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肺活检组织病理、微生物培养及快速现场评价对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肺活检(PTLB)组织病理、微生物培养及快速现场评价(ROSE)对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因不明原因肺部病变收住院,行CT引导PTLB,送检组织病理、微生物培养或ROSE,最终诊断为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例。收集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影像表现、诊断方法、并发症及是否更改治疗方案,比较组织病理、微生物培养及ROSE的诊断敏感度。

结果

共纳入529例患者,其中男354例,女175例,年龄(59±14)岁(范围:16~85岁)。诊断肺结核19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8例、真菌性肺炎129例(肺隐球菌病95例、肺曲霉病27例、肺部马尔尼菲篮状菌病3例、肺念球菌病1例、肺部丝状真菌病3例)、细菌性肺炎39例、病原体不明性肺炎156例。同时送检组织病理与微生物培养的417例中,组织病理和微生物培养的敏感度分别为35.0%(146/417)和45.6%(190/417),联合诊断敏感度为62.8%(262/417)。137例送检ROSE,ROSE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敏感度达51.8%(71/137)。肺穿刺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26.1%(138/529)。529例中,56.1%(297/529)的病例明确诊断后予目标治疗,43.9%(232/529)的病例维持原治疗方案。

结论

CT引导PTLB组织病理、微生物培养及ROSE对肺部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动脉桥的近期安全性、中远期通畅率及接受多支动脉桥CABG患者的远期生存被证实明显优于大隐静脉(SVG)。201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全球首个桡动脉与SVG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同SVG相比,使用桡动脉桥的患者死亡、心血管事件、再血管化发生率更低,桥中期通畅率更高。其深远意义在于表明桡动脉桥较SVG桥等减少术后死亡率、改善中远期效果,桡动脉桥或多支动脉
目的探索针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进行前列腺癌精准筛查的方法和意义。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间,对来自上海13个社区服务站和上海、江苏3个筛查基地的2 159例高危男性进行了基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PSA ≥4.0 μg/L者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收集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分析其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PSA异常者271例(12.6%),中位PSA值9.1 μ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与正常对照组间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差异性位点,初步探索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于北京医院分娩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共53例;选择同期分娩并与病例组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孕妇,共50名。应用Illumina ASA芯片对两组对象的血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两组间差异显著性的SNP位点。查询人类基因组数据库hg19
一例肾病综合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肺内出现不同性质病变,首诊检出诺卡菌,明确诊断肺诺卡菌病,复诊发现肺内部分病变吸收,同时出现新发病变,经皮肺穿刺组织病理确诊肺隐球菌病。该病例提示诺卡菌、隐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在免疫抑制患者中的高发,提醒临床医生关注免疫抑制剂患者合并感染的复杂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桡动脉序贯吻合法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8至12月期间接受桡动脉序贯吻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桥血管通畅情况并随访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共3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60.2±7.3)岁,男25例,占83.3%,造影提示93.3%(28/30)的患者为
桡动脉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期重点栏目探讨桡动脉桥在中国人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作为第二血管桥的观点,并集中报道我国几个中心桡动脉应用的初步经验,包括桡动脉在重度狭窄的右主干的应用及桡动脉序贯桥的应用等,期望我国冠状动脉外科医师重视桡动脉的应用,大力推进其应用比例及使用范围,以使更多的中国冠心病患者受益。
目的探讨中青年不同严重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自然病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以打鼾为主诉进行2次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的52例中青年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第1次监测(2009年9月至2017年9月)时的PSG结果及临床资料作为基线,随访时(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第2次PSG,患者随访期间未接受任何治疗者纳入本研
目的总结采用桡动脉作为除乳内动脉外的第二个动脉桥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1日期间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采用桡动脉行旁路移植术的病例,分析桡动脉、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的应用方式、靶血管及手术结果。结果在上述期间共完成2 90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208例(7.2%)采用了桡动脉。男1
目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折风险评估模型(FRAX)评估风湿病患者骨折风险,以便早期预防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方法收集2018年3至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风湿科、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和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病例,共617例。617例中门诊风湿病组204例,住院风湿病组204例,健康对照组209例,比较3组间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PHF)和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
目的探讨左桡动脉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右主干病变重度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第一医院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全动脉CABG的47例合并右主干重度狭窄(≥90%)的冠心病患者资料,男31例,女16例,年龄41~73(56.5±9.7)岁。均为左桡动脉桥吻合于右主干,观察围手术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47例患者均为全动脉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