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品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实现黄花菜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良种应具备的条件除品质好、产量高以外,栽植后还要分蘖快、抗逆性强。主要品种有:
1 岚峰黄花莱。产自重庆市铜梁县岚峰乡。中熟。全生育期196天,叶平直、淡绿色,长91-110厘米、宽19-20毫米,花蓬高150厘米,每蓬着花60-100朵,6月上旬开始采收,至9月初结束,采收期约90天。花蕾长10-11厘米、粗6-8毫米,干花浅黄色,花嘴麻红色,干制率22%。抗病力强,耐早,分蘖快,落蕾少,花蕾再生力强,每亩产干花可达250千克。
2 通川早黄花菜。是产自四川通川的优良品种。早熟,全生育期155天,叶淡绿色,长76-80厘米、宽11毫米。花蓬高115厘米,5月下旬至7月下旬采收。花蕾黄色,长11.5~13厘米,干制后金黄色,粗7毫米,干制率为18%,每亩产干花170千克。
二、种苗
在采收花蕾时,对种苗进行实地考察,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度高的田块作为分株繁殖的对象。挖出分株种苗时,应抖去泥土,一株一株地分开或每2-4个芽片为一丛,从母株上掰下,将根茎下部2-3年前生长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只保留1~2个新根。并把根剪短,约留10厘米长即可。
三、整地施基肥
黄花菜地要求移栽前深耕35厘米以上,将土敲碎、整平、稻田种植黄花菜的要按要求开好利于排灌的“三沟”。黄花菜是多年生植物,定植前要施足基肥,最好在栽植前先开30厘米深的定植沟,顺沟施人畜禽肥,再铺放表层熟土,栽植时再施优质肥。
四、合理密植
从花蕾采收完毕至下年发春苗前均可移栽,以花蕾采收完毕分株移栽最好,当年可发出冬苗,抽生新根,积累养分,翌年可抽薹投产。土壤肥力高的稻田、菜园每亩种植1.6万穴,坡地、贫瘠地每亩种植2万穴。种植方式以宽窄行交替为好,要求宽行100厘米,窄行60厘米。穴距40-50厘米,每穴栽2-4个分株单株,穴内单株距离10-15厘米,栽种深度10~15厘米。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并用草木灰盖蔸,成活后每亩用100~200千克人粪尿对水淋蔸作定根肥。
五、科学管理
1 合理排灌。春季多雨,应及时做好黄花菜地的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渍涝,7~8月份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延长采收时间,以提高产量。引水抗旱宜早晚进行,做到急灌急排,不能漫灌。
2 施肥。黄花菜十分喜肥、耐肥,尤其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多。施肥应于春苗发芽前、抽蓬开花期和冬苗发育期分次进行。苗肥:春苗萌发时(苗高10厘米左右)。每亩用腐熟的人粪尿200~300千克、钾肥8-10千克混合对水淋施。促使青苗健壮生长。芽肥:在抽薹前7-10天结合中耕,每亩用生物有机肥40千克或45%复合肥30千克。在土壤湿润条件下开穴深施后覆土,以促进抽薹整齐、粗壮。保蕾肥:在抽薹初期,为增强植株抗旱、抗病力,延长叶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壮,减少幼蕾脱落,提高产量,应进行叶面追肥,如使用霸功力时,每40-50克加绿芬威1支(5毫升)对水15千克进行叶面喷雾。每亩用药液40-60千克,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冬肥:在秋冬挖松土后。每亩用人粪尿100千克,加生物有机复合肥40千克,在蔸边开穴埋施并浇足水。或每亩施猪、牛粪2000千克左右,于株丛间或行间距株丛13厘米处,开宽18厘米、深15厘米的沟深施,以便为翌年春苗生长和抽蓬储备充足的营养。
3 收获。收获时间要求很严,一般在中午12时至下午14时进行,过早影响产量,产品色泽差:过迟花瓣开裂,花粉散出,品质变差。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时不能损伤花蕾、花薹,要求带蒂不带枝梗。同时盛装花蕾的容器要保持清洁卫生。做到轻放轻倒,不能搓伤。
六、防治病虫
1 黄花菜的病虫害。病害有叶斑病、锈病、叶枯病。害虫有红蜘蛛、蚜虫、金龟子等。
2 防治方法。防治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物防治为辅”的原则。化学药剂防治叶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2次;锈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次;叶枯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次。红蜘蛛、蚜虫可用生物农药虫螨克2000倍液进行喷雾,每周1次;金龟子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喷雾(化学药剂在采收前15天应停止使用)。
401520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孙建海
