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地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研究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域文化是我国经过几千年不断发展和历史选择遗留下来的传统民俗生态,与地区的环境和文化相融合逐渐成为一个地区的烙印可以说极具特色源远流长,这些优秀的地域分化是我国几千年文化思想的产物,其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独到,是历史长河经过千年沉淀留下来的精髓,这些地域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研究不断的融合创新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体系。
  关键词:优秀地域文化 大学生思政教育 融合创新
  引言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关键必要的课程也是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大学这一阶段已经完成了繁重的高中应试教育开始进行专业系统的知识学习,但是由于之前一味地追求学习知识忽略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需要在大学阶段完成思想政治跟进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地域文化蕴含着我国很多优秀传统和精神文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好的提升,借此进行细致的分析来进行创新融合以更好地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优秀地域文化的概述及包含特点
  地域文化是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进行发展融合逐渐演变成稳定的地方民俗传统。地域文化不止仅限于国内在国外各地区也有着极为独特的地域文化,如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蒙古文化、西欧文化等等,但是对于针对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我们只谈我们中国范围内的优秀地域文化,地域文化都具有源远流长、传承性、特色性极强等特征,是通过长期自然和人类的交流形成的地域烙印。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方言众多,就拿广东来说方言就高达十数种,例如雷州话、港普话、闽南话、湄洲话、粤语、客家话、福州话等,这就是一种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是长期人们不断流动和交融汇集产生的地域特征,其次像我国的八大菜系就是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各个地区的特有节日和民间传说信仰以及民间传统建筑风格建筑形式都是当地特有的优秀地域文化。
  二、大学生研究优秀地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乃至世界大学都有着同样的现象就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可以说一个班级一个系有可能就是很多民族地区的文化缩影,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地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学习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也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在我国地域文化都是历经千年打磨可谓内涵深蕴,齐鲁文化、巴蜀文化、闽南文化、燕赵文化、两广文化都各具特色甚至有很多学者将地域文化称为“人文考古学”文化,换句话说,地域文化就是传统的文化千年传承是历经古今传承下来的物质精神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地域情怀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板块,通过研究地域文化,不断汲取精神动力并充分发掘优秀传统地域文化的优秀因素来提升政治思想的格局,以优秀的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逐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赋予现代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更为健全的世界观以提升大学生思维格局,同时完成道德品质提升和精神文明教育,逐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民本思维,在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地域文化的同时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输,为社会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视野开阔、大局观强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所以大学生研究优秀的地域文化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极为必要的。
  三、研究优质地域文化进行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发展有哪些帮助
  现代的大学生书生气过重,烟火气和匠心精神不足,由于长期进行应试教育遗留下很多的弊端,需要在大学生活中进行改正,这样才能发展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优秀的地域文化是历代前賢和当地优秀人文品质的反馈,可以说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身,相比于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略显繁杂,但是一脉相承,有着紧密的衔接,所以说传统优质地域文化是古代文化先河,也是古代精神文明象征,随着不同的地域不断演化出多元化、多样性的地域文化,而这些地域文化的发展、发扬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保证社会稳定和谐,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且大学生结束大学生活走入社会后,这些传统地域文化包含的精神和内涵正是这个社会所需要提倡发扬的,这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伴随一生的优秀品质。
  同时现代文化和传统优质地域文化就目前实际情况依旧是息息相关,可以说现代文化的约束和思想政治要求保证主体方向正确,而传统地域文化在民间起着道德约束和思想教育的工作,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随着不断地传承发展在生活工作民俗习惯上世代相传耳濡目染让民族的思想政治建设极具生命力,对社会扭曲现象和陈旧封建观念的批判都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有着更好的效果,更能提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这些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反思,逐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同时,目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责任感不足、团队意识差、骄奢懒惰等情况,这些方面都需要通过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纠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了很多类似方面的习俗和传统可以直接反射出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非常贴切,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要将民族复兴的重担挑在肩膀才能完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通过传统地域文化纠正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低、自私自利、团队意识差和骄纵奢侈等坏习惯,并逐渐改变大学生尚未成型的思想道德观念,积极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为大学生树立健康的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保证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工作,以高素质高专业水平面对社会给出考卷,将优秀传统道德地域文化融入自身的生活工作,作为伴随一生的财富更好的面对一切未知。
  四、优秀地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现状
