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注重实验,强调学生通过实验获取事实,再通过整理事实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精心选择实验内容,合理分工,注重实验假设,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实验环境,提升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一、精选实验内容
  在实验设计之前,教师要认真研读科学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实验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设计实验内容。科学课实验内容较多,受教学条件限制及学生认知基础的制约,有些科学实验难以正常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合理筛选,对原有实验适度调整,理清实验教学目标。
  课堂上,有些实验适合小组操作,有些实验适合大组完成,教师要区别对待。如“把固体放到水里”的实验,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大组实验,先展示实验用的材料:水槽、塑料块、木块、石块、小刀、蜡烛、空瓶子、橡皮等,然后发动学生展開预测,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后,哪些会上浮?哪些会下沉?并给出预测理由。学生议论纷纷,石块、小刀会下沉,木块、塑料块、空瓶子会上浮,这是大多数学生的预测结果。在说预测理由时,学生大多从物体轻重、是不是空心、形状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分别将这些物体轻轻放入水槽中,谜底便逐一解开。教师紧接着组织学生对物体沉浮原因进行探讨,后续学习就会非常顺利。
  二、实施合理分工
  科学实验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实验时,要督促小组做好详细分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明白自己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具体分工时,要注意体现适合性原则,要善于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操作能力的差异科学分工,让每一个学生人尽其才,获得最佳实验体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中,教师将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分给各个小组,让小组合作制作一只小船,现场进行实验检测,看哪一个小组制作的小船载重量最大。实验开始后,小组长进行了详细分工,有的成员负责查阅资料,有的成员负责设计,有的成员负责捏制,还有的成员负责拼装,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学生实验井然有序,不时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则深入到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实验成果展示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各个小组制作的小船进行现场检测,并给出综合评价。因为小组分工明确,学生主动性高,各个小组都有比较出色的发挥,效果很好。
  三、注重实验假设
  假设是指学生实验前对相关实验展开的假定说明,它是帮助学生梳理已有认知的重要手段。学生根据学习经验展开多重实验假设,对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形成预设判断,对提升实验有效性有重要帮助。
  在教学“水在加热和冷却”时,教师给各个小组准备了实验材料: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等,重点研究将小塑料袋装满冷水,用橡皮筋扎紧,将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实验预测。学生大多预测小塑料袋会上浮,教师引导他们分析预测上浮的理由,他们的认识是:冷水被加热后,其体积开始增大,其浮力自然增加,所以会上浮。实验结果与预测基本符合,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
  教师让学生对实验进行预测,并给出一定理由支撑,这是对学生学习认知的确认和拓宽。学生根据认知积累展开预测,这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一般做法,能对已有认知进行强化和巩固,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冷弯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偏压荷载作用下,两种材料协同工作能力以及偏心率、混凝土强度、长细比及钢管厚度,对组合柱压弯承载力的影响。最后
“种子发芽实验”是比较经典的对比实验,对学生来说,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控制不变条件和改变条件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某些前概念让我大为惊讶,始料未及。
以3个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复杂岩土地基的勘察要点,并介绍了实例一如何钻探查明在岩溶区有大片非可溶性岩石、断层构造破碎带和溶洞、溶(槽)沟、溶蚀裂隙的分布情况;实例二如何钻探查明半座为暗山全风化砂岩,半座为暗山陡坡下的砂、圆砾及下卧软土夹层的分布情况;实例三如何钻探查明在滨海平原软土区软土夹层的分布情况。最后评价、取值、分层描述和选择经济合理的桩端持力层及基础方案,以及提出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重症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急性重症肝炎以急剧发病、黄疸迅速加深、内毒素血症、不同的神经精神障碍(肝性脑病Ⅱ度以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病情进展快、
课程资源开发的起点在哪儿?是教材的内容,还是学生的需要?这是科学教师常常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摘 要】“卷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内心需要,是学习者为解决问题而处于一种主动积极地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的状态,而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学生“消极等待”现象,被动地听或做。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及探究问题、材料和评价等维度进行探索,找寻行之有效的策略,让学生真正“卷入”探究,为儿童的成长服务。  【关键词】探究 消极等待 卷入  美国教育家兰本达提出: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