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端端吻合术后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yun99a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端端吻合术(excision and primary anastomotic urethroplasty,EPA)后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09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2.1(5~78)岁。肥胖(体质指数>28 kg/m2)25例(12.0%)。既往有糖尿病史12例(5.7%),术前3个月吸烟史103例(49.3%)。术前未行尿道扩张127例(60.8%),尿道扩张1~2次42例(20.1%),尿道扩张≥3次40例(19.1%)。术前有尿道内切开术史56例(26.8%)。术前无尿道成形术史157例(75.1%),尿道成形术1次38例(18.2%),尿道成形术≥2次14例(6.7%)。术前行膀胱造瘘201例(96.2%),未行膀胱造瘘8例(3.8%)。后尿道狭窄183例,球部尿道狭窄26例。狭窄时间35.1(1~360)个月。狭窄段长度(3.19±0.65)cm。病因为外伤190例,医源性损伤12例,炎性狭窄2例,其他5例。患者均行EPA治疗,69例(33.0%)术中行耻骨下缘切除。术后复发标准:拔除导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经尿道镜或尿道造影检查提示手术部位尿道狭窄。对可能导致狭窄复发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组209例术后随访18.8(3~32)个月。31例(14.8%)出现狭窄复发,复发时间(5.3±5.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狭窄时间(HR=1.007,P<0.001),狭窄段长度(HR=5.334,P<0.001),尿道内切开术史(HR=2.901,P=0.003),尿道扩张≥3次(HR=6.214,P<0.001),尿道成形术1次、≥2次(HR=4.175,P=0.001、HR=9.885,P<0.001),术前3个月吸烟史(HR=2.605,P=0.016),膀胱造瘘(HR=0.231,P=0.006),耻骨下缘切除(HR=6.603,P<0.001)与狭窄复发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狭窄段长度(HR=4.911,P<0.001),尿道成形术1次、≥2次(HR=2.387,P=0.045、HR=3.688,P=0.015),术前3个月吸烟史(HR=2.730,P=0.030)是狭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EPA术后尿道狭窄复发多集中在术后6个月内,患者尿道狭段窄长度、尿道成形术史、术前3个月吸烟史是狭窄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膜外腹腔镜Vattikuti泌尿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VIP)的技术要点、术后初期随访结果及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4~77岁,平均65.5岁。术前PSA 0.15~69.76 ng/ml,平均13.40 ng/ml。术前Gleason评分6~10分,平均7.5分。术前临床分期T1c期1例,T
本文报道1例膀胱直肠残端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该患者因Hartmann术后直肠残端肿瘤进展侵犯膀胱并放化疗而致尿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参照膀胱阴道瘘治疗经验,成功采用双肾造瘘联合输尿管阻断支架并取得良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外泌体是由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分泌的膜性小囊泡,性状稳定,可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是肿瘤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的良好来源。尿液外泌体直接来源于泌尿系统,对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更加直接的作用。本文对尿液外泌体作为泌尿系统肿瘤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97例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确诊年龄为(72.1±8.7)岁。治疗前中位PSA为100.0(42.3~999.0)ng/ml。TNM临床分期分别为:T2期213例(42.9%)、T3期160例(32.2%)、T4期124例(24.9%);N0期31
目的研究不同CT值赋值法对脑转移瘤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影响,为基于磁共振(MR)图像进行放疗计划设计提供基础。方法选取35例接受放疗的脑转移瘤患者,每位患者在放疗前同一天分别进行CT和MR模拟定位,基于CT图像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为原计划Plan1。将CT图像和MR图像刚性配准,在CT和MR图像上勾画主要的组织和器官,计算各组织器官的群体化CT值。基于C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tone surgery,RIR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RIRS的6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4例,女216例。年龄(46.2±12.8)岁。结石最大径(1.4±0.7)cm。肾下盏结石126例,非肾下盏结石514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96例
目的探讨68Ga-PSMA PET-CT检查中前列腺局部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68Ga-PSMA PET-CT检查并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共31例患者。年龄(63.1±4.9)岁。体质指数(24.6±3.0)
目的系统性评价伴原位癌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肿瘤学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PRISMA原则由2名独立研究员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伴原位癌与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患者肿瘤生存结局方面的研究,并且手工检索与之相关的所有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和中文。英文检索词为upper urin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周围神经鞘膜的良性肿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睾丸者非常罕见。超声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造影能够协助筛查病灶,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检查S100、SOX10染色阳性为特征性改变。本病预后良好,建议选择保留睾丸组织手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