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成本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在财务方面主要表现为成本高、盈利少,对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主要对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方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成本管理是所有企業永恒的主题。生产管理只在有生产任务的企业中成为主题,营销管理只是在企业从“生产时代”向“营销时代”过渡后才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成本管理不同,它是自企业这种组织诞生之日起就是企业的主题,而且不管企业数量、类型快速增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成本管理必然永远都是主题,且主题地位有增无减。
  二、成本管理对象、目标
  1.成本管理对象。成本管理对象指的就是和企业经营过程有关的所有资金费用。既包括了财会计算历史成本,也包括了企业内部经营所需的现在与未来成本;既包括了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资金耗费,也包括了行业价值链涉及的供应商与客户的资金耗费。成本管理最终对象就是资金流出,也就是说,所有与企业经营过程有关的资金消耗均为成本管理范畴。
  2.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目标就是提供信息和参与管理,但是在不同层次上,又可以分成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具体而言,主要就是能够为企业内外部有关利益人员提供各种成本信息,进行相关决策,同时利用各种经济手段、技术手段进行成本控制的水平。
  成本控制目标就是有效降低成本。在历史发展中,成本控制目标的第一阶段就是通过工作效率的提高、浪费的减少,实现成本的降低;第二阶段就是通过成本效益比的提高,实现成本的降低;第三阶段就是通过竞争优势的保持,实现成本的降低。在目前竞争性的经济环境中,成本目标的竞争战略也出现了改变。成本领先战略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就是指在确保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主要体现在对经营费用与生产成本的控制方面。差异化战略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就是指在确保企业完成差异化战略的基础上,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实现成本的节约,如研发成本。
  三、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理论研究脱节。我国成本管理理论研究和改革之间相较而言,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着系统性差的问题。在传统研究方法中,只是针对单一成本管理方法方面的研究,没有在方法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无法形成比较系统的方法体系。在实践工作中,应用成本管理方法的时候,缺少一定的联系,在引进一些新管理方法的时候,就会摒弃原有的管理方法,导致管理缺少一定的连贯性,增加了管理成本。在传统成本管理理论研究中,大部分只是局限在企业内部,缺少一定的战略思想。只是重视了生产过程成本管理,没有对供应过程成本管理予以重视;只是重视了投产之后成本管理,没有对投产之前产品设计与生产组织成本管理予以重视;只是重视了产品本身的成本水平,没有对成本效益水平予以重视;只是重视了企业成本管理,没有对宏观成本管理予以重视。
  2.管理观念落后。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观念落后的情况,其主要体现在成本管理目标、范围等方面的认知偏差。大部分企业依然将成本管理范围制约在企业内部,忽视了对其他有关企业与领域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目标只是为了降低成本,很少会从效益方面看待成本效用,在降低成本的时候,也只是依靠节约的方式,无法有效运用成本效益的准则,通过发生成本获取更多收益。这些落后的管理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竞争经济环境的需求,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与方法
  1.强化管理观念的系统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一定要树立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将成本管理工作当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注重工作的全局性与整体性,对成本管理对象、方法、内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通过有关分析与研究,了解成本管理方法的实质,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构建系统的管理方法体系。首先,为了保证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一定不要将成本管理制约在产品生产过程当中,一定要对进行一定的扩展与延伸,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同时一定要加强售后服务,达到客户的满意度。其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非物质产品越来越商品化,与之相适应,成本管理也逐渐从物质产品延伸为非物质产品。
  2.明确管理战略化思想。在进行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时候,一般均是以企业全局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总体发展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重视成本战略的过程、空间、业绩,也就是说,不同的战略选择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在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成本信息,通过全面了解企业成本结构与成本行为,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给予一定的改善与控制,提高竞争能力。其主要就是将企业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进行了结合,在企业内部贯穿价值链,创造作业与外部价值的转移空间,形成了更加广阔的价值系统链,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属性不是职能管理,而是战略管理,是从企业战略层面统筹成本管理工作。企业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将所有部门和所有活动视为整体,统筹考虑成本问题,引导各部门、各员工形成成本意识,自觉进行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董琦.企业如何建立成本控制体系[EB/OL]
  [2]王利娜.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几种模式[EB/OL]
其他文献
【正】 如果说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敲响了经济安全的警钟,那么科索沃战争则进一步将加强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等方面)防范的迫切性摆在我们面前
新时期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农业的发展制约着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粮食的安全问题仍然制约着拉动农村市场的消费要求,这些都要求巩固农业的基
加入WTO,我国金融业将面临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和挑战,分析和认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状,转变经营理念,调整发展战略,提升竞争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与现有外
文章在分析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必要性和财务预警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八指标单一模式法、完善后的八指标Z'模式法和企业安全预警模式法.
<正> 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可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是指某一个人、群体、地区的收入水平实际生活水准低于社会上其他个人、群体、地区的状态。绝对
【正】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大中型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中小企业的改革。中小型企业数量很大,涉及面广,对地、市、县经济至关重要。鉴于中小型企业有一定特殊性
<正> 企业文化带根本性的东西是思想道德问题。从思想来说,就是要把市场经济这个观念树立起来。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应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能够
<正> 近两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取得了不少成绩和成功经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完善,导致实践中不少企业
文章从企业生产、营销、服务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