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deng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11-02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而不是教师包辦代替。为此,我们要启发学生去自读自悟,主动探求,从“学会”到“会学”,重视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培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一点尝试。
  一、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明思考方向
  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如此类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学校中教学时间的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不同,一味的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因此,教师应用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其教学重点是体会翠鸟高超的捉鱼本领。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教师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引设式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二、从疑入手,诱“导”学生多角度想问题
  是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还是使学生广开思路,其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狭窄的胡同中时,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以问题来引导、激发学生拓开思路、多角度想问题。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教师让学生纷纷发表意见:“题目是《鸟的天堂》,为什么还要写大榕树?这株榕树为什么这么大?‘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我不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为什么不同?”一连串的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一个个抛出来,将自己对《鸟的天堂》一课的理解、感悟讲述出来。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自读自悟的结果,是独立思维的结晶。全班同学带着这些问题去再读再悟,彼此解答、辨认、纠正、补充。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自读自悟得以落实,得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以提高,阅读能力在反复的提问解疑中得到培养。
  三、把学生的“自读自悟”引向深人
  要想把学生的:“自读自悟”引向深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程度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地梳理,及时地调整教案,调控好教学进程,抓住能突破课文重点和学生理解难点的问题加以引导,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把学生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再次去阅读。去领悟,将学生的“自读自悟”层层引向深入。
  《鸟的天堂》一课教学过程中,待同学们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一番解答、辩论之后,我再以“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为什么不同”这一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再次静下来去默读课文,进一步地去发现,去领悟。这样,学生的“自读自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变得条理、清晰起来。
  四、启迪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想像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潜在空间,也是理解感悟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境,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不妨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情境教学的巧妙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理解力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程身临其境之感。
  五、指导研读,引发思考
  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得更牢,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在学生对课文有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思考,激趣研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学中,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要抓住两个“幸福”引导学生重点精读,揣摩其中的内涵,通过感情朗读强化学生的内体验,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熟知课文内容的目的。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不断积累,逐步消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放手让他们主动、饶有兴趣地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高中教学中不断推崇新课标教学,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既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高中是学生品德和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高中学校要意识到该阶段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本文就新课标下基于高中德育教育模式的治班方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
【摘要】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利于小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有计划的实行思维训练,不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在结合教学实例的基础上,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展开思考,着重分析了如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思维
海外留学群体是一个具有独特优势的国际性人才群体,这个群体在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校正在开发的重要人才资源。根据留学人员现状.分析制约开发留学人
【摘要】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课堂这一平台,努力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专业性、简洁性、逻辑性、启发性,体会到数学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82-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
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传统生产实习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通过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实践训练和对学生实习成果性材料的指导,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
"羲皇上人"现在已是一条大家熟知的成语,推其源典出东晋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其正确的理解应是"羲皇高人"或"羲皇圣人",指羲皇时代.出于对陶渊明的尊崇和对闲适恬淡生活的向
【摘要】创客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性培养的教育,同时涉及机械、电子、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而一般课程讲授的往往是单一专业知识。同时,一位老师面对多位学生,课堂效率不高。本文尝试从中职创客教育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在创客课程开展上的学习情况开展研究,采用导师学长制,在授课过程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尝试在中职学校创客教育实施导师学长制,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 创客教育 导师学长制  【基金
【摘要】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最佳选择。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10-02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奶奶要发绿豆芽。因为已经放假了,我闲着没事也要学。奶奶说:“好吧!我来教你。”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先将一个瓷盆冲洗得干干净净,把淘洗干净的绿豆放到盆子里面,然后倒入自来水泡住绿豆。我仔细地观察着,一颗颗圆圆的小绿豆都沉在水底,安安静静地好像睡着了。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惊喜地发现,隔了一个晚上,绿豆们都喝饱了水,一颗颗都鼓涨起来了,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