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动作赋情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胡智艺,男,湖北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动画与艺术设计研究。
  “以物拟人”是动画角色创作中的重要法宝,回顾美国迪斯尼以往经典动画影片,其中非生物或动物角色都离不开拟人化塑造与表现手法。短片《纸人》(paperman)是迪斯尼公司尝试用三维软件与二维手绘风格结合制作的黑白动画默片,获得201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纸人》讲述了一对男女在纽约地铁站台相遇的奇幻爱情故事,片中小小的折纸飞机成为了爱情故事的联结纽带,被称为“纸人”的这一纸飞机角色以其独特的塑造手法与鲜明个性成为本片的最大亮点。
  一、风格迥然——含蓄的拟人化处理与迪斯尼动画长片不同 短片《纸人》中无生命角色“纸人”源自一张普通的文件纸,当男主人公乔治与女主人公在站台邂逅相遇时,这张纸戏剧般地印上了女主人公的红色唇印,同时拉开了这段爱情故事的序幕。男主人公在办公室窗口再次看到女主人公出现在对面楼里时,兴奋的折叠了无数纸飞机投掷过去,但未能引起心仪女孩的注意。他用尽各种办法屡遭挫败而沮丧时,印有红色唇印的纸飞机运用神奇的力量使两个年轻人浪漫地走到了一起。这个被称作“纸人”的三角翼纸飞机造型设计简约而写实,彻底摒弃了外形拟人化的视觉特征,与迪斯尼动画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胆夸张、充满幻想的角色塑造风格迥然不同。普通的折纸飞机蕴含了现实生活的平凡一面,而纸飞机上印着的红色唇印在影片黑白怀旧风格衬托下显得格外的鲜红,这也是对爱情主题的巧妙表达。
  毫无疑问,夸张与拟人化设计更容易吸引青少年观众,迪斯尼创作团队在经过长期动画创作实践总结出一套动画运动规律和动画表演的经验,通过利用拟人化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等来传情述意,使各种无生命的角色像人类一样能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还能展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汽车总动员》通过汽车的表情和眼神,将不同的汽车角色性格、身份及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美女与野兽》中的烛台、钟表运用拟人化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形态来表达角色情感,使他们拥有了鲜明的个性。沃特·迪斯尼曾说:动画片的首要责任就是把生活卡通化。非常强调动画应当充分发挥幻想和夸张的特性。本片为了追求现实生活中的梦幻效果,“纸飞机”没有添加面部的表情,甚至没有肢体动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角色依靠模仿飞机的不同飞行姿态,如仰头、低头、左倾斜、右倾斜等飞行运动姿态,充分借助夸张的“身体”与“姿态”戏剧化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在动作设计上保留了纸飞机原始特点,使观众体会到所塑造角色的真实感和角色融入故事的合理性,并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首次担任动画导演的约翰·卡尔斯在本片赋予了 “纸飞机”人类的思维与情感,并大胆尝试通过折纸飞机拟人化的动作来表达角色的个性。在纸飞机角色普通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充满爱意之心。纸飞机与它的小伙伴们如同男主人公身边的一群热心伙伴,想方设法地帮助男主人公与心仪的女孩创造爱情“机会”。在纸飞机角色形象塑造的过程中,通过“苏醒—帮助—离去”等一系列贯穿动作,表现出纸飞机真诚、热情、直率的性格,我们从中看到了它表现人情、人性的温馨一面。纸飞机没有因缺少五官表情、肢体动作而逊色,动画创作者利用纸飞机的运动节奏、速度、力度来表达角色内心的情绪,角色动作设计简练、概括,充分展示了“以少胜多”的动画艺术效果。角色的动作与情感表达虽然没有直接明了地模仿人的运动方式,表达上看似“浅尝辄止”,但这种含蓄的手法却给观众留下遐想的空间。纸飞机造型与动作设计不受人形限制或束缚,角色设计不仅没有造成想象的局限,反而引导出与众不同的动画角色形象创造。
  二、亦真亦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交融本片故事背景设在上世纪50年代,内容却取材于当今的现实生活。在高耸的楼厦、喧嚣张扬的都市生活中,人们被钢筋水泥隔开,距离越拉越远,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感情的隔阂,情感日益被金钱、权势等物质条件捆缚,甚至爱情也带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创作者通过简单的故事,表现出都市爱情的诸多焦虑,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从某种意义上映射了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与残酷。这一张薄薄的“纸”经由动画导演之手,成为了主人公情感的承载之物,折纸飞机也充分发挥了“以物表情”的道具作用,俩人因“纸”而相识,彼此有好感,又通过纸折的飞机飞越传情,贯穿剧情前后,使得片中场景首尾相连、一气呵成,对故事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出现与变化最终泛起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的涟漪。