选用优良品种是实现黄花菜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良种应具备的条件除品质好、产量高以外,栽植后还要分蘖快、抗逆性强。主要品种有:
1 岚峰黄花莱。产自重庆市铜梁县岚峰乡。中熟。全生育期196天,叶平直、淡绿色,长91-110厘米、宽19-20毫米,花蓬高150厘米,每蓬着花60-100朵,6月上旬开始采收,至9月初结束,采收期约90天。花蕾长10-11厘米、粗6-8毫米,干花浅黄色,花嘴麻红色,干制率22%。抗病力强,耐早,分蘖快,落蕾少,花蕾再生力强,每亩产干花可达250千克。
2 通川早黄花菜。是产自四川通川的优良品种。早熟,全生育期155天,叶淡绿色,长76-80厘米、宽11毫米。花蓬高115厘米,5月下旬至7月下旬采收。花蕾黄色,长11.5~13厘米,干制后金黄色,粗7毫米,干制率为18%,每亩产干花170千克。
二、种苗
在采收花蕾时,对种苗进行实地考察,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度高的田块作为分株繁殖的对象。挖出分株种苗时,应抖去泥土,一株一株地分开或每2-4个芽片为一丛,从母株上掰下,将根茎下部2-3年前生长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只保留1~2个新根。并把根剪短,约留10厘米长即可。
三、整地施基肥
黄花菜地要求移栽前深耕35厘米以上,将土敲碎、整平、稻田种植黄花菜的要按要求开好利于排灌的“三沟”。黄花菜是多年生植物,定植前要施足基肥,最好在栽植前先开30厘米深的定植沟,顺沟施人畜禽肥,再铺放表层熟土,栽植时再施优质肥。
四、合理密植
从花蕾采收完毕至下年发春苗前均可移栽,以花蕾采收完毕分株移栽最好,当年可发出冬苗,抽生新根,积累养分,翌年可抽薹投产。土壤肥力高的稻田、菜园每亩种植1.6万穴,坡地、贫瘠地每亩种植2万穴。种植方式以宽窄行交替为好,要求宽行100厘米,窄行60厘米。穴距40-50厘米,每穴栽2-4个分株单株,穴内单株距离10-15厘米,栽种深度10~15厘米。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并用草木灰盖蔸,成活后每亩用100~200千克人粪尿对水淋蔸作定根肥。
五、科学管理
1 合理排灌。春季多雨,应及时做好黄花菜地的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渍涝,7~8月份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延长采收时间,以提高产量。引水抗旱宜早晚进行,做到急灌急排,不能漫灌。
2 施肥。黄花菜十分喜肥、耐肥,尤其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多。施肥应于春苗发芽前、抽蓬开花期和冬苗发育期分次进行。苗肥:春苗萌发时(苗高10厘米左右)。每亩用腐熟的人粪尿200~300千克、钾肥8-10千克混合对水淋施。促使青苗健壮生长。芽肥:在抽薹前7-10天结合中耕,每亩用生物有机肥40千克或45%复合肥30千克。在土壤湿润条件下开穴深施后覆土,以促进抽薹整齐、粗壮。保蕾肥:在抽薹初期,为增强植株抗旱、抗病力,延长叶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壮,减少幼蕾脱落,提高产量,应进行叶面追肥,如使用霸功力时,每40-50克加绿芬威1支(5毫升)对水15千克进行叶面喷雾。每亩用药液40-60千克,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冬肥:在秋冬挖松土后。每亩用人粪尿100千克,加生物有机复合肥40千克,在蔸边开穴埋施并浇足水。或每亩施猪、牛粪2000千克左右,于株丛间或行间距株丛13厘米处,开宽18厘米、深15厘米的沟深施,以便为翌年春苗生长和抽蓬储备充足的营养。
3 收获。收获时间要求很严,一般在中午12时至下午14时进行,过早影响产量,产品色泽差:过迟花瓣开裂,花粉散出,品质变差。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时不能损伤花蕾、花薹,要求带蒂不带枝梗。同时盛装花蕾的容器要保持清洁卫生。做到轻放轻倒,不能搓伤。
六、防治病虫
1 黄花菜的病虫害。病害有叶斑病、锈病、叶枯病。害虫有红蜘蛛、蚜虫、金龟子等。
2 防治方法。防治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物防治为辅”的原则。化学药剂防治叶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2次;锈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次;叶枯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次。红蜘蛛、蚜虫可用生物农药虫螨克2000倍液进行喷雾,每周1次;金龟子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喷雾(化学药剂在采收前15天应停止使用)。
401520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孙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