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程实例探析现代商住楼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商住楼建筑转换层结构跨度和截面尺寸大,且混凝土通常采用高强度混凝土,钢筋含量非常高,施工难度大。因此,转换层结构施工应事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精心组织施工,才能达到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 商住楼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2005m2,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地面一、二层为商场、三层为公共用房, 四至十八层为住宅楼。结构形式为负一层至二层为大跨度框剪结构,三层(标高+9.6m)为暗梁厚板式转换层,转换层以上为框剪结构。暗梁式转换层机构平面呈弧形;转换层板厚1.4m,暗梁截面为1450×1400mm、1400×1400mm, 砼强度等级为C40。以上数据给我们提出了三个需要解决的施工问题:①转换层大梁模板的支承;②大配筋粱的钢筋组装;⑦大体积砼的裂缝控制。
  
  二、结构转换层大梁模板的支承方案选择与布置
  (1)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1)一次性支模。转换层底模板的支撑需要从转换层底一直支撑到底层地面或地下室底板,这种方案需要准备大量的模板支撑材料;2)荷载传递法支撑。将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由若干层楼板共同承担,支撑楼板的数量应通过计算来确定;3)叠合浇筑法支撑。利用叠合原理将转换层分2次或3次浇筑叠合成型。这种方案利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板支撑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以此类推。支撑系统只考虑承受第一次的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可减小下部钢管支撑的负荷、减少大量周转材料。施工时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以保证转换层的整体承载力不降低。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现场的實际情况,经严格计算决定采用结合一次支模和叠合浇筑法支撑的优点,一次支模,分2次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案。
  (2)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1)支撑体系的布置。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Φ48×3.5mm钢管)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由于转换层距地下室地板面高度达13.5m,经过对转换层支撑系统的严谨的试算及验算,确定如下钢管排架支撑系统: ①负一层立杆按间距800×800mm(净空3.75m),下部设置扫地杆和剪刀撑,同时与已浇筑砼柱、墙等刚性拉接形成整体。转换层立杆的竖向连接只能采用对接连接, 严禁采用搭设连接;②一层及二层板底立杆间距层按间距600×600mm进行搭设,转换层模板底水平钢管与每一根立杆相连处均采用双扣件,以保证扣件的抗滑承载力;③为避免立杆对支撑楼面表面造成损伤,同时也便于对立杆传至楼面的集中荷载更好地分散传递,应在立杆下垫200×200×50mm垫木。在搭设转换层钢管支撑架前,应在下一层楼板面上,划出支撑架立杆的立杆定位点,作为控制搭设质量的依据。在搭设支撑架时,必须用钢管将支撑架牢固相连,并按要求设置剪刀撑,以确保支撑架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应派专人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2)荷载的传递。转换层结构施工时,转换层下面两层的模板支撑架不拆除,这有利于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的传递,同时,在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下二层的模板支撑进行加固。为保证后支设的立杆能够顶紧,在所有后加固立杆的底部设置可调支托。另外, 还需对转换层暗梁对应支撑的薄弱环节进行验算与加固。主要措施是:在第1层搭设加强脚手架对第2层的梁进行加固,搭设支撑时,要求上下层支撑在同一位置,以保证荷载的有效传递。
  
  三、转换层的钢筋工程
  一般说来,转换层大粱的配筋(丰筋及箍筋)均有直径大、数量多、间距密的特点,加之截面既宽又高,给主筋,箍筋就位、绑扎和超长纵筋的接头处理带来困难。因此,在下料时考虑好钢筋的相互关系以及绑扎的排筋次序,有利于钢筋的顺利就位和绑扎,可以确保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
  (1)钢筋的加工与连接。因转换层钢筋的直径均在25mm及其以上,故其连接均采用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连接,(其中电渣压力焊接不得用于水平和弯曲钢筋)可以充分保证其连接的可靠性。
  (2)钢筋的绑扎。转换层的钢筋均在地面加工成型,为防止在吊装的过程中造成钢筋弯曲等变形, 用塔吊并配以特制的桁架吊至施工楼层。例如暗梁钢筋在梁底模板铺设完成后安装,先在梁底上方搭设间距为1.5m的临时钢管搁架→铺保护层垫块→套箍筋→分铺下层钢筋→分层吊挂上部钢筋→穿腰筋、附加吊筋等→拆除钢管搁架→整理验收。暗梁交叉处的钢筋交错,极易上下错位。因此,在钢筋吊装前对加工成型的钢筋逐一编号,按编号的顺序吊装、铺放,这样有利于钢筋的顺利绑扎。为保证梁底第2排或3排钢筋的位置准确,在每层钢筋之间每隔2m用与梁宽相同的Φ25短钢筋作为垫铁。由于钢筋密集且计划混凝土分2次施工,因此,层中必须留设插筋,为方便验收和减少返工,采用分层分段进行验收,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
  (3)转换层上预留插筋的定位控制。转换层上部为标准层住宅,其构件的截面尺寸都比转换层截面尺寸小,预留插筋位置准确是保证上层施工质量的关键,采用的具体措施是:1)转换层楼面放线时,分别放出剪力墙和暗柱的定位线和控制线,转换层暗梁的投影线和控制线;2)由测量人员分别通过各种构件的控制线来确定各自的预留插筋位置,并在其两端用鲜艳色彩标识,弹出墨线后,根据墨线按设计要去布置预留插筋;3)预留插筋完毕后,在通过剪力墙或其它标记用尺量测复核;4)检查无误后,插筋用点焊固定在原钢筋上,预留钢筋上部必须绑扎三道水平箍筋,并用临时斜撑固定,以增强其整体性。
  
