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对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ing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Clinical Communication Ability,CCA)现状,并分析一般资料、心理弹性、自我效能对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浙江中医药大学471名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感进行测评.结果 护生CCA为75.31±7.02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建立和谐关系、验证感受、传递有效信息、共同参与;心理弹性、自我效能与CCA总分及各维度正相关(r=0.18~0.96,P<0.05),年级、性格类型、人际培训、心理弹性总分及乐观性与 自我效能共同预测解释沟通能力的49.5%.结论 年级、性格类型、人际培训、心理弹性、乐观性和自我效能可影响护生的CCA.
其他文献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明确要求,“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在高三对“论述性”信息类阅读实行三层备考策略:第一层,教,为了不教:教出“这一段”的必备知识;第二层,梳理与探究:学得“这一类”的关键能力;第三层,课标与评价:引领“这一群”的学科素养.依之有效备考.
目的 保证疫情期间中医诊断实训教学的质量,强化学生中医临床技能,丰富疫情期间网络实训方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方法 构建中医舌面诊技能训练系统,疫情期间运用于中医诊法技能训练实训线上课程,课程结束利用问卷星自行设计系统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调查上海中医药大学230名本科学生对本系统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价及反馈,选择参与本课程的4个班级共118名学生参与系统考核测试.结果 中医舌面诊训练系统目前累计访问达141 461人次,经统计显示,98%以上的同学认为舌面诊训练系统中真实的临床图片及案例对疫情期间线
置信专业活动与中医的传统师承殊途同归,都是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质化”的评价方式,也是评价中医药自信教育成效的有效途径.中医药自信教育对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有重大意义,当前由于高校的缺位导致中医药自信教育及其评价尚未形成体系,而创建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的、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基于置信专业活动构建中医药自信教育成效评价体系须坚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发展性和先导性等原则.
西医学习中医,简称“西学中”,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模式,60余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正确的,为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西学中”是符合实际需要的,对于促进医学发展和传承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但“西学中”也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职业和专业背景,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西医学生而言,应在本科教育中根据专业背景分层次设立中医学课程.西医临床医生主要通过参加政府认可的“西学中”培训班来进行学习.对于护士而言,医院或科室可以组织中医专题培训以提高其中医护理技能.“西学中”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纳入顶层设
目的 调查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学业辅导需求相关因素,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北京中医药大学1 528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学生基本信息、学习状态、学业问题和学业辅导需求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学业辅导需求的相关因素共9个,导致学业辅导需求降低的影响因素为专业喜好、专业前景及目标设定,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学习压力大的学生最需要学业辅导.结论 了解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业辅导需求的相关因素,有利于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学生学业辅导的需求,从而提升学业辅导
课堂教学是金课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对标金课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多环节持续不断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力争通过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打造一门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的优质通识课程.
目的 从主任医师视角构建住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模式,评估经该模式培训后住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住培第二年组和第三年组各20名.设计针对性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模式,由具有“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师资”资质的主任医师系统培训9学时.培训内容:沟通核心技能、采集全面信息、讲解病情并达成医患双方认可的诊疗方案、生命教育.以SEGUE评分为主要指标评估培训前后两组住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结果 培训前规培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面深入融合,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途径.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结合中医诊断学的课程特点及内容,课程组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课程思政内涵,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思政建设,逐步建立了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为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奠定基础,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目的 分析目前中医诊断技能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为今后中诊技能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四诊”技能水平提供思路.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2016-2020年国内公开正式发表的有关中医诊断技能实训相关的文献,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采集提取发表年度、发表期刊、基金支持类别、教学方法、文献研究类型等内容,建立数据库对提取的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6篇文献,中医诊断技能实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式教学、仿真模拟仪器教学、多媒体教学及标准化患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选修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生为例,通过Kolb学习风格量表4.0版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一对一访谈了解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整体情况.结果显示:在Kolb经验学习周期的4个学习模式中,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主动实验、抽象概括、反思观察、具体经验;经验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最多(26.1%),其次是平衡型、反思型、想象型和启动型(12.0%-17.6%),剩余各学习风格占比均不超过7%;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灵活度.基于问卷及访谈结果的量化分析与讨论,提出从基于学生学习风格开展实践性教学、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