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作为城市建设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镇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大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关系到我国城市建设的整体情况。本文通过对优化行车间隔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实例对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进方法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行车间隔;换乘站;大客流处置
中图分类号:U23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01
据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现有的人口数量可达14亿左右,且占据世界人口总量的19%,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高度向城市集中,为城市的交通轨道建设带来了较大困难和挑战,如何协调好人口与城市交通建设的关系已成为当代城镇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优化行车间隔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以实例的形式对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量的处置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优化行车间隔的必要性
车辆的运营组织是城镇轨道交通运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着我国交通运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于保障城镇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客流的需求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沿线各段的行车间隔可以提高我国城镇交通服务的针对性与高效性,并通过改善交通轨道运营的服务质量可以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有效地缓解城镇交通的压力,另一方面,对行车间隔进行有效地分析并优化,不仅可以使相关轨道运营部门获得准确的车辆行驶信息,同时对于有效解决类似换乘站大流量的城市交通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二、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方法
1.客流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准确地获取客流信息,并对相关的客流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处理是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主要方法。所谓客流信息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一段运输线路段在特定方向上的旅客流动的具体信息,包括了旅客的流量,流向以及流时等具体要素,对客流信息的全面了解不仅对于规划城市整体运输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配置客运站站点设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相关运输部门应该对特定时间内,城市某一路段的总客流量进行具体的了解,并结合该路段内的具体交通运输情况,制定有利于解决其大客流突发情况的预案,本着“防大于治”的城市交通治理原则,有效地避免城市大客流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客流流量在特定路程内的分布方向是均衡的,但客流的流时即客流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同一路段不同时间以及不同路段同一时间内的客流分别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正确制定出大客流问题的预案以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2.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是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必要手段。首先,城市交通运输部门应该对城市的地铁、市郊铁路与常见公交和快速公交等多方面的城市交通运输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针对不同时间段内具体的客流流量进行分析,并对客流量较高的时间段与路段进行相应的了解,从而建立全面的应急联动机制,以防止由于突发的大客流情况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例如,在对A市的B-C路段的客流量进行调查时,A市的运输部门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不同时间内经过该路段的具体客流量进行分析得出,在每天的8:00am-9:00am以及5:00pm-6:00pm内的B-C路段的客流量最多,且在每个月的10-12号左右,该路段经常出现大客流的情况,使城市交通出现了严重的拥堵现象,为此,该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在原来所开放的部分公交路线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一条公交运输路线,用以缓解该路段的交通运输压力,并在该路段内的部分公交站内对下一车次的发行时间与到达时间进行电子标注,从而使响应时间段内的人们可以详细了解公交车的具体到达时间,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该路段的大客流问题。
3.优化地面公交线路
建立公交接驳机制、加快公交接驳场站的建设工作并合理优化地面公交线路是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公交接驳机制与场站的建设可以较好地实现公交车辆的无缝连接,即通过缩短同一线路中两辆公交车到达站点的间隔时间,来提高运载旅客的速度,从而解决车站的大流量情况所带来的相关交通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城市具体的交通运输情况,可以开设与地铁运行线路相一致的公交运输线路,并加强合理选择城镇运输工具的宣传工作,从而使乘客有可能地选择公交出行,进而缓解城市地铁的运力与运量的矛盾[2]。
4.应急资源的保障
做好应急资源的保障措施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重要办法,一方面,切实完善应急资源可以有效地避免由大客流情况而引发的一些列问题,从而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应急资源的建设工作对于保证交通运输轨道的正常运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H市在应急资源的保障工作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该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通过在全市内各个地铁站、公交站内设置相应的电子监控设备,并通过其子部门对不同路段内的公交换乘站的客流流量具体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大流量的交通问题,相关路段管理部门则启用应急管理措施,在有效避免了交通拥堵的同时,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結论
本文通过对优化行车间隔的必要性进行具体分析,并从客流信息的获取预处理、完善交预案与建立联动机制、优化地面公交线路以及保障应急资源等方面为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方法提供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可见,未来加强基于行车交个协调调整下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方法的研究力度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丁蕾.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预警及应对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2]黄建玲.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作者简介:张文心(1987-),女,陕西西安人,助教,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关键词:行车间隔;换乘站;大客流处置
