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表现;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3、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做真正能传递的使者。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的节约情况;2、请家长讲关于家里节俭的事。
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感受;而且不要把节俭绝对化,不要把节约、爱惜东西与合理消费、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对立起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 出示《悯农》古诗中的插图,生回忆图想到的古诗;2. 齐读古诗。随音乐填词唱古诗;3. 学生谈本古诗告诉我们的知识,教育学生该怎样做;4. 揭示课题。(本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节约的话题)板题。
二、新课
(一)读懂漫画,理解“攀比”:1. 小组合作、交流,读懂四幅漫画,师巡视指导;2. 汇报每一幅漫画内容;3. 点出四幅图中的主角,并给其起个名字;4. 插入《一以耐克鞋》动画片,让学生欣赏;5. 让孩子找出动画片中的同学和小明共同的特點;6. 出示PPT 提问:此类现象叫什么?(攀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攀比);7. 理解“攀比”,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谈谈,哪些都是“攀比”。
(二)给“攀比”定性,知道攀比的坏处:1. 提问“攀比”好吗?(不好);2. 交流,我们学生应当和别人比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我们应和别人比学习,比品德,比体质等,不应成天和人比穿着打扮等)。
1. 再问,像刚才的“小明”他们买哪么多文具盒,钱在哪来?其实只要——够用就行了。(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攀比会造成浪费,生活上攀比对自己进步没有帮助,攀比助长虚荣等;2. 出示PPT。”攀比会造成浪费,生活上攀比对自己进步没有帮助,攀比助长虚荣等.”学生齐读。
(三)找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应讲实际、讲节约。1. 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攀比会造成浪费,那么我们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属于浪費(出示PPT);2. 生思考,交流,汇报;3. 出示四幅画面(水、电)让学生读懂四幅画;4. 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如何选择和运用生活用品(讲实际,讲节约)。板书;5. 小结:节约的意义,出示PPT,生齐读。
(四)学会节约的好方法。1. 出示PPt (课本中插图)让学生观赏。分组讨论他们干什么,他们的行为对吗?2. 生讨论,师巡视指导;3. 汇报交流:师随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每幅图告诉我们的内容:① 不浪费纸张,纸张可重复使用;② 节约粮食,合理处理;③ 节约用电,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④ 节约用水,举手之劳,意义重大;4. 思维拓展。出示思考题,想一想我们平时生活中你和身边的人有哪些节俭的;5. 生汇报,交流;6. 如果汇报不全面,链接事先准备的画面,帮学生找方法。① 水能多次使用 ② 吃饭时,安量盛,养成不剩饭的习惯;7. 插入《节约用电》动画片,让学生学会节约相关知识; 8. 小结节约出示PPt 有关节约的宣传画。
三、课堂总结。1. 出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一年节约的米可养活3.5万人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节约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意义却十分重大。教育学生,莫扔米粒,节约留美名;2. 师总结: 课上至些,让我们不得不一次想起了《锄禾》诗,不得不想起了那句老祖宗流传了几千年话。那么,就请大家随音乐一起唱起这《勤俭节约歌》吧。
四、传递的能量。师:是啊,孩子们,节约不但是美德,更是我们的责任啊。课后就请大家将其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出示PPt 向身边人介绍从同学那里学来的节俭方法。(单位:舒城县汤池镇中心学校)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的节约情况;2、请家长讲关于家里节俭的事。
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感受;而且不要把节俭绝对化,不要把节约、爱惜东西与合理消费、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对立起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 出示《悯农》古诗中的插图,生回忆图想到的古诗;2. 齐读古诗。随音乐填词唱古诗;3. 学生谈本古诗告诉我们的知识,教育学生该怎样做;4. 揭示课题。(本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节约的话题)板题。
二、新课
(一)读懂漫画,理解“攀比”:1. 小组合作、交流,读懂四幅漫画,师巡视指导;2. 汇报每一幅漫画内容;3. 点出四幅图中的主角,并给其起个名字;4. 插入《一以耐克鞋》动画片,让学生欣赏;5. 让孩子找出动画片中的同学和小明共同的特點;6. 出示PPT 提问:此类现象叫什么?(攀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攀比);7. 理解“攀比”,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谈谈,哪些都是“攀比”。
(二)给“攀比”定性,知道攀比的坏处:1. 提问“攀比”好吗?(不好);2. 交流,我们学生应当和别人比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我们应和别人比学习,比品德,比体质等,不应成天和人比穿着打扮等)。
1. 再问,像刚才的“小明”他们买哪么多文具盒,钱在哪来?其实只要——够用就行了。(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攀比会造成浪费,生活上攀比对自己进步没有帮助,攀比助长虚荣等;2. 出示PPT。”攀比会造成浪费,生活上攀比对自己进步没有帮助,攀比助长虚荣等.”学生齐读。
(三)找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应讲实际、讲节约。1. 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攀比会造成浪费,那么我们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属于浪費(出示PPT);2. 生思考,交流,汇报;3. 出示四幅画面(水、电)让学生读懂四幅画;4. 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如何选择和运用生活用品(讲实际,讲节约)。板书;5. 小结:节约的意义,出示PPT,生齐读。
(四)学会节约的好方法。1. 出示PPt (课本中插图)让学生观赏。分组讨论他们干什么,他们的行为对吗?2. 生讨论,师巡视指导;3. 汇报交流:师随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每幅图告诉我们的内容:① 不浪费纸张,纸张可重复使用;② 节约粮食,合理处理;③ 节约用电,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④ 节约用水,举手之劳,意义重大;4. 思维拓展。出示思考题,想一想我们平时生活中你和身边的人有哪些节俭的;5. 生汇报,交流;6. 如果汇报不全面,链接事先准备的画面,帮学生找方法。① 水能多次使用 ② 吃饭时,安量盛,养成不剩饭的习惯;7. 插入《节约用电》动画片,让学生学会节约相关知识; 8. 小结节约出示PPt 有关节约的宣传画。
三、课堂总结。1. 出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一年节约的米可养活3.5万人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节约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意义却十分重大。教育学生,莫扔米粒,节约留美名;2. 师总结: 课上至些,让我们不得不一次想起了《锄禾》诗,不得不想起了那句老祖宗流传了几千年话。那么,就请大家随音乐一起唱起这《勤俭节约歌》吧。
四、传递的能量。师:是啊,孩子们,节约不但是美德,更是我们的责任啊。课后就请大家将其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出示PPt 向身边人介绍从同学那里学来的节俭方法。(单位:舒城县汤池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