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MS/MS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8种抗真菌药物的含量

来源 :香料香精化妆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hby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电喷雾离子源(ESI)为电离源,在正离子采集模式下建立了化妆品中8种抗真菌药物(氟康唑、酮康唑、萘替芬、联苯苄唑、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灰黄霉素)含量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得到了8种抗真菌药物在0.02~0.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1.71% ~101.66%,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小于6%.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化妆品中8种抗真菌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方法.
其他文献
建立了祛痘类化妆品中西咪替丁、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21种禁用物质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以饱和氯化钠分散样品,质量分数0.5%甲酸-乙腈提取,-20℃冷冻10 min,10000 r/min冷冻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测定.以质量分数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采用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1种待测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为0.001~0.02μg/g;回收率为73.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化妆品中睾酮等9种性激素成分的检测方法.样品经质量分数50%乙腈提取,经流动相(水+乙腈)提取过滤后,采用C18柱(100 mm×2.1 mm×3.0μm)进行分离,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进行扫描,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性激素在5~115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80% ~120%,RSD小于5%(n=3),检出限均低于0.03μg/g.该方法
期刊
在高温(50±1)℃条件下处理实际工程的餐厨垃圾,采用全混式厌氧反应器(CSTR)进行了80 d的连续试验.试验以水力停留时间(HRT)20 d启动,HRT 15 d连续运行,研究了反应器启动和运行期间的发酵特性,解析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运行稳定性和代谢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HRT 15 d、有机负荷(OLR)为7.3 kgCOD/(m3·d)的条件下,容积产甲烷率为2.2 L/(L·d),挥发性固体(VS)的甲烷产率达到480 L/kgVS左右,有机物转化率约为95%.批次试验表明,高温产甲烷菌代谢乙酸能
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来检验各实验室检测化妆品中总砷含量的技术水平,从而总结经验,提高各实验室检测能力.2019年5月,参加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化妆品中砷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活动,通过原子荧光光度法对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考核样品进行测定,最终得出化妆品中总砷含量分别为6.026和8.446 mg/kg,结果均为满意.
为建立化妆品中克罗米通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和液质联用仪验证方法,将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10 min后,经滤膜过滤后液相色谱进样,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质量分数1%三乙胺的磷酸二氢钾溶液(0.05 mol/L),用磷酸调体系pH至4.0(体积比40/60),二极管检测器分离,在波长242 nm下有最大吸收,标准曲线定量.结果发现,线性范围为10~500μg/mL,r>0.9999,检出限为20μg/g,空白膏霜、水剂及凝胶类化妆品在54.93、183.09及9
分析国内外祛痘化妆品管理现状,提出我国祛痘化妆品监管建议.在概述祛痘化妆品功效、原料、作用原理的基础上,对比研究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以及我国祛痘化妆品在产品备案、功效原料、功效宣称等方面的管理现状,为我国祛痘化妆品后续监管提出建议.
研究了两款化妆品祛痘印精华的临床功效对比,选取30位20~40岁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按要求在脸部连续使用4周祛痘印精华.利用无创仪器检测方法,分别测试受试者使用前后经皮水分流失TEWL值、皮肤白度、皮肤红度、面部卟啉的变化情况,并用VISIA-CR面部成像系统拍摄面部图片.结果显示,使用样品之后,两组志愿者的痘印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褪现象,其中A组皮肤红度显著减少,B组皮肤白度显著提高,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概述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化妆品中常用美白成分的使用规定,介绍了目前检测标准和文献方法所涵盖的美白成分,综述了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在美白成分测定上的应用情况及其优劣.最后对近年来市场上化妆品中美白成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烟酰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美白成分.
为进一步掌握美白祛斑剂的使用情况,从而为有效监管提供参考,对市售72批化妆品进行12种美白祛斑功效成分检测,包括10种美白祛斑剂及2种禁用组分,并将检测结果与产品标签标识进行比对.结果72批化妆品共检出美白祛斑剂7种,2种禁用组分均未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成分为烟酰胺,达44.4%,其次为β-熊果苷,达15.3%;有7批样品的检测结果存在与标签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不一致率为9.7%.美白祛斑类产品虽已作为特殊化妆品进行监管,但目前尚未发布美白祛斑成分准用表,无法进行质量监控,存在一定风险,且检测结果与标签标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