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过程”的魅力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uohu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3 — 0162 — 01
  
  提起电视纪实片,说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最能使人类相互沟通的媒体形式应当是当之无愧的。所谓电视纪实片,就是走进一段流动的生活进程,给人们提供一种真实,一种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个主题,一个观念,一种见解。由于其过程的精彩和记录的真实,常常具有重要的又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记录和推进作用。在纪实片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把握“过程”在纪实创作中至关重要,没有过程,就没有电视纪实片。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对“过程”进行仔细研究,为此,笔者就电视纪实片的创作谈点浅见。
  
  一、领悟过程的境界
  
  如果用文字来概括一段历史过程,常常可以用一句话、几个字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是,如果要用一句话、几个字做一部反映一段历史过程的电视纪实片,那显然是差之千里的。因为,电视纪实片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幕幕动人的生活情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因为,电视纪实片不是要让人们获得生活的概念,而是要人们真真实实地感受生活,经历人生。需要强调的是:电视纪实片不在于对什么事、什么人做出什么样的评价,而是在于如何真实地、形象地叙述那件事、那个人,让观众自己对其中意义、价值做出自己的评价和结论。要知道,交出结论,界定概念,并不是我们电视纪实片创作者的要务,而揭示结论产生的背景、原因及过程,让结论自然产生于每一位感受者的心中,才是创作者的追求。
  应该看到,我国电视纪实片的创作在大范围内存在着误区。误区的存在,与电视专题片和电视纪实片两概念被长期混淆有着直接的关系。
  什么是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片只是我国所独有,最早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美国和苏维埃的电视工作者来到根据地拍摄了一些反映抗日的作品,主要形式是画面加解说。这使得专题片的模式在我国电视工作者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专题片和电视纪实片在表现上的区别归纳起来主要是,电视专题片一般在解说词中直抒主题,而电视纪实片的主题并不直接在片中出现,而让观众在看的过程中自己去领悟。只有明确了这一理念,我们在创作中才能把握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纪实片创作,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习惯于用文字的概括代替形象化的叙述,似乎摄像机所面对的生活都已定性,不是正在发生;似乎电视纪实创作者的任务,不是纪录生活,而在于概括生活,对人生做结论。因此,澄清理念,使创作与国际接轨,是今天的当务之急。
  
  二、牢记过程与真实的关系
  
  什么是真实?人们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的判断——认为真实,需要结合各种经验,做出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真实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传播的目的是最终要人们接受。也就是说,不仅需要此事真实无误,还需要获得真实无误的效果。从接受的角度看,确有其事是一回事,确信此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当人们在屏幕看到的劳模,只有不知疲倦地工作,没有随心所欲的休息;只有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种种曲折,尽管意义也很明确,但观众接受的效果并不好,充其量我们不过塑造了一座没有人气的雕像而已。
  电视纪实性节目,对历史的真实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少年来,人们谈论最多的也是关于纪实片的真实性问题。应该说,真实是电视纪实节目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仅为了使节目好看一些,而编造和摆拍“过程”的没有社会历史责任的人,当然是连做电视纪实片的资格都没有的。
  