  现代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对单一且由于长期传统教育的原因很多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还没有进行跟进,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思想落后思想政治学习意识差不积极的现象。很多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素质都不达标而且很多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关注度低,很多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意识差甚至有的大学生感觉学习方式单一冗长无聊产生抵触心理很难融入进来,这就需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多样性多元化教育改革,并积极做好地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工作,但是目前地域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融合中还有很多缺陷需要进行逐渐完善,首先就是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融合关注度低且很多都是走过场做表面工作,其次很多地域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课堂上融入度低且课程选择不合理达不到教育意义,同时在很多大学思政教育课程上传统地域文化大部分停留在口述上缺乏实践,让学生对很多地域文化不够理解教学效果不达标,这些现象导致大学思政教育和传统地域文化融合度低进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五、优秀地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优秀地域文化与大学思政教育学习融合度低。当前大多数大学的思政教育课程对于优秀地域文化的融合程度都有待提升,教师需要针对性研究优秀的地域文化并做好备课将二者积极融合。
  (二)在大学思政教育课程中优秀地域文化的教育内容选择不合理。很多教师虽然有将优秀地域文化和思政教育课程融合但是由于很多时候对地域文化了解不足很多知识存在盲点导致选择的教育内容不合理且教育意义不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学校关注度低且执行力差。很多学校领导对于传统地域文化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关注度低,在宣传推广上力度差导致很多工作阻力大进展慢,这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优秀地域文化学习和宣传推广并加大关注度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四)在大学思政教育课程中优秀地域文化教学方式单一且实践性差。由于大多数的大学思政教育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思政教育过于刻板教条化,学生接受程度低抵触情绪大在地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中需要注意教学的立体性和多样性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达不到教育目的。
  六、优秀地域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学校提升关注度,加强宣传管理力度。学校需要在思政教育和地域文化融合工作上加强关注度,并积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工作进展过程中外部阻力。
  (二)积极进行思政教育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积极将优秀地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通过传统的文化题材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能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在地域文化教学内容选择上需要科学合理并保证知识专业性。在进行思政教育前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细致的地域文化分析并科学合理地将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避免选择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起不到教育意义,在教学生需要做好备课保证传统文化教育输出的专 业性。
  (四)在地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上需要保证课程多样性立体型。在教学方面,需要保证教学的立体型和多样性,很多地域文化不能只通过口述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定期带领学生进行文化观摩和实践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的。
  七、总结
  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蕴含我国很多优秀的精神思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进行传承和发扬,现代思想政治和传统地域文化可谓一脉相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习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是重要的一环。
  基金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9zzc128。
  参考文献:
  [1]崔凤霞,杨春香.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1):196-197.
  [2]史飛.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传媒论坛,2020,3(11):138+140.
  [3]刘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94-96.
其他文献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基于当前大学生网络状态和分科学习的状态下,碎片化知识没有整体性,教学效能没有得到全面发挥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学习教育模式改革十分有必要,根据现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以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组织团队里的党员,进行理论学习,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
期刊
10多年来,我对学习教育融入养老全过程有深刻的感悟与思考,认为,人的精神追求无止境,学习和教育应当伴随人的终生.所以明确提出“养教融合”理念,认为这项举措应当放到比“医
期刊
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视角出发,将我国区域创新过程划分为知识创新、研发创新、技术引进和产品创新四个子阶段,考虑存在自由中间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构建四阶段混联DEA交叉效率
一、徽州宴事件与思考  2021年7月2日,安徽蚌埠一女子遛狗时和他人发生冲突,口出狂言,称“有钱不怕,赔得起几千万”、“敢弄我的狗,我就给你孩子弄死”,还说自己的狗比人值钱。此视频传出后引发了全网热议,甚至有来自南京、杭州、重庆等地的直播团队蹲守自酒店门口进行直播,甚至深挖企业税收问题,造成酒店退单和对酒店品牌美誉度的下滑,一度造成道路交通堵塞,给各地方政府的声誉和城市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地方
期刊
祠庙戏场是传统聚落中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是庙会和戏剧等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载体.随着乡土社会的瓦解,祠庙戏场本体及其相关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陷入困境,且普遍存在“无形
本文以Z大学J学院为例,结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发挥主体责任意识,分析党建工作中党支部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党建工作在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新阶段的党建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在党政体系建设中,职业道德是体现党政干部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决定着党的建设水平。重视和加强党政干部队伍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职业整体水平和素质,是新时期党政建设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职业道德建设 党政干部 队伍建设 重要性  引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有一批具有
摘要:本文主要对于教育在民族融合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论述,以期通过民族教育使得众多的少数民族能够与汉族的融合,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全面的发展。在学界关于民族融合的争议中,选定了本文所指的民族融合,并介绍了教育的内涵与功能,再从教育的功能入手,分析教育能够对民族融合与发展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融合 教育 教育功能 民族教育  一、民族融合含义  (一)民族融合  《辞海》中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