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生物力学检测方法介绍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学问题贯穿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对生物体中的力学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产生了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生物力学;其研究重点是生理学、医学有关的力学问题.随着医疗检查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眼生物力学性能的重要性.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测量在角膜疾病诊断、角膜屈光手术效果预测及眼内压测量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角膜组织主要由致密交错的胶原纤维束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其生物力学特征颇为复杂,表现为非线弹性、各向异性、黏弹性、区域差异性和年龄相关性等特征.生物力学性能测量的关键是找寻描述生物组织力学特性的本构方程,方程内包含的参量为本构参量,包括应力、应变和弹性模量等.根据测量时生物材料初始状态的差异,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可分为离体和在体测量2种.虽然在体测量具有更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当前在体测量技术并不成熟.临床常用仪器ORA和Corvis无法提供本构参量,尚不能作为眼生物学性能测量的标准实验手段.笔者就目前国际上常见几种离体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做了详细介绍,以方便相关研究者更好地进行选择,这其中包括:轴向拉伸试验、基于薄壳理论的简单离体角膜膨胀试验、基于逆向建模技术的离体角膜膨胀试验和同样基于逆向建模技术的离体全眼球膨胀试验.将切成条状的角膜试件固定于材料试验机进行单向或双向拉伸,获取本构参量,是为轴向拉伸试验.最早用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测量,此方法设备简单,容易操作,但对角膜的生理结构破坏较大,测量值存在不小的误差.基于薄壳理论的简单离体角膜膨胀试验:将完整分离的角膜试件固定于填充有液体的前房模拟装置,模拟眼内压对角膜后表面施压并实时记录角膜形变;根据薄壳理论推导公式计算得到角膜组织的本构关系方程.离体角膜膨胀试验保持了角膜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提供更接近于角膜生理状态的施力方式,但仍存在破坏角巩膜连续解剖结构、机械固定方式导致应力集中等缺点.因薄壳理论的球形角膜结构和均质性生物力学性能假设限制了膨胀试验结果的精确性,通过构建具有个性化几何特征的角膜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模拟角膜在眼内压力作用下的形变过程,将膨胀试验测量所得眼内压和角膜形变关系曲线作为目标曲线,不断调整本构方程系数使得模拟的角膜形变曲线和目标曲线逐渐逼近,反复迭代运算得到角膜组织本构参量的最优化结果,称为基于逆向建模技术的离体角膜嘭胀试验,具有较好的试验测量精度和可重复性.离体全眼球膨胀试验延续了角巩膜完整的曲面形状和采取接近眼球生理的施力方式,是相对最接近角膜生理状态的测量方法,但该试验也存在设备制作复杂、操作繁琐等缺点.如能在试验过程中提供接近生理状态的眼球支撑方式,解决角巩膜随眼内压力变化过程形变数据的准确提取等技术难题,有望实现对角巩膜组织区域差异性、各向异性及黏弹性等生物力学特征的一体化定量测量分析,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海德堡激光眼底扫描仪(HRT-Ⅱ)对临床可疑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诊断能力.方法 入选临床医生诊断为可疑青光眼患者119人和POAG患者56人,以眼底立体像为诊断的金标准,重新分组为正常眼组和青光眼组.利用HRT-Ⅱ检测各象限盘沿形态,对比两组之间的关系.并且分别评价临床医师诊断、HRT-Ⅱ的Moorfield判别函数、刘杏等建立的判别函数、结合动态反射图的综合分析
目的 对比和评价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 (FS-LASIK)矫正近视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71例患者(142眼)分为2组:SMILE组36例和FS-LASIK组35例.术前及术后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检查记录2组患者的UCVA和屈光度,并用Zywave波前像差仪检查总高阶像差、球差、三阶垂直彗差、三阶水平彗差.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1
目的 评价湿房镜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身对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轻中度干眼患者56例(56眼),填写干眼症状问卷、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并进行眨眼频次、结膜充血程度、角膜荧光染色及泪液分泌试验(ST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予配戴湿房镜1周后再次检查,内容同上.采用自身对照的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患者男性,57岁.因用力扳动石块时致左眼突发性视力下降3d于2013年10月12日就诊我科.入院前3d患者用力扳动30 kg重的石块时,突感左眼前黑影,随后视力逐渐下降,看不到眼前手指,患者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否认眼部直接外伤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无异常,血压110/60 mmHg(l mmHg=0.133 kPa)。
期刊
1983年5月。由东北三省眼科学会联合创立、辽宁省委宣传部及出版发行等相关机关批准。在多位眼科前辈的热诚鼓舞和大力支持下。“实用眼科杂志”创刊。
期刊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条件和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同时ROP的发生率也相应的增加.ROP发展到晚期治疗非常棘手,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能挽救部分患儿的视力.为了降低ROP的发生率和致盲率,故研究ROP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此文拟就有关内容,搜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对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pectral-domain OCT,SD-OCT)和传统泪液评估指标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大小对白内障术后泪液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44只眼分为A、B两组,A组(21只眼)行3.0 mm常规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手术,B组(23只眼)行1.8 mm微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手术.使用SD-OCT和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Ⅱ)、干眼症状评
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代谢和生理的异常,但目前还不太清楚哪些异常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现已发现,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许多分子和生理的异常与炎症息息相关.此外,在动物模型中还发现,一些抗炎疗法能显著抑制其发生发展.现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和后期中的炎性介质及其关系做一综述,并探讨抗炎疗法在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阶段的发展前景。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眶内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眼球发育异常,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裂闭合障碍或视网膜发育与胚裂闭合不平衡造成的眼球发育停滞,神经上皮增殖通过开口导致眼眶囊肿形成.在发育期的患儿如不能得到有效地诊断及治疗,将导致颜面畸形.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文中对该病的基础研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幼年豚鼠及远视性光学离焦幼年豚鼠眼球正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将22只3周龄体重100 g左右豚鼠随机分为2组:负透镜组(-4.00 D、12只、双眼戴镜)和不戴镜组(10只).实验开始后第1天、第6天,右眼玻璃体腔注射胰岛素12.5 μl(0.5 U)、左眼玻璃体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开始时和实验开始2周后分别检测其屈光度、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