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苏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苏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

方法

选取分娩的初产妇116例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58例,接受罗哌卡因及苏芬太尼镇痛)以及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及芬太尼镇痛),分别在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30 min(T1),60 min(T2),180 min(T3)时检测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进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评定,记录两组母婴并发症情况。分析两组分娩镇痛后分娩方式与新生儿Apgar评分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两组产妇T0~T3时期的MAP及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MAP=0.123、1.078、0.212、0.047,P=0.903、0.283、0.832、0.963;tHR=0.033、0.289、0.288、0.036,P=0.974、0.773、0.774、0.972);两组T1~T3时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T0时;观察组T1~T3时的NRS评分为(2.21±0.36)分、(1.78±0.24)分、(1.83±0.2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1±0.75)分,(3.22±0.12)分,(2.84±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16、40.871、21.325,P=0.000、0.000、0.000);观察组共有0例(0.00%)心动过缓,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例(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3,P=0.042)。两组分娩镇痛后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3、t=0.631、1.149,P=0.402、0.530、0.253)。

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或者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和新生儿均无影响,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镇痛效果更强,安全性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4例稽留流产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己烯雌酚后行清宫术,而研究组则在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后行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在用药后流产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
期刊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服务对象医疗和护理安全,逐步完善各项护理制度,为社区护理服务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质量保证.我院
目的:探讨MMP-3在子宫腺肌病-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实验组)和4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EMI及远肌层进行M
期刊
目的:研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5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o)水平及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睡眠监测的患者,根据监测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180例SAHS患者(SAHS组)和175例非SAHS患者(非SAHS组),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RA、AngⅡ及Aldo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偏相关分析
期刊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费用、实验室指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具体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和实践者,其操作能力、领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