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支撑喉镜辅助治疗难治性扁桃体术后出血

来源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591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用可调式支撑喉镜辅助治疗由常规开口器难以处理的扁桃体术后出血,为临床提供更便捷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11例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患者,因出血点暴露不清,改以可调式支撑喉镜辅助查找出血点并进行止血.结果 可调式支撑喉镜视野清晰,充分地暴露隐蔽而深在的出血点,可快速止血,明显缩短在院观察时间.结论 可调式支撑喉镜用来辅助查找扁桃体术后出血点是可靠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位置移深、出血点暴露不清的扁桃体创面出血,为治疗扁桃体术后出血提供可选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喉癌组织中转录活性因子4(ATF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二者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取60例喉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TF4和VEGF,采用D2-40标记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分析癌组织中ATF4和VEGF表达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喉癌组织中ATF4、VEGF与微淋巴管密度(LMD)之间的相关性.患者均随访3年,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不同ATF4、VEGF
目的探讨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153例UC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9例)、中度组(65例)、重度组(39例),根据黏膜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活动期组(91例)和缓解期组(62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好转组(106例)和未好转组(47例),另选择8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MUC1、sTRE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UC1、s
手术结合化疗是卵巢上皮性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以R0为目标的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个体化的化疗方案的应用,使得部分患者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晚期患者的耐药与复发仍然是困扰广大临床医师与科研工作者的难题,而化疗耐药因其病因不清、机制复杂,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和热点.近年来围绕此问题开展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卵巢癌耐药的机制研究主要包括药物转运、药物代谢、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表观遗传学改变等,细胞自噬、肿瘤代谢、肿瘤微环境及肿瘤干细胞等在卵巢癌耐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耐药机制的靶向药物治疗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初步探讨其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224例,根据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卒中组、中重度卒中组;根据脑梗死患者入院7 d内病情是否进展,分为非进展组与进展组;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三型:广泛代谢型(EM型,酶活性为较高水平,即*1/*1)、中间代谢型(IM型,酶活性趋于中间水平,即*1/*2或*1/*3)、弱代谢型(PM型,酶活性为较低水平,即*2/*2,*2/*3和*3/*3).比较不同组的基
目的 观察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明确肠道菌群与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关系.方法 初诊癫痫患儿(癫痫组)根据抗癫痫治疗(6月)效果分为药物难治(癫痫发作减少≤50%)组和药物反应(癫痫发作减少>50%)组,另选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癫痫患儿治疗前后及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通过16 s核糖体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果 治疗前,癫痫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比较,P均<0.05;药物难治组与药物反应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比较,P均<0.05.药物难治组治疗前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高于药物反应
外阴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早期外阴癌预后好,而晚期和复发性外阴癌则治疗效果不佳.外阴癌主要转移途径是通过局部浸润和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最先从外阴病灶流向腹股沟区.因此,对于早期外阴癌,主要治疗方法是原发性外阴肿瘤及腹股沟区淋巴结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的状态是预测复发及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决定是否需要增加辅助治疗.腹股沟区的手术很重要,但是各种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妇科医生也在不断改进手术方式.本文就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手术改进和创新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血清微小RNA(miRNA)-23a-3p、miR-29a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肾癌患者为肾癌组,另选取同期52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技术检测血清miR-23a-3p、miR-29a,比较肾癌组和对照组血清miR-23a-3p、miR-29a表达,分析血清miR-23a-3p、miR-29a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3a-3p、miR-29a表达对肾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肾癌组血清miR-23a-3p、miR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射频消融术(RFA)术后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TACE或RFA术后发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4例,经病原学检查明确发热原因。收集所有患者基本临床资料、肿瘤相关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COPD)、HBV感染、酒精肝,肿瘤相关资料包括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TNM分期、肿瘤数量、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PCT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5b、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55例宫颈癌患者(研究组),同时选取1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5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DCLK1,并分析两指标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miR-15b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血清DCLK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血清miR-15b、DCLK1水平均与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
目的通过帕累托图分析,确定我院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每名医师每月100张中成药处方数量,抽取2019年全院29名具有中成药处方权医师的共计348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并对其进行中成药合理使用评价,使用帕累托图对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门诊中成药处方3480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4479张,处方合格率为87.13%。4479张不合理处方中共计不合理用药情况5465条,涉及10个类别,通过分析确定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遴选的药品不适宜3种不合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