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力块根糖积累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来源 :广西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g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牛大力块根的产量与品质,该研究以不同发育时期(移栽6、12、18、24、30、36个月)的牛大力块根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糖类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它们在牛大力块根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牛大力块根的生长发育进程可初步划分为形成期(移栽6~12个月)、迅速膨大期(移栽12~24个月)与稳定膨大期(移栽24~36个月)三个阶段.淀粉与蔗糖分别是牛大力块根中主要的多糖与可溶性糖.在牛大力块根发育过程中,多糖类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少,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推测可溶性糖的分解代谢有利于促进多糖类物质的积累.(2)蔗糖的分解代谢是蔗糖合酶(SUS)、蔗糖磷酸合酶(SPS)、酸性转化酶(AI)与中性转化酶(NI)等多种相关酶协同作用的结果.SUS在牛大力块根发育过程中发挥着既催化蔗糖合成,又催化蔗糖分解的双重调节作用,SUS(合成)的活性不断上升,至移栽36个月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SUS(分解)的活性从移栽6个月至24个月逐渐上升,但在块根稳定膨大期稍有下降;其净活性为催化蔗糖分解,在移栽12个月达到最高.转化酶AI和NI的活性均在块根发育过程中逐渐上升,且AI活性高于NI活性,提示AI可能在蔗糖代谢分解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入研究牛大力多糖类成分积累和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牛大力药材的产量与品质提供技术指导.
其他文献
期刊
为了研究荔枝草全草中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该文运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MCI、硅胶和反相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HR-ESI-MS、NMR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荔枝草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3个桉叶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ethoxy-eudebeiolide B(1)、salplebeone D(2)、salplebeone A(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植物崇拜是人类崇尚自然、敬畏生命这一朴素理念的基本体现.为了解百色地区民族民间植物崇拜文化内涵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影响,该文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调查了百色地区民族民间植物崇拜文化及其文化特征,从自然崇拜、传统节日文化、生命礼俗和传统医药等方面探讨了百色地区民族民间植物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结果表明:百色地区民族民间植物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百色地区民族民间崇拜植物分属53个种、47个属、28个科.其中,蔷薇科和豆科种类最多,分别为5种;其次是桑科和禾本科,分别为4种.从生活型的组
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为贵州少数民族常用药材,但其化学成分研究较少.为更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该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数据分析及参考文献比对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庐山石韦全草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阿尔廷-25-烯-3β,24-二醇(1)、3β-羟基齐墩果-12-烯-27-羧酸(2)、乌索酸(3)、7β-羟基谷甾醇(4)、7α-羟基谷甾醇(5)、β-谷甾醇(6)、
桄榔子为桄榔(Arenga pinnata)的果实,具有明显的镇痛活性.为研究桄榔子的化学成分,该文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法并结合HPLC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NMR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桄榔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新落新妇苷(1)、甘草素(2)、染料木黄酮(3)、2,4,4′-三羟基查耳酮(4)、甘草苷(5)、染料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异甘草苷(7)、新异甘草苷(8)、大豆苷(9
为探究卫矛科卫矛属植物星刺卫矛(Euonymus actinocarpus)的化学成分,该文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1)从星刺卫矛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常数和波谱(ESI-MS、1 H-NMR、13 C-NMR)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为羽扇豆醇(1),蒲公英萜醇(2),表木栓醇(3),槐二醇(4),蒲公英萜酮(5),高粱醇(6),羽扇豆醇乙酸酯(7),木栓酮(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
印度血桐与中平树是大戟科血桐属植物,该属植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医学中许多疾病的治疗,这两种植物种子中含有的神经酸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为确定适合印度血桐与中平树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策略,该研究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首次测定了印度血桐与中平树的基因组大小、杂合率、重复率等基因组信息并初步分析了两种材料的SSR序列特征.结果表明:(1)印度血桐与中平树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986.84和946.23 M.(2)印度血桐与中平树的杂合率分别为0.75%和0.65%,重复序列比
尖尾枫(Callicarpa longissima)有止血镇痛的功效,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较少.为研究尖尾枫枝叶的化学成分以及抗炎活性,该实验用尖尾枫枝叶95%乙醇提取物通过柱层析和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LPS离体诱导RAW 264.7细胞的NO生成模型,研究主要化合物对NO生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从尖尾枫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1)、喷杜素(2)、蓟黄素(3)、洋艾素(4)、4′,5-二羟基-3′
吐根作为治疗痢疾的特效药而著名,主要具有祛痰、催吐和抗阿米巴痢疾的作用.我国目前对吐根药材的需求全部依赖于进口,国内未有大规模种植,为此,该文对原产巴西的吐根进行了引种繁殖及栽培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气候条件能满足吐根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可作为吐根的引种地.(2)吐根的分根和茎下段可用于扦插繁殖,其发根率和存活率分别100.0%和100.0%、68.0%和75.0%,前者优于后者.(3)用20 mg·L-1的IAA或IBA浸泡1 h,吐根茎下段的扦插成活率为90.0%或8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信号网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的多种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粒咖啡WRKY蛋白家族的理化特性及其分子进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CcWRKY蛋白氨基酸数量在103~994个之间,均无信号肽,推测其为非分泌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最主要的结构元件,三级结构主要分为6类,其中以CcWRKY15、CcWRKY25、CcWRKY37和CcWRKY42为主要成员的D类结构最稳定.(2)保守结构域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