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营养性角膜炎4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t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性角膜炎(NK)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特点。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间在北京市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NK的患者46例(48只眼),其中男性26例(26只眼),女性20例(22只眼),年龄(51±18)岁。对患者一般情况、病因、眼部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程分期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NK患者的临床特征。25例患者(26只眼)应用Cochet-Bonnet角膜知觉检测仪测量角膜知觉,分析角膜知觉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对不同程度NK的患者分布特征进行χ2检验。对角膜神经灵敏度和疾病临床分期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

44例NK患者为单眼发病(95.65%),2例(4.35%)为双眼发病。18~29岁的患者4只眼,占8.33%;30~59岁的患者23只眼,占47.92%;≥60岁的患者21只眼,占43.75%。NK患者中,临床分期为Ⅰ期8只眼(16.67%);Ⅱ期21只眼(43.75%);Ⅲ期19只眼(39.58%)。3个年龄段患者各临床分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2,P=0.658)。NK最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感染17只眼(35.42%)、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11只眼(22.92%)和糖尿病10只眼(20.83%)。26只眼角膜知觉值在0~3 cm范围内,角膜知觉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r2=0.284,P=0.753)。患者平均随访7个月,34只眼(70.83%)采用保守治疗,8只眼(16.67%)最终手术治疗,6例(6只眼)失访。

结论

NK可发生于各年龄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且临床表现多样,如不及时诊治,常会引起角膜溃疡。角膜知觉与病变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早期诊断和针对性分期治疗对保护患者视功能十分重要。(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94-298)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一线放射护理人员需要以科学的态度正视疾病,加强整体防护意识和采取正确的防护隔离措施,才能在工作中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
2019年12月,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现已经在全球多地发生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这是第六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复工潮来临之时,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最直接的前沿阵地,如何在保证正常开展医疗服务的同时,高效准确的筛查出可疑病例,做好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防控变成了新时期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医院感染控制难点及医疗流程特点和管理方法进行剖析,通过强化的四级筛查和缓冲诊区
分析该院15 d内扩增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护理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初步取得的成效。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护理队伍要人力资源合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及防护培训,注重护士长的培养和管理,及时解决护士工作生活需求、完善的物资供应体系,使隔离病区组建高效化、质量化。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尽收尽治,救治患者,保护自己,组建高效有序的护理团队至关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不同群体造成了精神心理影响,不同版本的诊疗方案都提及了关注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重庆市组建了各级卫生应急心理救援队,在疫情期间启动应急机制随时出征开展心理救援工作。队伍管理中要提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技术演练、物资保证等工作。到了驻地需要严格遵从当地的疫情防控管理,与其他队伍协调资源共享。心理救援过程中一定注意科学方案、遵守规则,注意自身心理状态保护,团队协作等。该文就此次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学院校面临如何安全、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难题。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开展混合式线上教学,顺利完成了《小儿外科学》的教学任务,并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该文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教学平台和混合式线上教学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