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

来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o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信息场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教学过程,按照人、机、料、法、环、测的工程思维方法构建了教学模式设计结构矩阵,给出了以信息场为中心教学模式设计的质量功能展开,并据此定义了教师的教学特性与学生的学习特性及其可测度的概念.给出了以信息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流程,提出了教学信息场中信息传递与知识形成的信息加工机理,并以学习发生的信息加工机理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义.本文认为教师的价值和作用是学习信息场的构筑者、信息的加工者以及学生知识形成的催化者.
其他文献
本文梳理了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人脑进行预测性句子加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重要突破.以心理语言学对句子预测的研究逻辑为切入点,回顾并分析N400和前侧正波(fronta
美术馆承担着展示优秀艺术作品,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视觉语言是美术展览活动的重要艺术手段.本文从文字、色彩等方面对视觉语言在美术馆展览中的运用进行探究,以期提高美术馆
本文通过关注河北省多个高校艺术学科中的民族吹管乐学科建设,来探讨河北省吹管乐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对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歌舞剧院的吹管乐体系建设进行分析。
符号论美学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其学术生命力与影响力依然“绚烂”。在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所有的文化形式即符号形式”的哲学基础之上,苏珊·朗格以“符号”探讨不同艺术形式的生成机制与其“异质同构”的原理,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推论性符号体系与表现性符号体系”等基本命题,为舞蹈理论与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本研究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通过跟踪研究揭示英语硕士生学术思辨倾向的发展历程和受学术活动影响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思辨倾向发展模型,以揭示其发展规律.跟踪研究历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是国家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为了解学分银行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学分银行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计量和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论文的年度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基金支持、高被引文献、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以推动学分银行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祖先们在长期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为中国舞蹈体系的形成与成熟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古代,多元的
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并且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文化,所以在舞蹈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包含浓厚的历史背景,同时每一个舞蹈的表演以及舞蹈动作的展示,都具有相应的意义,进
培育社区教育品牌是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和转型创新的必然要求。社区教育品牌兼具教育性与服务性、特色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示范性、普及性与认同性、积累性与长效性等多重属性。社区教育品牌培育可以通过明确品牌定位、筛选品牌载体、制定品牌计划、推动品牌打造、完善品牌管理、组织品牌认证、做好品牌传播、重视品牌维护等八个环节来推进实施。同时,需要提供观念认识、治理体系、队伍素养、资金投入、资源融合等方面的支持条件,为社区教育品牌打造提供全方位的配套保障。
舞蹈本身属于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成功的舞蹈表演对舞者的身体条件与动作诠释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中国古典舞,既要求舞者熟练掌握相关舞蹈技巧,又要求舞者具有近乎完美的身韵表达。因此,身韵教学一直是中国古典舞教学的重点,它能有效提升舞者的内在涵养与艺术审美水平。本文即概述了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的艺术特征,分析了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的功能,并指出了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的重要价值,以供中国古典舞教学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