  三、区分过程与过程的表现
  
  过程与过程的表现,有着两种不同的内涵。“过程”通常的意义是指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或一系列措施的实行。过程的表现却有着不可回避的主观性。确切地说,是主观对客观的认知和反映,是对客观内容的加工和选择。所谓过程的表现可简单地概括为,在任何活动的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中,选择那些最有表征性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借助于观众的联想和想象,连结成一条“过程”线,使人们通过这些点,感受到整个活动发展,变化,流动的全貌,最终获得某种连续活动的真实感受。
  这些瞬间点,虽然无法涵盖“过程”的全貌,却能通过感受者的主观参与,借助于经验,营造出“过程”的全貌。因此,要知道生活的“过程”和纪实片对“过程”的表现,其意义上有着严格的区别。如何更好地选取“过程”中的有表现性的点,是我们电视纪实创作者的必备功夫。中国传媒大学的朱羽君教授曾十分凝练地说过五个字:“过程即内容”。朱羽君教授是一个强烈的“过程”的倡导者,她提倡用过程来结构各类电视节目。因为纪实是最有活力最具现代感的传播形式。过程对于电视纪实片来说更是一条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其他文献
摘 要:达斡尔族民间发展文化现状,大体概括为空前繁荣,文化情结高涨,研读热情高涨,但是,文化建设目标不确定,可塑内容不确定,队伍不确定,同时存在着传统本真定位难,文化价值评估难,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把握难,作品创作难等问题。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间文化;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05 — 03  达斡尔民间文化,是我
[摘 要]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彻底解决目前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德育目标,必须树立大德育思想,构建在党委统一领导布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具体实施的德育管理新体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泰山学院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构建形成了德育系统工程,不断凝聚德育的强大合力,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大德育体系;大
摘 要:当前行政村规模普遍过大,村民之间利益关联度不高,村民自治难以落地。清远市通过行政与自治分离,将村委会下沉到利益关联性更强的自然村,缩小自治规模,将自然村作为自治基本单元,促进了自治有效运转,激活了村庄内生动力。同时,村委会下沉也面临行政成本增加、新旧体制衔接不畅和新的治理体制构建不足等不容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村委会下沉;自然村;自治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74年,17岁的西丽·娜沙特来到了洛杉矶学习艺术。5年后,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她与家乡失去了联系。等到她再一次踏上故土已是1990年。那一次的返乡之旅对她触动非常大,儿时记忆里的伊朗虽然由国王统治,但却是个开放多元的世俗社会,人们有选择宗教的自由,而眼前的这片土地已由神权政体替代,人们被迫遵循严苛的伊斯兰教法,尤其是妇女们都被迫戴上了头巾和黑纱,“有点类似你们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娜沙特在访谈中
[摘 要]回顾历史,邓小平和以他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领导和方向的保障、道路模式、动力源泉和理论依据,为中国梦的实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17 — 02  习近平在全国总工会讲话时提出“从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
数学百草园  作者:丘成桐  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数学与人文》丛书第21辑,旨在贯彻“让数学成为国人文化的一部分”,展示数学丰富多彩的方面。“真知灼见”栏目讲述了数学之美;“大师访谈”栏目汇集了对3位当代数学大师的访谈;“数学沉思”栏目以作者亲身经历告诉年轻学子树立崇高理想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数学星空”栏目收录了纪念龚异和陆啟铿教授的文章;“数海钩沉”栏目描写了数学家格利森、黎曼、段
[摘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营造和建设低碳校园生活,对低碳校园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营造低碳生活,建设低碳校园生活,对低碳校园建设具有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低碳;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6 — 0126 — 02    全球气候变暖是
[摘 要]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新规使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得到较大完善,但其仍然在程序设置、权责分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加以弥补,学术和实务界广泛探讨和实践了检察机关同步监督制度。但同步监督理论的法律基础并不牢固,完善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应当综合考量、重新配置各机关的权责划分与程序,才能收获立法统一与司法效率。  [关键词]暂予监外执行;检察机关;同步监督;法律监督权  [中图分类号
足球滚过门线,只用了不到两秒的时间。  5月26日,英国温布利大球场,欧冠决赛进行到89分钟,之前浪费了两次单刀机会的罗本接队友传球,晃过两名防守队员,一脚巧射,足球缓缓地滚进网窝,完成了对多特蒙德的绝杀,帮助拜仁慕尼黑捧起了“大耳朵杯”。  对29岁的罗本来说,绝不仅一个进球那么简单。  罗本可以从此走出长达3年的低谷,撕碎围绕在他身上的类似“软脚蟹”、“千年老二”这般羞辱性质的称呼,甚至完成整
12月21日,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29位的富豪、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卢志强向复旦大学捐赠7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复旦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努力。这无疑是今年最大一笔捐向中国大学的善款。  而在去年,潘石屹、张欣夫妇和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分别向哈佛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和3.5亿美元,分别创下了国内和国际大学捐赠善款金额纪录。不过,这两笔捐赠都与中国大学无关。  无论是向美国大学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