  本片又是一部现代爱情的成人童话,透过异乎寻常的情节,倾注了创作者对于人生美好爱情的憧憬与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纸飞机是许多观众儿时游戏的回忆,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过导演的奇妙构思,将其创造成充满灵性的奇幻 “纸飞机”角色,让平凡的生活上演了浪漫的传奇。短片的创作并没有拘于现实,将纸飞机赋予超常化的力量。在人情冷漠的现代都市中,人们需要真挚情感,“纸飞机”承载寄托了这份情感,并把它化作一种力量。在这一角色的“穿针引线”下,男主人公终于与心仪女孩在地铁站完美重逢。当俩人在站台默契对视的瞬间,纸飞机角色动作戛然而止,神奇力量突然消失,给观众留下意想不到的曼妙意境,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有生命力”的折纸飞机角色的恰当运用,大大丰富了动画的幻想与表现效果,也让观众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洞悉了神奇而伟大的爱情力量。
  三、动作赋情——“有生命的”动画艺术形象的转化 片中“纸飞机”角色依托原型是无生命的物体,它仿佛能说话了、会迎风飞舞了,之所以能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鲜活”,最主要源于它拥有了与人类相通的真“情”实感。角色的动作始终贯穿着“情”这一主线,用情感温暖人心,以纸飞机角色性格中迸发出的质朴、真诚来打动观众。这份“情”感的流露首先表现在纸飞机不甘被主人公抛弃,动画创作者利用纸飞机的动作节奏、速度、力度来表达角色内心的情绪,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的动作赋予了角色生命的灵性。当纸飞机被男主人动画短片《纸人》海报公扔到僻静无人的角落,它随一阵风微微颤动,伴着音乐的节奏跃动飞起,在空中上下起伏飞行,反映出角色波动的情绪。它逐渐与许多的纸飞机一起像龙卷风般逆转飞舞,越飞越快,仿佛在召唤纸飞机小伙伴们去帮助主人公。纸飞机角色的内心情绪是随着速度与节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让动作承载了情感。这份“情”感又体现在纸飞机对男主人公的关心,为了表现纸飞机角色热心地为男主人公赢得这份爱情,创作者将它帮助男主人公的故事情节设计得充满了趣味性。纸飞机与小伙伴们就像主人公身边的一群热心真诚的朋友,阻挡男主人公去路,企图让他登上附近的地铁列车与与心仪女孩会面。满脸诧异的男主人公极不情愿却又执拗不过,只好在它们的拥簇下踉跄着前行,形象极为狼狈。在这里,通过一系列形似“推、拉、拽、攘”的动作,表现出一群纸飞机帮助男主人公的急迫心情。与此同时,片中还穿插了纸飞机只身前去接应女主人公的过程,纸飞机角色迅速在半空打转,像箭一样地在空中飞翔,继而俯冲而下,飞机形成的气流甚至夸张地把刊亭的报纸、杂志及行人帽子吹掀落地,这一系列行为符合角色的个性,很好地展现了纸飞机角色直率、热情的性格。
  在吸引女主角的动作表演中,角色动作恰当地融合了“大自然舞者”——蝴蝶的动作,不仅增强了纸飞机角色形象的鲜活程度,而且让观众“窥探”到它性格的另一面,即温文尔雅。例如纸飞机轻盈地落在一束鲜花丛中,以飘逸的动作吸引女主角的注意力。当女主角即刻认出纸上那枚熟悉的红色唇印时,纸飞机犹如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一路吸引她欣喜地追逐,并引导她乘上轻轨列车,最终为男女两人创造了爱情机会。我们从动作中看到它真实、鲜活的个性,并映透出角色的聪颖,使纸飞机的角色形象更加丰满。正因为给纸飞机角色赋予了人性的亮彩,它不再是薄薄的无生命的物体,而成为栩栩如生且充满情感的纸“人”。
  结语
  通过本片不难发现,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绝非仅仅依靠生动的外形、华丽的动作表演而取胜的,当无生命的物体被赋予生命并成为故事角色,独特个性与情感内涵的表达应成为丰富其“血肉”的重点之所在。片中的角色“纸人”大胆摆脱了迪士尼式的拟人化造型特征,注重角色的内涵挖掘,灵活运用含蓄拟人化运动方式来传“情”达意,并通过角色情感的演绎来突出主题,做到化腐朽为神奇。这对正处在发展中的我国动画电影创作具有启发与借鉴的意义。
其他文献
《黑骏马》中,交融着草原文化的美与丑,在主人公白音宝力格眼中,草原文化有它的原始性与神秘性,也有着它的愚昧与落后。作者对草原有着深沉的热爱和依恋,他在作品中赞颂草原人民的勤劳善良,追忆草原生活的快乐,同时也对草原的愚昧不能理解,对草原文化作了独到而较为精当的分析。  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的青年,十五岁就一心钻研畜牧业机械和兽医技术,从书中窥见了为他所不知的、新奇的世界。他一直向往着真
