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变弯度后缘机翼的风洞试验模型优化设计

来源 :航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j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优化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具有较高变形精度的适用于变体飞行器的柔性后缘变弯度装置.该装置通过结构的弹性变形传递力和运动,包括驱动器、一体成型的蒙皮与梁结构组成.在给定的结构拓扑形状下,为了寻找到最优的驱动、结构参数,本文系统化地提出了柔性变弯度后缘的设计框架.该设计框架包括了变弯度机翼外形参数化方法、变弯度气动外形的优化设计方法和结构参数优化方法,求解结构变形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大变形,采用最小平方误差和考虑空间顺序的Frechet距离来衡量后缘真实变形与目标变形之间的相似性.对比研究表明,最小误差距离不能捕捉到局部的噪声,而Frechet距离可以很好地控制最大的变形误差,所需迭代次数较少,并能获得整体变形精度较高的结果.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对多种具有不同拓扑的初始结构进行参数优化,最大能提高91%变形精度.最后,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柔性变弯度后缘翼段,该部件具备下偏22.5°,上偏7.5°的变形能力.
其他文献
以含杂质二氧化碳实际气体为润滑介质,研究干气密封的启动过程,对密封的顺利开启具有重要意义.保持闭合力恒定,调节转速,使密封开启力与闭合力相平衡,研究含杂质二氧化碳干气密封启动过程中接触力、转速、泄漏率与平衡膜厚之间的关系;讨论进口压力和进口温度对干气密封开启临界转速、泄漏率的影响,以及平衡比对闭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气密封接触力随平衡膜厚的增大迅速减小,运行转速、泄漏率随平衡膜厚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平衡膜厚下,二氧化碳中杂质含量越高干气密封所需的运行转速越大,泄漏率越小;以较低压力为进口压力时,干气密封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和建造的基础,其使用量十分庞大,并且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的体积也随之增大。现如今大体积混凝土已经成了建筑行业十分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初步讨论和确定大体积混凝土设计构造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深入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物理特性,结合工程建设要求全面分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从而确保编制可行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切实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实际施工建设要求,同时确保能够和我国建筑技术规范标准中的要求相一致。
高压涡轮(HPT)叶片是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结构件之一,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与使用寿命.提出了一种HPT叶片服役可靠性评估方法,基于服役条件下的历史工况参数,结合发动机性能模型、叶片关键点应力、温度计算模型、蠕变损伤评估模型对叶片蠕变损伤进行计算,之后考虑服役条件下的多模态数据,针对蠕变失效建立了累积损伤指数模型,融合历史协变量信息对叶片进行服役可靠性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文中定义的蠕变累积损伤指数,可充分利用发动机服役条件下的历史使用信息、状态参数及截尾失效数据,实现特定使用条件下的涡轮叶片
道路施工是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对车辆的通行、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路面垫层施工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故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垫层的特点,融合相关理论、实践措施,依托相关技术指标总结路面垫层施工的要求,确定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消除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提高道路质量水平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就路施工中路面垫层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在进行火箭结构分析时,需要将气动载荷转换为结构载荷.使用压力插值的转换法可保证局部载荷等效,但这种方法需要结构模型外形与气动模型保持一致,而结构模型往往只保留主要承力结构,忽略整流罩等表面细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力插值和力等效的流-固载荷混合转换方法.对于表面有凸起的火箭模型,可通过对比某个气动压力点与其附近的结构单元中心点到火箭轴心的距离,从而判断该气动压力点处的结构模型是否与气动模型外形一致,划分出结构模型表面一致和不一致的区域.之后对于外形一致的区域采用压力插值法,对于外形不一致区域采用力
飞行载荷分析(FLC)通常需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提升飞行载荷计算效率对于缩短研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代理模型飞行载荷分析方法,由于随机森林(RF)代理模型具有学习效率较高、泛化能力较强、可避免过拟合、参数可解释、变量敏感度分析等优点,使其十分切合飞行载荷分析,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文中基于传统的飞行载荷分析方法,采用NASTRAN的SQL144载荷分析框架获得训练随机森林代理模型的样本数据,然后以高度、马赫数、过载、俯仰角加速度等作为输入参数构建了飞机对称
大型卫星承力筒的连接结构损伤是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以某碳纤维复合材料卫星承力筒的连接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连接结构渐进损伤模型,并且根据Hashin失效准则及Tserpes材料性能退化准则,应用Fortran语言二次开发了 UMAT子程序,研究承力筒层合板螺栓连接及胶螺混合连接的失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仿真分析螺栓连接结构的刚度探究对卫星承力筒试验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螺栓连接结构刚度进行仿真建模的卫星承力筒试验件结果更接近试验值,其误差相比于多点
针对网络攻击下无人机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安全状态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方差极小化的递推状态估计器(AVMRE).通过将针对控制输入和传感器数据的恶意攻击分别建模为状态和量测方程中的未知干扰项,建立了未知干扰解耦状态递推估计器,实现滤波误差中的量测未知干扰解耦,利用滤波残差设计自适应调整因子对估计误差上界进行极小化,应用最小方差估计准则求解出算法中的量测增益反馈矩阵.同时引入事件触发机制,使得系统在保持一定估计精度的情况下节省通信资源.此外,给出了滤波误差指数有界性的充分条件.无人机飞行模型仿真
相场断裂模型将裂纹近似描述为全局弥散标量场,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模拟裂纹的成核与扩展,避免了不连续位移场中对裂纹几何形状描述和裂纹尖端追踪的难题;在处理裂纹分叉、多裂纹、非均质材料和三维等复杂断裂模拟问题时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相场断裂模型需要在裂纹附近进行精细化的有限元网格剖分,计算规模庞大,因此,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基于子结构法和损伤识别,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周期性结构脆性断裂的高效相场模拟方法.首先,根据周期性特征对结构进行分区并对子域内部节点进行子结构静态凝聚,降低有限元模型位移响应的维数;然后
为了对卫星飞轮故障进行提前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员估计的故障检测和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飞轮的动态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中心对称多面体的故障检测方法.在检测出飞轮故障后,选取飞轮的电流数据作为故障特征,并采用线性模型或非线性模型来描述其退化规律.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对称多面体的集员算法,对退化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并以此为基础预测未来时刻的故障,进而实现对飞轮故障的提前预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将所提出的方法和两种现有的故障预测技术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