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三味”:追寻有深度的书法课堂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ite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宋代书家黄庭坚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人神,则下笔随人意。”读帖,即在临帖之前或临帖之余,详观和揣摩帖中字的点画用笔、结体取势、章法布局和格调神韵等,将它们观之人眼、铭记于心,然后进行临习。《读帖》一课,我聚焦“什么是读帖”“怎么去读帖”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知“读帖”、学“读帖”、悟“读帖”。
  其一,追寻书法味——聚合“扶”与“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书法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从教学内容看,“读帖”這一类贯穿学书始终的书法专用术语不再难懂;从教学策略看,“以一带整”“归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从教学方式看,需践行扶放结合。本堂课,着力指引学生领会一项学书理念——“读帖”,掌握一串读帖方法——“布白相等”“争让相宜”,激发一种读帖智能——从儿童的视角发现书法的规律,让课堂充满书法的味道。
  其二,追寻儿童味——融合“学”与“思”。《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本堂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基于“儿童深度”,让学生在书法课上真正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读帖、习得方法。教者基于“儿童深度”化整为零,真正立足儿童立场、依托儿童视角,学、思结合,让学生习得“拿得走”“留得下”的学书方法,让课堂充满儿童的味道。
  其三,追寻翻转味——整合“主”与“次”。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维我有一种思维,我们彼此交流就有了两种思维,甚至更多。”课堂之上,尝试实现师生的角色“翻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力,成为思考、创造的主角,让课堂充满翻转的味道。
  【教学目标】
  1.明晰“读帖”的含义及过程。
  2.通过“读帖”,掌握运用“布白相等”“争让相宜”的方法临习字帖;合作探究,发现隐藏在书法(楷书)中的规律。
  3.领悟楷书的点画用笔及结体取势特点,感悟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知“读帖”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古文字,猜猜看念什么?(出示字卡:五体“读”字)
  师:这个字就是“读”(毛笔板书:读),你平时都会读些什么内容?(生答)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读帖”(毛笔板书:帖),想一想,什么是“读帖”?(相机释义:读帖,就是在拿到字帖之后,先不急于临写,而要仔细观察字帖,做到胸有成竹)
  师:这里的“读”就是观察、思考,观察、思考字的点画和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以出示教师书写的五体“读”字切人课题,一方面快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期待,一方面“短、平、快”地展现书法字体演变过程,进而顺理成章地导人课题、质疑课题、了解课题,让学生“知读帖”。】
  二、观察思考————学“读帖”
  (一)学习“布白相等”
  师:我们一起来读“同”字,想一想怎样写好这个字?
  预设1:读笔画。(第一笔“竖”是垂露竖,定位很重要;“横折钩”是主笔,书写要挺拔;中间的“口”竖向笔画倾斜、内收……)
  预设2:读结构。(整个字形比较方正,像个长方形……)
  师:你们真会观察,老师都想动笔书写了。(教师示错,随即指名学生示范)
  师:说说这样书写的原因。(示范学生交流:字中的“横”与“口”应当写在中间偏上的位置)
  小结:通过读帖我们发现,“同”字中的空白大小相等。
  师:继续挑战这个“道”字,(粉笔板书:道)请你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它?
  预设:多处空白相等。
  指名学生书写:引导发现横、竖向空白相等(如图1),教师示范。
  小结:在书法中,合理布置字中的空白叫“布白”。(毛笔板书:布白)
  【设计意图:汉字书法一大特点就是勾称,即“布白相等”。通过观察“同”“道”两个典型字例,让学生在读帖中发现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规律————横向空白、竖向空白相等。字例选择上由易到难,字例学习中由扶到放,设计教师示错环节,让学生主动发现规律、总结特点。】
  (二)学习“争让相宜”
  师:有了“布白法”,一连串的字我们都能写得得心应手了。一起来看“清”(粉笔板书:清),请你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它?(预设:几处空白大小相等)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预设:左右穿插或争让相宜)
  小结:通过读帖,我们又发现了字的部件的“争让”。(师双手穿插手势引导)(毛笔板书:争让)
  师:“皆”字部件迷路了,谁来帮它把“白”找回来?(指名学生粉笔单勾“白”)说说这样安排的原因。(示范学生交流:白字放在比的下方居中,这样非常平衡,同时上下呼应,就能做到“争让相宜”)
  师:同学们,通过读帖,我们发现了隐藏在汉字书法中的奥秘————布白、争让,接下来拿出纸笔,练习这四个字。(“同、道、清、皆”每字书写一遍)
  作品书写:在这四个字中选一个,写在小团扇上。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辅导,展示、评价学生小团扇作品。
  【设计意图:精心选择字例“清”,促发儿童进一步观察、思考字中部件结构的规律,除了右边部件“青”的布白相等,左右部件之间排布协调,有争有让;教师双勾板书“皆”字上部,指名请学生单勾补充下部“白”,既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二度夯实对汉字结构“争让”特点的认知。在充分感知、聚焦汉字结构规律之后,让学生充分实践书写、展示作品,将“读帖”根植学生心间,让学生真正学会“读帖”。】
  三、合作探究——悟“读帖”
  师:中国汉字,囊括万殊(投影出示字例:学、贵、承、超、乐、妙)。我们的“布白法”“争让法”在这些字中就不一定适用了。接下来,让我们合作探究,通过读帖,来发现书法中隐藏的奥秘!(合作探究)   交流汇报。(预设:压线法、主笔法、对称法、图形法、拼贴法、呼应法、四点法、阶梯法……)
  作品创作。
  师: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读帖方法,完成一幅成语集字团扇——“学贵有疑”“志同道合,’(二选一书写)。
  展示、交流、评价,赠送作品。
  【设计意图:此环节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在“知读帖”“学读帖”的基础之上,教师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书法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读帖、合作探究,发现隐藏在汉字中的书法规律——不同汉字有不同书写规律,同一个字也有不同书写方法,并为自己的“发现”命名——压线法、主笔法、对称法、图形法、拼贴法、呼应法、四点法、阶梯法……让课堂充溢书法的味道、儿童的味道,让学生“悟读帖”。】
  【教学反思】
  “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的展评主题,让书法课堂返璞归真。《读帖》一课根植“三味”——书法味、儿童味、翻转味,着力聚焦“三真”——让教师的素养真正发力、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让课堂的品质真正提升。
  1.让教师的素养真正发力。
