肿瘤适形和调强放疗技术进行脊髓生物效应剂量(BED)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6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疗科收治的胸部肿瘤患者30例,应用医诺RTIS治疗计划评估模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计划进行评估,并进行物理剂量(PhD)和BED的比较。依据线性二次方程(L-Q模型)计算2.0 Gy照射1次和30次时脊髓在不同剂量曲线的PhD和RED。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脊髓的RED曲线位于PhD曲线左侧,计划靶体积(PTV)的BED曲线位于PhD曲线右侧。30例患者的治疗计划中,脊髓的最小、最大、平均PhD与BED分别为(80.41±274.75)、(3398.00±1200.95)、(1265.79±762.49)cGy和(74.71±249.34)、(3118.93±1181.96)、(1181.44±742.18)c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826、6.143、5.234,P<0.05);PTV的最小、最大、平均PhD和BED分别为(3615.51±1566.10)、(5505.26±1731.64)、(4984.33±1615.59)cGy和(3500.97±1576.92)、(5672.93±1791.98)、(5047.63±1646.57)cG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6.953、-2.164、-1.193,均P>0.05)。随着剂量曲线的下降,PhD和BED也随之降低,而且相应剂量曲线的BED较PhD更低。

结论

从增强靶区控制和脊髓保护的角度,胸部肿瘤精确常规分割放疗有必要进行脊髓的BED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严重程度和腹腔内脂肪面积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120例AFLD患者,根据彩超脂肪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其中轻度患
目的研究3种肺复张方法治疗重度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急诊ICU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肺外源性重度ARDS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法(sustained inflation,SI)、呼气末正压递增法(increment p
目的探讨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1、2枚阳性患者各临床因素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经活检证实SLN1、2枚阳性后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统计NSLN的阳性情况,并分析NSLN与患者各临床因素间的关系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进行肩袖病变组织清理和腱止点重建与否对手术治疗肩袖肌腱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运动医学病房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手术治疗肩袖肌腱病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21例患者给予肩关节镜下滑囊清理+选择性肩峰成形术,B组20例患者给予肩关节镜下滑囊清理+选择性肩峰成形术+肩袖病变组织清理和腱止点重建术。术后随访1年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可以分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目前临床诊断以超声检查为主,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和131I治疗。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居各甲状腺癌之首,同期不断有新的研究发现并提出新的诊治观点。为此,笔者拟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疗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的数值的变化,分析评估肝功能状态,并探讨临床意义,以便寻求简单易行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手段。方法采用临床对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及PET代谢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行18F-FDG PET/CT检查,经病原学或病理检查确诊为PC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类型(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肺炎型、混合型)及征象、PET代谢特征(低代谢型、高代谢型)。结果22例PC患者中,单发结节型9例,多发结节型7例,肺炎型1例,混合型5例。发
笔者报道了一例纵隔血管脂肪瘤患者的99Tcm-MIBI SPECT/CT显像情况,分别从临床症状、CT及99Tcm-MIBI SPECT/CT亲肿瘤阳性显像、病理诊断等方面介绍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纵隔血管脂肪瘤的认识。研究结果显示,纵隔血管脂肪瘤99Tcm-MIBI SPECT/CT亲肿瘤阳性显像未见明显摄取,提示术前多种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观察纵隔血管脂肪瘤的生长方式、内部成份等,有助
期刊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37例肺LCNEC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位置、形态特征、代谢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SUVmax与肿瘤最大径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7例肺
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Turbo Flash)冠状动脉CT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受第3代双源CCTA检查的患者1003例,其中有70例患者在CCTA检查后30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计算有效辐射剂量。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