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水平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发病4.5 h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1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比较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后良好组(93例)与预后不良组(83例)相比,年龄较小[(61.4±11.5)与(69.0±13.2)岁,P=0.000],有糖尿病的比例较低[13%(12/93)与29%(24/83),P=0.009],溶栓前血糖水平较低[(5.05±0.97)与(5.83±1.72)mmol/L,P=0.020],血尿酸水平较高[(404.4±151.7)与(345.6±107.5) μmol/L,P=0.028]、溶栓时间窗较短[(1.92±0.94)与(2.30±1.01)h,P=0.019]、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14.0±5.2与16.0±6.2,P=0.025)、溶栓后2 h及24 h收缩压较低[(140.8±18.3)与(149.0±18.9)mmHg(1 mmHg=0.133 kPa),P=0.005;(137.6±21.9)与(147.1±17.4)mmHg, P=0.00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不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P=0.172,OR=0.965,95%CI:0.917~1.016),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P=0.047,OR=0.957,95%CI:0.916~0.99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对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减少经胃管鼻饲相关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65例PE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术前、术后的营养状态指标及经胃管鼻饲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PEG术前的血清白蛋白、BMI、上臂肌围分别为(29.2±3.2)g/L、(18.0±1.0) kg/m2、(21.1±1.9) cm,术后1个月分别为(32.9±3.0)
为探讨腘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硬化跨大西洋学会间共识(TASC)C/D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35例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病例资料,男28例,女7例,平均年龄(72±8)岁;Rutherford分级3级23例,4级8例,5级4例;术前踝肱比(ABI)平均0.35±0.14;CT血管成像(CTA)病变长度平均(18±5)cm。结果显示,35例技术成功率100%;穿刺时间平均(6±4)min。6例
随着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逐渐开展,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培训相关问题也逐渐展现。通过分析河北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阶段的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培养合格的师资及加强技能训练等可行措施,以提升全科医师临床实践阶段的培训质量,为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常见病,及时、合理的急性期治疗可以减少死亡率与残疾率,改善预后。近年来,该领域有不少新进展,如急性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本文对急性期治疗的主要措施进行讨论,帮助指导临床决策,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1例发生时间较晚的晚期倾倒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晚期倾倒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目的调查月坛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及医护人员对高尿酸血症防治知识的认知、掌握情况,为高尿酸血症健康教育实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月坛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对492例患者及84名月坛社区全科医护人员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情况、对高尿酸血症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3.2%(1 472/4 428),其中,95.
期刊
目的探讨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宫内置入可吸收生物医用膜包裹的宫内节育器(IUD)对预防粘连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125例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均立即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留置7 d),然后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取出球囊导尿管后宫内置入圆形IUD,B组(41例)置入IUD+宫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C组(44例)置入IUD+可吸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22~71岁,平均(41.3±14.1)岁。所有患者均为初发,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20 d。32例患者中,有全身前驱症状者30例(94%),所有患者均有眼底后极部不同程度多灶性、泡状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视盘充血水肿,4例患者(6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