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到底为谁服务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35-01
  艺术产生于普通大众文化,其应该为提高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文化世界服务,使其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艺术与人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物,有着无限发展的趋势,而且在整个社会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艺术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艺术的欣赏则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的发现和寻找,是观赏者、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
  之前,看过很多展览,看了那些作品,觉得很美,可以给自己一些触动和借鉴。可是,发现很多作品,变得莫名其妙的天马行空,不美甚至有一种“我是艺术家,即使放个空瓶子在艺术馆也是艺术品”的感觉。不禁让我产生一个很大的疑问,当代一些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到底是给谁看的?或者说它的社会价值在哪里?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艺术品纵然也是,如陶器,壁画,绢画,汉石刻,唐人物画,宋工笔花鸟,最初都是给统治者看的,用以墓葬、装饰和贵族欣赏。普通老百姓参与制造,部分手工艺品也是针对他们设计的,多数老百姓消费不起。中国到了宋朝之后,手工业发达了,才有了以老百姓为服务主体的陶瓷、团扇、绘画等。
  西方艺术品,如埃及壁画、伊特鲁利亚壁画、希腊陶罐、中世纪马赛克壁画,最初都也都是给统治者(埃及的法老、希腊的公民、中世纪的宗教)服务的。普通老百姓也参与制造,但大部分老百姓消费不起。这里面,只有宗教艺术,如佛像,教堂,是以老百姓为主要目标受众的。到了16世纪之后,欧洲逐渐发达,有弗兰德斯画派发展出以市民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风俗画、静物画,拿回去挂在墙上供自己欣赏。
  中国画家比较幸福些,因为许多文人画家不忧生计,从宋朝后就可以做文人画写意山水,彼此酬答。欧洲画家则普遍到17世纪之后,才慢慢摆脱约稿委托制度,到18世纪才有艺术市场。中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既有普通的画匠,以老百姓为目标受众创作年画、人物画、行乐图,也有林风眠、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这些融汇古今、自创一格的大画家。欧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既有大批为市民创作画像的画家,也有毕加索、马蒂斯、杜尚这样开天辟地的神人。
  艺术品起初是被有产阶级收藏的,逐渐才普及到民间。到如今,有些艺术品,是给偏好古典者看的;有些艺术品是给相对有些艺术修养的看的。有些艺术品比如街头广告,是指定给普罗大众看的;有些艺术品比如某些主题双年展,则是特定给艺术爱好者看的。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和普通人都能欣赏,但是两类人欣赏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有时候艺术家觉得好的作品,普通人不觉得好,反之亦然。但是两者都有自己的理由和理论。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果自己是作为艺术家欣赏作品,那么就从艺术家应有的专业角度去评价;如果自己是一个普通欣赏者,那么如果某个作品艺术家说好,你却不明白好在何处的时候,你要知道,他们有他们的道理,只是你不懂而已。你所能做的,就是说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慎说一个艺术家或一个作品好或者不好。
  每件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都不同。有讽刺社会问题给普通民众及政府看的,例如Banksy的涂鸦。有突破传统艺术界限给艺术圈看的,例如杜尚的小便池。正如当代有些艺术家创作纯粹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不祈求其他人能看懂的。
  艺术没有贵贱,没有高低,毕加索的画是艺术,乡下老农挥舞镰刀割麦子也是艺术,看不懂的艺术的其实是因为它缺少了本质的东西,一种触动你内心的东西,这种东西,我们称为艺术,当然有时候你生活的环境和作者不同,你所能理解的也就不同,甚至你完全不能理解,比如老农看毕加索,这是环境的区别,还有就是你所谓的看不懂展厅,那必定是那些所谓的艺术不能带给你内心的震撼,和环境不同。
  正如最开始我一直以为,艺术永远得首先服务于他它的创作者,需要指出的是,“首先服务”并不意味着“艺术的创作者是艺术作品的最大受益者”。这里的“首先服务”是指艺术作品的产生必然是首先服务于满足艺术创作者的某种需求,物质需求或精神需求。而决不是首先“为人民服务”或“为某个阶级服务”。这也符合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比如,大部分的职业艺术创作者,他们的艺术创作,首先是为了解决自我的“吃饭或谋生问题”,你创造不出市场需要的作品,不好意思,你要饿肚子的。这时可能有人回问:“还有很多艺术家是清高的啊,他们视金钱如粪土,比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多明星参加义演啊。他们都是为了钱吗?”不要激动,我承认这些现象的存在,但是,这些现象与我的观点并不矛盾而且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诚然,他们不是为了钱,但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精神需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写诗,首先也是为了他们自己:1.