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辨析策略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腔黏膜病是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在临床工作中,口腔黏膜病常表现为不典型损害或伴有全身损害等情况,再加上其更迭、重叠和共存的特性,口腔黏膜病的诊断常是临床难题。因此,本文提出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辨析策略:根据全面的病史采集和详细的临床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手段,充分利用文献、指南和共识,借助多学科专家会诊的模式,做到高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髁突囊样变的锥形束CT、螺旋CT、MRI及核素骨显像影像学特点,为其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锥形束CT影像检查发现髁突囊样变并进行螺旋CT、MRI检查和核素骨显像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33.9±12.5)岁(16~65岁)。分析髁突囊样变在锥形束CT、螺旋CT、MRI影像及核素骨显像的特点,根据囊样变表面骨质是否有缺损,分为A型和B型;根据囊样变是否伴髁突骨髓水肿样病变(bonemarr
目的探讨含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的脱敏剂对不同粘接模式下通用型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为脱敏处理后粘接剂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阻生而拔除的第三磨牙60颗(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将4颗牙制备为1mm厚牙本质片,1%柠檬酸处理建立牙本质敏感模型,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脱敏牙膏A和B组(分别用含HA的脱敏牙膏Biorepair和DontodentSensitive处理)、脱敏糊剂组(HA糊剂处理)(每组2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表面形貌。剩余牙暴露冠中部牙本
目的对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hypohidroticectodermaldysplasia,HED)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及致病性分析,为HED患者的基因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HED的患儿及其家系成员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行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检测基因突变,进行罕见变异位点筛选,并对筛选出的突变进行生物信息学功能预测。结果共收集到4例HED患者,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并筛
目的检测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OKC)是否存在SMO基因突变,进一步完善对OKC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OKC患者,10例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性OKC(女性4例,男性6例),20例为散发性OKC(女性7例,男性13例)。采集患者的病变组织,分离衬里上皮和纤维间质,采用Sanger测序法分别检测上皮与间质DNA中SMO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测发现3个SMO基因突变位点,即1例综合征性OKC携带
发生于颌骨的成骨细胞瘤较少见,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因复发率高、可发生恶性转化以及缺乏特异性检测指标,临床病理诊断较难。本文报道1例成骨细胞瘤的病史、影像学和病理检测特点,并提出成骨细胞瘤进化发育假说,以期丰富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期刊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complex,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其特征是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和受累器官发生良性肿瘤。颌骨纤维性病变可为TSC的表型之一,本文报道1例因下颌骨牙源性纤维瘤就诊的TSC患者。
期刊
本文报告3例因牙内陷导致严重根尖周病变的上颌侧切牙,包括OehlersⅢa型1例及OehlersⅢb型2例。针对不同的牙内陷类型,分别采用显微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的方法,使用不同生物陶瓷材料与不同的充填方法进行根管充填。3例OehlersⅢ型牙内陷合并根尖周病变治疗完成后的术后随访显示患牙根尖周病变愈合良好。
期刊
低位咬合是指牙齿在主动萌出后保持静止,而相邻牙齿持续萌出,随着骨骼的生长,牙齿面低于平面的现象。低位咬合最常见于儿童,以下颌第二乳磨牙多发。牙齿发生低位咬合的年龄越早,其导致的咬合问题越严重。本文从第二乳磨牙低位咬合的病因和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第二乳磨牙低位咬合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nerveinjury,PNI)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身心健康,并且损伤后的修复在临床上仍面临巨大挑战,PNI与再生修复研究是当今各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细胞疗法在组织再生与修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施万细胞是周围神经修复的理想细胞,但来源有限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牙髓干细胞来源于神经嵴,为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本文就牙髓干细胞修复PNI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二维黑磷具备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出色的光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生物降解性。近年研究显示,二维黑磷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稳定的载药和光控调节缓释药物功能、优异的抗菌活性和促血管和神经再生能力,因此在口腔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二维黑磷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二维黑磷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