  拂去“人工智能”元素的堆砌,还原书法课堂本身的样貌,教师的“真功夫”显得尤为重要。课前,自主书写五体“读”让学生耳目一新;课中,毛笔板书课题、粉笔双勾例字等让学生举一反三;课后,巡回辅导让学生精准勘误……课堂之上,全力“施展”教者的书法基本功,让课堂充满书法的味道,让教师聚焦于“真教”。
  2.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教与学的关系是课堂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书法教学亦然如此。聚焦“真学”,即做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最终实现自主学习。本课的“悟读帖”环节,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在“知读帖”“学读帖”的基础之上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书法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读帖、合作探究,发现隐藏在汉字中的书法规律,最终,压线法、主笔法、对称法、图形法、拼贴法、呼应法、四点法、阶梯法等应运而生。
  3.让课堂的品质真正提升。
  真教师、真学生成“真课堂”——课前夯实一个点——知“读帖”之意。通过出示古文字、质疑与咀嚼课题,让学生明确“读帖”的含义,在充分的交流中将“读帖”这一知识点(技能点)夯实。课中延展一条线——学“读帖”之法。依托多元示范或示错,带领学生发现漢字书法的结字规律,在交流与思考中掌握、运用“布白之法”“争让之法”。课后辐射一个圆——悟“读帖”之理。充分放手,真正给学生读帖的空间,让学生在充分的合作与探究基础之上,“读”出自己独特的方法,感悟“书法有法”的字法、章法规律。
其他文献
呂睿阳 周醒雨 童宇杰
摘 要:高中物理对抽象思维和数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用生活中、课堂上的小物件来做实验,让学生动一动手的意识却不是那么强烈。但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身边的物件动一动手,来解决重难点问题,由于情景的需要和急迫,场景的真切和亲切,往往使学生眼前一亮,使课堂教学变得异常鲜活。  关键词:创新实验;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4-0033-4  
策划人语  决定一个地区书法教育发展水平的是什么?  是行政推动的顶层力量,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追求,是科学规律的准确把握。  2012年8月,江苏省建湖县教育局下发了《建湖县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建湖书法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全面要求。2015年,建湖县教育局制定《建湖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江苏建湖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战略正从强基固本向提质创优
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的泰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新时代的书法教育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放飞着孩子们的心灵,放飞着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这里,处处凸显着当代书法教育的价值,体现着当代书法教育的功能,每一个教育细节都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为孩子们的生命成长添上了艺术的翅膀。  这里有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基地,让孩子浸润在书法艺术的乐园中,一花一草,一横一竖,点点滴滴都在书写着诗性的童年。以政府行政力量为
摘要:高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是将专业课程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对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来开展教学情景,以此来训练学生设计、开发、建立数据库系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专业技能。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写字教学确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开动脑筋,科学地、巧妙地让学生喜欢上写字,做到笔笔认真、字字端庄、行行整洁,从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学生只有在对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且充分熟悉汉字的笔画、结构,并产生强烈的书写愿望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写字,此时练字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教学;欣赏观察;练习总结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
记者:马斌处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1 2011年、2013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贯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书法教育。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152所书法特色学校名单,一方面希望加强书法教育特色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特色学
【摘 要】诏版主要出于发布政令的需要,重在实用,铸刻草率,无意雕饰,质朴而率真,是民间的自由书写。诏版文字内容基本相同,规格多种多样。因为诏版是金属材质,今天所见的面目是镌刻或铸造与风化的合力作用之结果,转换为毛笔书写,这中间会有很多变形和流失,需要书家具备一种综合的转化能力。临习风格宜倾向生拙粗犷,宜寻求“急就”的趣味。  【关键词】秦代,诏版;临摹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为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理念,实现“以写益智、以写育人、以写促改、以写强校”的教改之路,学校开展了“识写结合,描摹入手,主辅结合,科学训练”的书法教育研究。本文以《垂露竖》教学为例,探讨毛笔书法指导课的教学实践,研究如何通过培养读帖习惯、加强技法感悟、重视范字研习、赏析名胜书迹等途径,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文化修养。  【关键词】书法课堂;习惯;技法;研习;欣赏  【中图分类号】J
策划人语  书法教育不单单是教学生临好帖、写好字,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数学、语文等学科一样,它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应当起着美育的功能。那么,提到美育,人们或许会问,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书法教育的美育功能究竟是什么?  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日常书写逐步淡出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再加之社会分工的细化,每个人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也都不一样,而传统书法文化的弘扬似乎并不是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