中图分类号:U23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01
据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现有的人口数量可达14亿左右,且占据世界人口总量的19%,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高度向城市集中,为城市的交通轨道建设带来了较大困难和挑战,如何协调好人口与城市交通建设的关系已成为当代城镇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优化行车间隔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以实例的形式对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量的处置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优化行车间隔的必要性
车辆的运营组织是城镇轨道交通运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着我国交通运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于保障城镇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客流的需求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沿线各段的行车间隔可以提高我国城镇交通服务的针对性与高效性,并通过改善交通轨道运营的服务质量可以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有效地缓解城镇交通的压力,另一方面,对行车间隔进行有效地分析并优化,不仅可以使相关轨道运营部门获得准确的车辆行驶信息,同时对于有效解决类似换乘站大流量的城市交通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二、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方法
1.客流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准确地获取客流信息,并对相关的客流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处理是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主要方法。所谓客流信息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一段运输线路段在特定方向上的旅客流动的具体信息,包括了旅客的流量,流向以及流时等具体要素,对客流信息的全面了解不仅对于规划城市整体运输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配置客运站站点设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相关运输部门应该对特定时间内,城市某一路段的总客流量进行具体的了解,并结合该路段内的具体交通运输情况,制定有利于解决其大客流突发情况的预案,本着“防大于治”的城市交通治理原则,有效地避免城市大客流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客流流量在特定路程内的分布方向是均衡的,但客流的流时即客流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同一路段不同时间以及不同路段同一时间内的客流分别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正确制定出大客流问题的预案以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2.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是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必要手段。首先,城市交通运输部门应该对城市的地铁、市郊铁路与常见公交和快速公交等多方面的城市交通运输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针对不同时间段内具体的客流流量进行分析,并对客流量较高的时间段与路段进行相应的了解,从而建立全面的应急联动机制,以防止由于突发的大客流情况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例如,在对A市的B-C路段的客流量进行调查时,A市的运输部门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不同时间内经过该路段的具体客流量进行分析得出,在每天的8:00am-9:00am以及5:00pm-6:00pm内的B-C路段的客流量最多,且在每个月的10-12号左右,该路段经常出现大客流的情况,使城市交通出现了严重的拥堵现象,为此,该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在原来所开放的部分公交路线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一条公交运输路线,用以缓解该路段的交通运输压力,并在该路段内的部分公交站内对下一车次的发行时间与到达时间进行电子标注,从而使响应时间段内的人们可以详细了解公交车的具体到达时间,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该路段的大客流问题。
3.优化地面公交线路
建立公交接驳机制、加快公交接驳场站的建设工作并合理优化地面公交线路是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公交接驳机制与场站的建设可以较好地实现公交车辆的无缝连接,即通过缩短同一线路中两辆公交车到达站点的间隔时间,来提高运载旅客的速度,从而解决车站的大流量情况所带来的相关交通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城市具体的交通运输情况,可以开设与地铁运行线路相一致的公交运输线路,并加强合理选择城镇运输工具的宣传工作,从而使乘客有可能地选择公交出行,进而缓解城市地铁的运力与运量的矛盾[2]。
4.应急资源的保障
做好应急资源的保障措施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重要办法,一方面,切实完善应急资源可以有效地避免由大客流情况而引发的一些列问题,从而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应急资源的建设工作对于保证交通运输轨道的正常运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H市在应急资源的保障工作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该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通过在全市内各个地铁站、公交站内设置相应的电子监控设备,并通过其子部门对不同路段内的公交换乘站的客流流量具体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大流量的交通问题,相关路段管理部门则启用应急管理措施,在有效避免了交通拥堵的同时,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結论
本文通过对优化行车间隔的必要性进行具体分析,并从客流信息的获取预处理、完善交预案与建立联动机制、优化地面公交线路以及保障应急资源等方面为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的方法提供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可见,未来加强基于行车交个协调调整下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方法的研究力度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丁蕾.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预警及应对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2]黄建玲.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作者简介:张文心(1987-),女,陕西西安人,助教,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