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核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报告采用胶原酶注射即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自1994年以来共治疗100例。注射采用局部麻醉并在电视X线机控制下进行。术后观察1~2天出院,并继续卧床一周。优良率达90%。尤其是术后下背及下肢痛迅速好转,显然较手术恢复得快而好。本组亦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因而,作者认为,化学溶核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作者在1990年7月~1994年5月共收治6例肩外展旋转畸形患者,4男2女。双侧3例,单侧3例。平均年龄11岁。发病年龄1~2岁。主要病理特点是:患肩向前下低垂旋转;内收障碍;肩胛骨呈翼状。X线摄片显示:肩关节脱位,肩峰肥大,肩胛盂及肱骨头发育不良。5例年龄较小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见患肩三角肌中部有一紧张、硬韧性纤维束带,起于肩峰,止于三角肌粗隆。切除束带关节松解后畸形矫正,患肩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期刊
解剖6只新鲜尸手,观察A4滑车与指浅屈腱分裂带及其相互关系,设计了两种重建A4滑车的方法:(1)双分裂带并列法,即将两条分裂带残端并列缝向对侧滑车残端及分裂带止点;(2)单分裂带环绕法,用一条分裂带环绕屈指深腱一圈半缝向对侧滑车残端及分裂带止点。解剖测试重建的A4滑车与原滑车效能相同。自1987年,将上述两法用于临床18例20指,TAM法评定,优11指,良6指,可2指,差1指,优良率85%。利用指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通过对19例脊椎滑脱症患者的屈曲—过伸的X线动态观察,显示出节段性不稳征象。此观察结果提示患者的临床症状程度与其最大滑移无平行关系,而与节段性不稳的滑移范围密切相关,这表明节段性不稳在此病发病机理中有重要意义。病段的异常活动和滑移可导致神经根受压和牵拉,引起下肢的根性症状和跛行。其手术指征取决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