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卒中的预测价值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MR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再发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前瞻性纳入37例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均行MR常规序列、ASL检查,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终点事件为1年期再发缺血事件;根据随访结果 ,将患者分为再发缺血事件组和无缺血事件组.根据ASL上动脉穿行伪影(ATA)的出现情况,进行了ATA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的半定量评分,以反映患者侧支循环是否丰富,评分越低,代表侧支循环建立越好,同时进行了DWI ASPECTS;收集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采用χ2检验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关键指标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中,DWI阳性患者19例,阴性患者18例;ATA阳性患者30例,阴性患者7例,在ATA阳性患者,ATA ASPECTS中位数2分,四分位间距1~4分.经过1年随访,7例发生了缺血性事件.通过组间比较发现DWI ASPECTS无显著统计学差异(t=1.476,P=0.187),无缺血事件组ATA ASPECTS显著低于缺血性事件组(t=-6.174,P<0.001).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经过DWI ASPECTS校正,发现ATA ASPECTS是再发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OR,3.114;95%CI,1.456~6.659;P=0.003).结论 ATA ASPECTS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的半定量评分,可能筛选出再发卒中的高危患者,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和管理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界线的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土地、进城务工,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的支持和作出了不可替代
劳动关系属于各类社会关系当中最为基础性的关系,对于劳动关系的探讨与研究属于社会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我国进行了市场经济的模式改造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