服务于内心痛苦的宣泄;2.服务于精神自慰:看吧,老百姓受苦受难,都是因为老子郁郁不得志啊!再比如很多明星搞义演,从鼓励的角度,我们说他们是“无私”的,但他们要是天天义演,那不饿死了?就算他们的动机是真的为人民服务的,为“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服务的,那么,他的创作也首先是为了自我虚荣心的满足:看,俺有能力义演,俺是是人民艺术家~~~。另外,适当义演,也可以“维持知名度”撒。又比如,现在网上韩日流行片,但是处于语言上的障碍,很多网友大呼不爽,于是乎很多精通韩语日语的人就自告奋勇不辞劳苦的把这些片子加上中文字幕,无偿的传到网上,一般无利可图,但他们却又乐此不疲,当作何解释呢?实质上是为了一种精神上的成就感:哈哈,很多网友都在看我加工后的作品啊,这外语没白学!其次,艺术为特定的需求者而服务,我不认为艺术是有阶级性的,但认为艺术具有群体性。而且,这些“特定需求者”往往是艺术作品的最大受益者。古代宫廷贵族的生活中,笙歌艳舞是必不可少的艺术,但是吹萧的唱歌的跳舞的在创作,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吧?他们是为了“混口饭吃”“避免龙颜大怒而命不保”,但是这里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贵族们;屈原李白们的艺术作品,服务于同样不得志的人群或文学爱好者和劳苦大众,这些人在诵读屈原李白们的作品的过程中,适度浇开了胸中的块垒;宗教文化首先服务于传教士,但是教徒的精神麻醉而带来的痛苦的减少似乎使他们成为宗教艺术的最大受益者;色情艺术服务于某些猎奇群体;哲学作品满足于一些自命清高与种不同的群体。
  总之,艺术为特定需求者服务,换句话说,也就是为那些能够满足艺术创作者的物质或精神需求的群体,在此就不举例赘言了。
  作者简介:谭薇(1985-),女,汉,湖南湘潭,研究生,自由工作者,油画创作。
其他文献
摘要:哲学家Ludwig Wittgenstein说过:“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可以说一种语言体现着一种文化,语言蕴含着文化深层次的奥秘。并且文化制约着语言,语言也影响文化。现代生活中大众文化占主导地位,大众文化的思想理念、文化特征逐渐渗透到语言中,而语言在这种思想文化的改变下也有了变化。新词语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即是如此。  关键词:大众文化;新词新语;双向助力  中图分类号:H1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作为人民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严格要求,努力培养新一代,还要经常进行反思。尤其在新时期对教师提出更多新的要求的情况下,教师更要反思,对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高中生物教师身负艰巨的教学任务,因此,对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高中生物教师的反思也颇具意义。做什么事情都要与反思结合起来,这样在做中才能积累经验,在思中才能有新的发现。教学工作本就非简单的对知识点讲解,
心理健康程度会在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注重.但就实际状况而言,我国中小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相融合的方式,采取多种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自我潜力开发的目标。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为例,简要探析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一、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创设良好教学环境  高中课堂中,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的关系十分密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经济、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该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相悖于传统教学模式,现行的教师教学评价是否还能够继续沿用,
从分析电力企业的基本特点入手,阐述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
高中体育这门学科一直被争议很大,因为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很多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于理论科目更为重视,体育的训练往往就容易被忽视。到底应该怎样改进现在的体育教学?而我们的体育教学又应当注意什么呢?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值得注意的地方。  根据我们的调查反映,现在的学生虽然吃得好,但是却普遍体质很差。有一大部分学生并不愿意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首先他们不习惯流汗的感觉,觉得跑步让他们感到疲惫。随着现在生活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造影剂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不适反应以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室内
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现实、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在体操教学中发现,一些同学存在着消极、被动型的心理和胆怯、恐惧型的心理,影响了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