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的前置转向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uo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前置性举措,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可确保监督的连续性,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千百年来,于我们的社会和民族,腐败就像是一颗毒瘤,革之不除;又像是一场梦魇,挥之不去。
  如今,中国的反腐败形势异常严峻: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滥用行政权力的问题比较严重,规范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腐败大案要案层出不穷……据中纪委统计,2006年,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官员中,仅省部级干部就达7名之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研究室主任李永忠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得到下放的权力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以至有的地方和部门的一把手可以很方便地将下放的权力据为己有。由此出现一种奇特的权力反向运动:中央向地方各级组织放权,而地方各级组织的权力却向个人尤其是一把手集中。致使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失去了应有的监督。这就是我们这些年基本上没有事前监督的病根所在。
  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自身建设的重点有三,其中之一就是要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在反腐败斗争中,一个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的新标志,是国家预防腐败局的高调筹建。消息灵通人士预计,该局在今年上半年即能挂牌,正式运作,并将与中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
  应该说,专门从事预防腐败工作的机构以前也有,如检察系统在2000年8月就成立了职务犯罪预防机关,但该机构侧重的是案件查办之后的“个案预防”,还不能完全胜任中国政府以及联合国公约对于预防的要求。此外,中纪委其实也有类似的预防机构,如中纪委的宣教室、党风室、纠风室等,都有预防腐败的职能,但单独成立这样一个机构,一是适应国际反腐合作的需要,二也是本身工作的要求。
  中国政府从2000年前后就开始了对腐败预防的重视,党的十五大提出从源头治理腐败,实际上就是预防。预防成为反腐败重要战略则是在2005年,这一年《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正式颁布。在实施纲要中,中央提出,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2007年1月11日结束的中纪委七次会议,重申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权威人士认为,这一战略方针,将会对今后的反腐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立系统的反腐败体制,组建职责明确的专门机构,强化教育预防环节,是中国反腐败的大方向。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前置性举措,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将有助于集中精力制定各种具体规章制度,确保监督的连续性,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然而,如果反腐败只是职能部门的事,没有广大公众的支持与参与,到头来,或许会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不论是事后打击腐败,还是事前预防腐败,若能让普通公民参与进来,势必有更好的收效。在预防腐败的实施过程中,不妨建立一个与民沟通的正常渠道,让民意成为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考量,使反腐败真正成为一项公众事业。
其他文献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单子叶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发掘大量预测基因的功能。插入突变是一种高通量的
学位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碳库,其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大气中CO2浓度的较大波动,对陆地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会引起土壤有机质输入的质量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性状改良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已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担忧。研究外源基因特异删除技术使转基因植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