  四、混凝土裂缝控制
  本转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采用自拌泵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中掺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和WG-HEA高效抗裂减水剂,混凝土坍落度140mm~180mm。现场设1台HBT260型混凝土输送泵,因试配时已考虑了避免混凝土离析的措施,故布料采用泵管直接下料。为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均衡受载,保证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混凝土采用从中部开始,逐渐向两边扩展的方式进行浇筑。为防止裂缝出现,我们采用了如下措施进行控制:1)为防止温度裂缝,在混凝土中加外加剂和优质磨细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2)为防止混凝土沉降而产生的塑性裂缝,在梁柱、梁梁相交的核心区域混凝土浇筑完毕的1h~1.5h后在初凝前,用直径35mm的振动棒二次振捣,加强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其抗裂性,表层混凝土应收光,以避免水分大量蒸发而引起收缩裂缝;3)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施工中要求,施工中要求在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基础上尽量用小值,现场实测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18cm;4)控制入模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温度裂缝;5)加强养护措施。为确保外加剂充分发挥作用,须用塑料薄膜和草袋对混凝土进行湿养护,对已浇筑完毕的待初凝以后及时在混凝土表面和外模覆盖一层薄膜,并用湿草袋加以覆盖,保证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养护不少于14d。底模: 除因模板支撑结构需要,满铺100×50×2000mm3木枋外,在木模板上满铺一层塑料薄膜,再铺一层竹胶板。在浇筑前三天,浇水湿透。在四层与转换板之间,凡无剪力墙部位,四周用塑料编织布作围护,使板下形成一温棚,以减少空气流动,达到保温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转换层结构施工应事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精心组织施工,可以达到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本商住楼结构转换层工程由于制定的支承方案得当,施工进行得相当顺利,取得了满意的施工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在管理岗位的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说明了其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它的不可逆转性直接决定工程产品的优劣,因此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 重点。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前期工作;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
[摘要] 讨论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连接方式,以达到设计合理,施工方便的目的;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Abstract: Discussion of reinforced connections at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column joints, in order to achieve reasonable-design and conv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优势,并对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应用系统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对DWDM技术在通信传输领域的实际  应用与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DWDM;通信传输技术;优势;工作原理;组网构成;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波分复用技术日趋成熟。目前, DWDM(密集波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建筑领域在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要求不止停留在满足居住等基础条件上,而是要求住宅具有理想的设计,尤其是排水设计方面。住宅中各项排水功能是否得到合理设置逐渐成为人们挑选住宅建筑优先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住宅建筑排水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若干种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些借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并结合、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我国将无功补偿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之中。本文通过分析无功补偿技术的作用及相关实现途径,重点阐述了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之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当前存在的些许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完善措施。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共同进步,电气自动
摘要: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能源,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根据水电施工场地布置施工线路和电气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施工场地的各种用电设备容量的折算方法和各种用电负荷的计算,同时以计算负荷、工作环境为基础,合理的选择载流导线和负荷开关。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场地;用电负荷分析;用电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水利工程迎
摘要:阐述了常见6KV电力电线接头发热烧毁故障的现象、原因、危害,并提出了线路检查方法、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分析表明,接点发热是因为接触电阻过大,造成较大电压降,负荷电流仍然很大使接点发热升温,其发热程度与接触电阻的大小及电流平方成正比。当发现接点严重发热时,首先要减少该点线路的负荷,然后研究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6KV电力电线;接头;发热;烧毁;处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F407.61
【摘要】: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提高,对于房屋建筑质量要求不断增加,土建施工作为工程项目重要组成,现场管理的优劣决定了一个工程质量的水平,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土建工作的现场经验,對于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土建施工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施工现场管理及其重要性  1.1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