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提高初中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听与看结合、听与动作结合、听与说结合、听与写结合等。指出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多说,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循序渐进。
  关键词:英语听说;方法;练习
  听说是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最方便的一种形式。在语言学习中,听说既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低下,必然会影响其它(如读写)的发展,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甚至于以后的交际。学习一种语言,不但要会读会写,更要能听会说。因此,中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用外语进行交际。其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即说的能力。说的前提应该是掌握准确的发音和正确的语法。语音教学应始于教学之初。听力、语音、语法教学都是为了发展学生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能力即说的能力本身表现为不仅能听懂,而且能说得出外语,表现为能流畅地运用目的语中的主要语法结构,如句型、词汇等。
  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目标包括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准确性的发音、阅读理解能力和在写作中能使用正确的句子的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他们像本族语言一样,能够自如地运用目的语。说是指口头用英语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说的能力包括内容(有话可说)和形式(有话会说)两个方面。学生说英语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能否准确、熟练地用英语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中学生的口语能力主要有以下教学方法:
  对话和句型是基本的操作方法。人们认为对话给主要的句型结构提供了有意义的语境,表明这样的句子结构可以用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对话能够反映目的语的社会文化意义。对话包含了一定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要点。这些结构和要点随后又在句型构成的对话中得到操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先听一段对话,然后复述和背诵。学生要模仿对话以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重音和节奏。学生记住对话后,教师向学生指出对话中具体的语法结构,然后学生对这些语法结构进行各种形式的、大量的句型操练。这种操练法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1、重复练习:这种练习经常用来教授对话中的句子。要求学生能准确而快速地重复教师所给的句子。学生做这种练习不能看书。他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学会准确地发音。
  2、简单替换练习(单个词替换练习):通常教师从对话中选出一个句子,然后说出一个单词或词组,称之为“提示”。学生复述老师提供的句子,并把提示的替换词填入句子中适当的位置。这项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了解单词在句子中成份并把它填入适当的位置。
  3、渐进练习(多词替换练习):这项练习与简单替换练习相同。不同的是,教师一次给学生提供一个(提示)词组,这个词组适合于句子的不同位置。
  4、句型转换练习:教师给学生一个句子,并要学生按要求转换句型。如把肯定转换成否定句;把陈述句转换成疑问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把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
  5、问答练习:这项练习让学生进行ask and answer的操练。学生要能很快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示,让学生来问问题,以训练疑问句的结构。
  以上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要方法。但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能力,听的能力也不能少。教学中的“听”,实际上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和“说”相比,“听”是一种接受性强的技能,它处于被动而隐形的地位。听和读是话语理解和信息输入能力,而听力是识别和理解别人说话的能力。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听力可归纳为五点:
  一、听与看结合。
  首先是辨别音素——教师朗读某些元音或辅音音素,让学生标出这一音素的单词;其次是辨别重音——教师朗读一些句子,让学生标出读音最重的单词;最后是辨别语调——教师朗读一些句子,让学生根据各句的语调来确定句子类型,并在句末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这种练习适用于起始阶段,即入门阶段。
  二、听与动作结合。
  首先是全身反应,教师向个别学生或全体学生发出一些指令,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做。教师力求使语境接近真实,以增加这一练习的交际效果。
  三、听与说结合。
  初中课本中的Drills和Dialogues是进行听说训练的好材料,应充分加以运用。
  四、听与写结合。
  听写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用以培养学生听写能力的行之有效的练习。起始阶段可以听写单词、句子,以后发展到听写短文。听写短文也应由易到难,逐步发展。此外在课堂上也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听力:
  1、经常听教师上课使用的课堂用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注意使用课堂用语,课上尽量多说英语,学生不用增加负担,就可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加强听力的训练,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也要注意听。
  2、教师在介绍、操练和讲解课文时,应让学生多听并注重发音。应先让他们仔细听,把新的语言点重复说几遍,再让他们模仿练习。特别是多让他们听磁带。
  3、教给学生语音、语法的规则,并让他们记住一定量的词汇,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也就是英美人的语音、语调,鼓励学生课余收听合适的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
  总之,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进行不懈的练习、锻炼。对初中生来说,他们词汇量小,英语底子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指导和点拨,课堂上应多捕捉学生表达的闪光点,并采用积极鼓励、间接、幽默等策略,尽量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避免挫伤学生的热情和欲望,平时多为学生创造多听多说的机会和环境,从听力入手,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英语的思维习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参考资料:
  1.《中学英语教学法》,杭宝桐主编
  2.《外语教学法》,陈佑林主编
其他文献
围绕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泛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展开讨论。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紧扣教科书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英
摘 要:在中西文化中,夸赞语、感谢语、招呼语以及构词法、句法结构方面均有较大差别。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的教学方法、情境的教学方法、活动体验的教学方法等将知识教学融于文化教学之中。  关键词:英语教学;知识;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21-1     一、知识与文化的分离:英语教学的困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对知识
道路等级的提高、车速的加快要求更醒目、更有效的交通安全设施,如交通标志、标线、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等。 最近,美国、加拿大等国发明了一种LED自带光源标线。这种标线也
在本轮课改中,特别强调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培养能力,还要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
问:本赛季前段,你因为左脚的伤势错过了24场比赛,现在感觉如何?答:我的脚现在还可以,事实上目前我的膝伤比脚伤更严重。问:在你缺阵时,凯尔特人看起来像是一支青年军,年轻球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新的教学模式,呼吁新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情感教育策略和角色转变策略的采用,都践行了英语新课程标准
他曾是球场上最凶猛的野兽,也是管理层眼中最大的麻烦,他总是在带给人们无限望的刹那,投身另一次堕落。28岁的阿特斯特,仍旧痛恨“救赎”这样的字眼,他渴望生存,并与心中的怒
【摘要】随着英语在世界上的广泛使用和迅速传播,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英语与文化的关系是如此密不可分。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的探讨,适时分析教材之后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对上述观点及文化教学在中学英语中的渗透的相关途径和原则作了阐述。  【关键词】英语课堂文化教学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
一、国学中的“民本”理念现代历史上,“国学”曾被赋予三种涵义:一是指历史文化,由于其无所不包,外延太大,不易把握,所以出现第二种观点,即以“国学”指称一国固有学术,第三
问:大家都很想知道你对犹他州的印象,在盐湖城是不是所有人都是摩门教徒?那里的教徒们试图劝你也皈依吗?他们令你烦扰吗?答:不,完全不。相反我很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不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