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本是安闲地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段时间我常常和朋友去胡同里闲逛,逛到夕阳斜斜地照着,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老旧的烟尘味儿。小巷子曲曲折折,通往的大都是灰砖灰瓦的小平房、大杂院儿。就在这安宁的古城中,老北京人不紧不慢地生活着。
  不少老北京人起床后,喜欢先闷一壶茉莉花茶,一早上走到哪儿喝到哪儿。等到他迈着四方步遛了一会儿,小砂壶里的茶喝美了,再投身“滚滚红尘”中去。这壶茶,其实喝的就是个态度。尘务冗繁,人在凡潮,每天清早的这一口甘润的茶汤,为干燥紧迫的都市生活平添一抹灵动,颇有那“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味。这一口茉莉花茶,也成了许多淹留异乡的北京人最思念的家乡味道。
  别小看这一口茶,它反映的可是北京人认真生活、乐于生活的习惯。它是随着这城市的过往来的,是这城市自有的气质。看看老舍笔下的北平,那儿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伙计车夫,都有安然偷闲的时候,也都有享受生活的资本。拿喝酒说吧,一日劳碌之后,阔绰的可以到白魁老号去,订个八样儿菜的精致食盒下酒;穷点儿的到柜台去爆二两葱香四溢的羊肉,也是好菜;再不济就来一碟儿绵软醇香的麻豆腐,就着一口一口“渗”酒;拿“棺材板兒”蘸酱油的也不是没有。一句话,甭管您是贫是富,是一介草民还是达官贵人,自当是在北京的,活得都是认认真真,有滋有味儿。北京给每一位居民一份底气。
  而在北京待久了,各式各样的人都见过,也就更知道了人生由命、富贵在天。老北京人就如庄子笔下“曳尾于涂中”的龟一样,在自己命中归属的地方,逍遥自在地生活着,享受着。每一天,他们从车马喧嚣中,从高楼大厦中,从尾气味儿、金属味儿、电离的空气味儿中抽身而出,回到胡同里的那股烟尘味儿里。您要是问一问他这究竟是什么味儿,“家味儿”,他会这么告诉您,“只要闻着这股子味儿,我就心里头舒坦”。 也许有人指责,说老北京人不上进。的确,北京爷们儿更乐于过的是一种逍遥自在,“天子呼来不上船”式的生活。比起加班加点谋求加官进爵,他们更乐于去胡同口儿遛遛弯儿,背着手看老大爷对弈,偶会为一着臭棋叹惜,或者是去茶馆听一段《卖布头儿》,要不就老老实实搁家里窝着,调到中央十一台跟着哼一段《失空斩》。
  你跟他说起北漂为了理想咬牙奋斗的励志,保不齐他会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抛家舍业背井离乡的,值当的吗?”你跟他讲“故土难离”“安土重迁”,他也许会来上一句:“您老省省吧,甭说了,文绉绉的,听不懂!”接着摇头晃脑地唱上一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提上鸟笼,走了。
  名师点评
  作者对老北京人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起床后,喜欢先闷一壶茉莉花茶”的生活习惯,写出北京人对家乡味道的执念。又由点及面,以对饮食的讲究暗示出北京作为“家乡”赋予北京人从容生活的“底气”。文章并不回避现代化对北京的冲击,但也写出了北京人在变化面前的安之若素。作者将他们“身在故乡,心安而不自知”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描写中,满满的京腔京味儿似要溢出纸外,独具特色。
  (王彩云)
其他文献
2017年12月22日晚,微信公众号“南外家长帮”举办了最新一期“好家长课堂”,南京外国语学校毕业生、复旦大学英语系的学霸黄恬静和妈妈一起参加了该活动。黄妈妈向到场的几十位家长分享黄恬静的成长之路。为了女儿的学习,她十多年来放弃了单位组织的旅游以及所有的同学、同事聚会,家里的电视机十几年都没开过。为了方便联络,黄恬静上中学后有了手机,但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黄妈妈说,女儿的习惯是从小
2021年3月10日下午,第七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受纽曼华语文学奖主办方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阎连科颁发纽曼华语文学奖纪念奖章。  随后,作家阎连科发表该文学奖感言。  女士们、先生们,尊敬的评委:  在这特殊的新冠岁月里,我们以如此独特的方式,进行纽曼文学奖的颁奖活动,这将成为我们大家日后独有的记忆,印刻在我们彼此
