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召开《职业教育法》修订座谈会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_w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2日,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京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座谈会,教育部职教所所长杨进主持座谈会,教育部政法司司长孙霄兵、教育部职成司巡视员王继平、国务院参事黄尧等有关领导以及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团体的专家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教育部政法司司长孙霄兵强调了《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必要性以及此次修法的指导思想,并对工作方法和程序提出意见。教育部职成司巡视员王继平就《职业教育法》修订“改什么”和“怎么改”提出意见并作详细指导。其他与会代表围绕《职业教育法》修订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会对下一步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和安排部署。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专业课程系统化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部结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课程目标设计主要是掌握某种方法或技术;课程内部结构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取决于课程目标定位;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资源开发、教学任务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等。  关键词 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开发;教学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4-0022-03  高职
摘 要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从制度理论视角分析,职业院校作为受环境强烈影响的开放系统,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需要反映在社会中得以制度化的准则、价值和思想意识,实现“双师型”教师文化引领和文化自觉;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联动,实现“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化、职业院校投入制度化、校企合作制度化。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制度理论;职业院校;教师队
摘 要 基于校企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合作持续度和合作有效度四个维度对全国20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进行了在线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合作广度和有效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合作深度和持续度方面表现欠佳。从20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综合表现来看,不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呈现出显著差异。校企合作单因素影响分析表明,教育层次、院校区位及办学水平对校企合作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应发挥政府引导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以及对学生团队精神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直接帮助,但受体育教师自身的理解差异影响,诸多应用停留于该教法实践的浅表。基于此,文章结合实践,拟从应用策略方面对小组合作法进行探究,使其在实践中更具操作性、借鉴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法;初中体育;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近日,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通过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捐资设立的“思利及人助学圆梦班”助学签约仪式在湖北省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届“思利及人助学圆梦班”是在湖北省海外联谊会、湖北省教育厅的统筹与指导下,由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同开展的一个旨在帮助湖北省品学兼优的应往届高中生完成高职教育并顺利就业,为湖北省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公益项目。该项目将出资76.5万元人民币连续三年资助
摘 要 发展技术学科,是建设技术创新型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实现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应体现行业性、应用性和区域性等特征,把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注重学术能力与实践背景兼具的学科队伍建设,努力与行业企业共建创新基地。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技术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7-0027
摘 要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在内心中认为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调查显示:天津市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总体状况良好,处于中上水平。职业认同在年级因素上有显著差异,在性别、生源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高职学生专业认同、自我认同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因素对其职业认同有显著影响。高职院校要加快人才培养改革,以专业认同培养为基础,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路径,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高职学生要增强自我认
议题 3:学徒制的资金筹措  关于学徒制的资金筹措议题,与会者之间达成一致,即政府应当致力于为学徒制提供资金补偿。其可以看作避免技术过度学术化、引导更多年轻人学习一门技术或成为技师的一种路径,也可以看作促使公司开展培训的一种激励措施。此外,学徒制也是为年轻人提供培训和扩大TVET覆盖范围的相对经济的方式。  与会者普遍认为,企业也应当对学徒制共同出资。但是,针对在实际中如何落实,人们交流了不同意见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既是对广大青年的肯定、鞭策和激励,也是对广大青年的提醒——新的征程已经拉开序幕,新时代正呼唤广大青年承担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作为高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扪心自问:我们这一辈青年人的使命和责任又是什么呢?是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地混迹一生,还是矢志不移、大步向前地闯出一番事业、干出一番
摘 要 美国普渡大学电气工程专业(EE)和电气工程技术专业(EET)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企业实践等方面存在很多异同之处:EE重视学生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EET强调培养学生设计方案的实现能力及技术管理能力;在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方面差异较大,但都为专业学生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以供不同学生选择;在实践环节EE和EET都为学生提供了两类实习和实践项目。在我国技术型本科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