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各地应用农业防治稻螟的经验点滴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uinthe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时春灌,淹死越冬螟虫。萧山县1964年春耕灌水在谷雨以前结束(比1963年提早五天),第一代螟蛾发生量比1963年减少86%。 乐清县1964年春耕灌水,在三化螟发螟始盛期(4月23日至24日)结束,越冬螟虫80%不能羽化。 冬季治虫,减少虫源。黄岩县1963年冬季结合积肥,全面掘毁草子留种田的稻根,使越冬三化螟由原来每亩634条减少到55条。1964年三化螟全年发蛾量比1963年减少90%。 Timely irrigation, drowning overwintering stem borers. Xiaoshan County Spring irrigation in 1964 ended before Guyu (five days earlier than in 1963).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oths was reduced by 86% from 1963. Yueqing County, spring irrigation in 1964,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bloom of the stem borer (April 23 to 24) ended, overwintering stem borer 80% can not be feathered. Winter worm, reduce insect source. In the winter of 1963, Huangyan County combined with fertilizer to fully destroy the rice root of the grass-leaved farm so that the overwintering stem borer was reduced from 634 to 55 per mu. In 1964, the annual incidence of barramundi was reduced by 90% from 1963.
其他文献
今年我省植保工作会议上,对于稻螟的预测预报工作进行了全面讨论,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关于稻螟发生期的预测 根据虫态历期,结合气象、水稻生育等环境因子,综合分析,进行
少年心海
1964年3月下旬,我们在江西省临川县鹏溪地区,抚州专区良种繁育场调查紫云英(Astragulussinicus L.)病虫害时,发现篮芫菁群居为害紫云英,其中有一对一面交配一面取食。 该虫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治疗剂的应用是防治小麦銹病新的方向,已引起国际上普遍重視,并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国內已往所应用的防銹药剂,仍局限于保护剂。 1958年通过溫室小麦幼苗的接种噴药試驗,从25
在病案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之前,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维护好库存病案的安全显的尤为重要。维护病案的安全一方面是维护病案的实体安全,即保管好病案实体,使其完好无损,
棉蚜是棉花的重要害虫。在棉株幼小时被害后,首先受其影响最大的就是根系的发育,严重时,甚至还能停止生长一个时期;对于结蕾来说,也要延迟十多天,我们在近二年来进行“棉蒜
梨小栗金龟子(Antoserica japonica Mots.)是赣中、赣西、赣东红壤山区新垦梨园的主要食叶害虫。从1962年起,我们在本校大面积梨园内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所得的结果报导于下
馬鈴薯在高溫地区的种薯退化,近代多数学者相倡是因为蚜虫媒介的活动使馬鈴薯羣体逐年增加病毒的感染率。李森科院士則认为高溫直接引致馬鈴薯遺传特性的退化。我国馬鈴薯調
【本刊讯】2009年4月12日,小提琴演奏家安东·古拉尔教授和钢琴演奏家杰妮耶芙·玛蒂妮教授应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的邀请来到北京,为人大音乐 On April 12, 2009,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