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效率的空间相关及溢出效应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来源 :生产力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gf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0—2017年甘肃省农业技术效率的测度结果,对甘肃省14个市、自治区农业技术效率的相关性及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论表明:第一,甘肃省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定西市属于“低—低”型,嘉峪关市属“低—高”型,甘南藏族自治州属“低—高”型。第二,在甘肃省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成灾面积、劳均机械总动力、劳均化肥施用量、人均GDP对甘肃省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第三,在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角度,成灾面积、机械总动力显著抑制农业技术效率的间接溢
其他文献
在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现实情况下,劳动力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对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存量产生巨大影响,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倚重增强。文章首先梳理了人口年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其次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3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年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劳动力年龄和技术创新水平呈现“倒U形”关系,我国平均劳动力年龄的持续上升将会对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2)我国东西中部地区劳动力年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差异明显。劳动力老龄化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对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影
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是衡量一国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文章采取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5个国家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及印度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并通过剖析双循环体系下“中国制造”新优势形成的原因与契机,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中国制造”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路径。
研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提供新路径,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基于政府治理、社区治理、农户自治三个视角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从资金投入、政府环境治理考核及监管、社区管理建设、农户相关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
文章以贵州1987—2019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理论建立VAR模型和VEC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和方差分解分析新克强指数三项指标与贵州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单位能耗强度R&D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金融机构贷款量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可以实行低能耗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创新转化率,建设良好的金融环境共同促进贵州经济长期增长。
以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加入WTO和开启新时代为历史坐标,分析中国跨境投资在不同阶段演化轨迹,从而揭示中国跨境投资从早期“引进来”为主导,逐渐转变为外资内循环与内资外循环的双重特质。相应进化机制在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经济基础薄弱,资源成本优势明显,以先进外资引入带动经济高速增长,随着国内发展水平提升,内外技术势差逐渐降低,外资内循环的经济驱动有所弱化,而对外投资“走出去”有利于虹吸先进技术与研发经验,促进内生驱动和创新转型。
文章系统剖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使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构建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研究结论显示:(1)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的空间依赖性,一个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往往会带动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增加长江经济带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有效推动整体产业结构升级。选择不同类型的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结论依旧稳健。文章研究结果为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推动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际运输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连接船公司和货主桥梁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创新发展的问题,文章主要对国际货代物流企业转型整合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对国际货运物流业如何转型、整合以及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住房是每个人安居乐业的基本物质生活保障,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每个人“住有所居”有着重大意义。但是,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发展较晚,在融资、建设、运营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文章通过分析英国、德国、荷兰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在资金来源、机构设置、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有限时间与物力条件下完成了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迁移”,使这部分人口得以在新环境中开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路向。这里的新环境指两种情形:农村安置区与城镇安置区。对于前者,目前已有明确的政策关照,即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后者,国家相关政策相对较少,且现实问题更为突出、新的政策关照更为必要。实践表明,“空间迁移”给搬迁移民和迁入城镇带来了诸多根本性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针对新变化与新挑战,亟须在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科学配置城乡资源、优化市场
明确海域资源资产产权,确定海域资源资产的分类。基于海域资源资产的产权属性,分析分类核算的基础: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要素,按照等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本期增加量-本期减少量”分析海域资源实物量核算,再分析海域资源价值量核算。基于海域资源资产分类核算,探索编制海域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原则和步骤,基于实物量核算形成海域资源实物量资产负债表,基于价值量核算形成海域资源价值量资产负债表,最终构成海域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