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碳纳米管微焦点电子源研究

来源 :真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zhuang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场发射的新型微焦点电子源技术.利用激光烧蚀镍金属表面使内部未氧化的镍金属熔化喷出暴露于基底表面,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出直径约为350μm的半球壳型碳纳米管薄膜阴极.场发射测试表明,电子源具有低开启电场(<1V/μm)、高发射电流(可达1A/cm2)和高压强发射稳定等特点.通过复合石墨烯和750℃真空高温退火,高压强发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该工作提供了一种制备强流微尺度场发射阴极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采用亚硫酸钠对腐植酸进行磺化改性,磺化腐植酸(SHA)与羧甲基胍胶(CMGG)混合后,加入有机锆交联形成新型耐温耐盐型压裂液凝胶(SHA/CMGG),并研究了压裂液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SHA/CMGG凝胶比CMGG凝胶具有更好的黏弹性和悬砂能力,其中添加量0.3%SHA/CMGG压裂液性能最好,平均沉降速度为0.32 mm/min.由于磺酸根的引入,SHA/CMGG表现了优异的耐盐性,1%外加盐浓度下表观黏度下降率为50%.同时0.3%SHA/CMGG压裂液表现出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在140℃和170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不同HPV亚型分布及多重感染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病理科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Ⅲ级及宫颈癌的四川地区病例384例,其中CINⅠ、CINⅡ、CINⅢ分别为77、50、166例,宫颈癌91例.运用返向点杂交法检测其HPV感染情况,统计不同HPV亚型在CIN及宫颈癌中的分布及多重感染情况.结果 384例患者总的HPV感染率为95.80%,各组病变均以高危型感染为主.高危型HPV在CINⅠ、CINⅡ、CINⅢ及
目的 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细菌培养鉴定计算感染率,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合并组、未合并组,分析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45例(40.54%),未合并肺部感染66例(59.46%);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中共分离出89株病原菌,其中51株(57.30%)为革兰阴性菌,35株(39.33%)为革
目的 探讨二联药物辅助治疗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 91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药组(n=46)和单药组(n=45),单药组采用膝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并于术后向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l),双药组在单药组基础上追用复方倍他米松(1 ml),比较两组连续治疗5周后的临床疗效优良率、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双药组优良率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及VAS评分均较
通过磁控溅射氧化锌陶瓷靶材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ZnO薄膜,研究了溅射功率、溅射气压以及基片温度对ZnO薄膜相结构、禁带宽度及光学性能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薄膜相结构,使用台阶仪测试薄膜厚度,采用薄膜测试仪测试薄膜的透过率,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薄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条件下均形成具有(002)择优取向的ZnO薄膜;工艺参数主要对薄膜的透过率造成影响;溅射功率的大小影响生成薄膜的完整性.
目的 分析三种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UUC)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350例UUC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体外组[n=220,体外冲击碎石术(ESWL)]、激光组[n=96,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URHL)]和肾镜组[n=34,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比较三组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术后不良事件与结石复发率.结果 体外组手术用时、失血量、住院耗时、治疗费用小于激光组与肾镜组(P1.5cm的结石清除率均高于体外组(P0.05).体外组与激光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肾镜组,激光组与肾镜组结石复发率均
目的 基于Rho/ROCK通路观察盐酸小檗碱干预心肌肥厚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较低剂量组、较高剂量组各10只,模型组、较低剂量组、较高剂量组大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较低剂量组、较高剂量组5 mg/kg、10 mg/kg盐酸小檗碱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干预2周后观察大鼠变化.每只大鼠在基线、建模后以及灌胃2周后采集左室短轴二维超声图像,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及心肌间质纤维化改变,并检测组织中Rho/ROCK信号通路因
目的 探讨肝脏泡型包虫病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肝包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最佳临界值;根据该临界值将210例患者分为低RDW组126例与高RDW组8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有无坏死、术前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
泡沫压裂液经济适用性强,且能满足煤层压裂施工的性能要求.其中气相为CO2的泡沫流体还兼具助甲烷解吸的效果,但CO2泡沫流体制备复杂,难以进行室内评价,不含聚合物的CO2泡沫稳定性又差.针对CO2泡沫流体的问题,提出了在非密闭条件下制备CO2泡沫,并引入复合稳泡剂,形成了一套低伤害CO2泡沫压裂液体系.通过实验确定了复合稳泡剂的最佳使用浓度为0.46%~0.90%,其中液膜型稳泡剂与界面型稳泡剂的比例为2:1~20:3.考察了CO2泡沫压裂液体系基本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具备优良的黏土防膨性能、煤粉分散性能
本文总结了用于真空微波电子器件的浸渍阴极的蒸发规律,通过分析提出了浸渍阴极预处理工艺,建立了超高真空装置.在超高真空环境下,将浸渍阴极灯丝加热,使阴极温度升高到1100~1200℃,保持1~200h(温度和时间依不同微波管型而定).预处理工艺解决了浸渍阴极发射与蒸发的矛盾,现已建立数十台、几十个工位的浸渍阴极预处理设备,大大提高了微波真空电子器件中电子枪的绝缘性能,减小了栅发射.浸渍阴极预处理工艺还可以加速检验热子的可靠性,从而避免微波器件在使用过程中才发现热子短路、热子缺陷及热子焊接点不牢等因素造成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