甜甜软软白白绵绵松松莲蓬的奶香,是大姨每天从烘焙坊回来时身上笼着的味道。细微悠长,若隐若现,酥了我的鼻尖、舌尖和我颤颤的心尖。  小时候我常去烘焙坊玩。推开木门会触动门楣上的风铃,发出叮叮当当的碰撞声。一进去就全是奶油味、蛋糕坯干燥的味、巧克力半融不化的味,有时还夹着新鲜水果味和木头新上的油漆味,热烘烘地团团盘踞在天花板上。左手边的木头架上摆着各种明码标价的糕点和面包:又圆又大的俄式面包外罩着一层
作为一个年轻人,对于政治我通常持保留意见。但是每一件事情发生时,总会有一些反应,有时骄傲,有时悲愤。  看完《观念的水位》后,感觉每一篇文章都或多或少地说出了我的体会。它就像一位懂我的大姐姐,我的困扰和烦恼她都能体会,我想说又表达不出来的感觉,她都能帮我说出来。在她面前,我相信你也会想一吐为快的。  与其他人谈政治不同,《观念的水位》没那么偏激,也没有“假大空”的理论,只是把故事娓娓道来,再加上自
“共享”无疑是近年来的热词。共享单车蓬勃发展,把各个城市的道路装点得五彩斑斓。除此以外,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也方兴未艾。可以说,只要合理合法,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共享不了的。  共享,顾名思义,本指共同享用。在上面提到的共享经济中,共享的是各种资源。但我想共享绝不止于资源上,更在于权利与义务的共享,而义务的共享是权利共享的前提。  就以共享单车为例,既然是共享,那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享受任何一辆无人占用
生命是一条河流,左岸是高歌着强烈信念的灿烂,右岸是陶醉于“闲花淡淡春”的恬淡。正如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灿烂与恬淡都是富有意义的生命形态。实践着张扬与平静的辩证法,生命的波涛一路汹涌向前,把人生浸润成种种可能的繁盛。  在生命的左岸,我们在奔波里冲击生命的极限,在无所息里觅求人生的真谛,在浓墨重彩中留下短而味长的一笔。追随着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宵衣旰食的仲淹,我们牢牢抓住流年的飞扬裙裾,用自己的
我上初中的時候,将亲戚家里的一本《红楼梦》“借”回家了,抽空偷着看。知道了书中“黛玉葬花”的故事。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一个两手老茧,五大三粗,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他小学都没毕业,没有读过《红楼梦》,有一天居然还有“黛玉葬花”一样的闲情。不过不是葬花,而是葬树。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我那时周末空闲,会常回老家看看。回家了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不让我们做。父亲会像我小时候一样,把我叫去做伴。这次,他
谪仙飘然降盛唐,纵酒挥诗客他乡。  扁舟一叶弄江湖,对影邀月岁月长。  剑出鞘,杯满酒,花间席,天为裳。  神游太虚梦天姥,何处有酒是故乡。  李白这一辈子,走遍了大唐的千山万水,写下了无数篇洋洋洒洒的文章、豪气凌云的诗篇。纵观李白的文字,不难发现他和酒的浪漫缘分。无酒无李白,无李白也就无人能将酒的浪漫飘逸气质挥洒到极致。从那些浸染着酣畅醉意的诗句中,我们看到的是三分醉意七分飘逸的李白——当之无愧
“城市漫步”是华东师大二附中人文班卓越课程的经典项目:春有多伦路文化名人故居探访;秋有思南路原法租界城市漫步;遇外国友好学校来访,我们也会请客人一起到莫干山路M50创意园沿苏州河追溯城市历史。  “城市漫步”活动的设计初衷很简单:我们的学生中,“新上海人”越来越多,他们眼中的上海与外地游客眼中的上海别无二致,商圈、东方明珠掩盖了上海独特的近代历史,成了上海的标签。而上海其实是一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宁波男医师坐轮椅做手术  最近,有一张医生带病丁作的照片刷爆朋友圈。照片上的男医生是宁波市中医院普外科戴春山主任,照片是他的同事即时上传的。照片上,戴医师穿着住院病人服,外面套着一件一次性的蓝色手术服,戴着手术帽、口罩和支具,坐在轮椅上,聚精会神地在为一位患者做手术。戴医师为何会坐着轮椅给患者动手术?原来,戴医师骑自行车时不幸被电瓶车撞倒,左脚踝关节粉碎性骨折。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