一、背景介绍  《赛德克·巴莱》是由台湾导演魏德圣筹划十二年之久拍摄的英雄史诗巨作,该片讲述日据时代,马赫坡首领莫那鲁道率领族人抵抗日本军队而发动的“雾社事件”。  自马关条约签署以后,台湾陷入日据时代。日本推行的“大东亚共荣圈”作为现代殖民地制度与古代封建关系的混合物,不仅是一个政治的联合帝国,而且是一个经济配成整体的区域,其物资开发使用受日本人支配,并为日本人谋利益。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赛德克族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面对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2012)的时候,如果用惯常的“抗日”眼光去看,恐怕会发生一些错位。《赛德克》是另一套迥异的叙事,除了敌对方是日本人之外,与通常的“抗日叙事”相似处寥寥,创作者对“国”与“族”的另类定义决定了该片与大陆抗战影片的本质差别。  一、 文明的碰撞  其实不难从《赛德克·巴莱》联想到美国的西部片,乃至近年的《阿凡达》(2009)。《赛德克·巴莱》的核心对抗图式是“原始VS现
陈可辛“是一个善于把艺术和市场揉合到一起”的人,往往能得到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电影《中国合伙人》最终以5.39亿的票房,创造他进军内地后最高票房记录。本文将以电影《中国合伙人》为例,从电影叙事、电影镜头、声音的运用、寻根文化的身份认同四个方面,对陈可辛的电影进行解读。  一、电影叙事  陈可辛在多年的电影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他的电影中,常常把观众需求放在第一位,然后进行故事类型的重
[摘要]韩国电影《醉画仙》是继有“中国式《红楼梦》”之称的《春香传》之后林权泽导演的又一部古代题材的影片。影片以节制、写意的影像语言,重现了韩国19世纪的文化艺术成就。韩国自然风光的写意氛围的营造成为影片影像表达的关键。  [关键词]意境 节奏 韩国电影    19世纪的韩国,古窑,瓷器,一叶扁舟,一位隐者独立船头。饱经沧桑的画家随意地在一件没有烧制的瓷瓶上画了几笔。随后,走进了古窑的熊熊烈火中…
[摘要] 自制剧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形态,近几年得以蓬勃发展,成为了各省级卫视实力与收视竞争的新高地。自制剧的优势有以下几点:确保资源独有,规避恶性竞争;两次广告收入,降低投资风险;自制剧为省级卫视争取多元收益提供了契机;自制剧是消化选秀艺人的良好平台。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自制剧也存在植入广告“见缝插针”,影响剧集质量;高素质电视剧制作人才不足,原创作品缺乏等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 自制剧 湖
[摘要] 影片《失恋33天》选择本土化的电影题材、运用狂欢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巧妙的网络营销,使投资只有890万元的小成本影片上映后票房一路飙升,成功突破3亿,成为票房黑马,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不禁为处在尴尬境地的大量中小成本电影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生存路径。  [关键词] 《失恋33天》 本土关怀语言狂欢 网络营销  电影《失恋33天》投资890万元,上映两天获票房4000万,“世纪光棍节”当天进账46
【作者简介】李晓荷,女,山东临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影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舞台剧《少年金钗男孟母》剧照台湾创作社成立于1997年5月,由一群台湾资深剧场导演、剧场学者、艺术行政及媒体工作者组成。创作社高品质的创作与制作,使得创作社的作品多年来屡获观众、艺术界和媒体的高度肯定。《少年金钗男孟母》作为创作社主创人员周慧玲所编导的作品,集结了诸多主创人员,并与国立中央大学黑盒子
[摘要]《金陵十三钗》延续了张艺谋电影的以往风格,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张艺谋“大片”的真正成熟之作。《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普通人的大片,这或许会给中国的商业大片之路一点点启示。《金陵十三钗》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那样满足了国外观众对落后的中国的窥视,没有《英雄》中赏心悦目的中国各式景观和中国独有的武侠故事,但这是一次值得被铭记的尝试,《金陵十三钗》也注定在中国电影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