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渲染、夸大性早熟现象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e_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巩纯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分会委员。擅长糖尿病、生长、性发育、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专家门诊: 周三全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营养状态的改善,青春期提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北京、上海、广州女孩初潮平均年龄的调查发现,20世纪90年代比20世纪50年代提前两年。
  
  性发育提前会愈演愈烈吗
  大家不必恐慌,因为国内外的经验已告知:青春期提前终会达到平台期,而不会无限制地提前。2004年,北京一项对9778名6~18岁女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乳房发育平均年龄约9.5岁,初潮年龄约12.1岁,乳房早发育的比例仅为2.91%。与20世纪60~70年代比较,发育提前的趋势已经放缓。
  tips
  青春期启动:值得关注的数字
  * 母亲的发育年龄 同种族、同家族的女性(尤其是母亲)有相似的发育年龄。
  * 体重 约30千克为青春期起动的界值体重,初潮时体重约47千克。
  * 骨龄 骨龄约12岁,青春期启动。
  
  性早熟真是吃出来的吗
  迄今,对于青春期启动的控制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但公认与遗传、体重、生物钟、光照等多种因素相关。有很多媒体称“性早熟是吃出来的”,并罗列出可导致性早熟的高危饮食,如洋快餐、反季节水果、滋补汤煲等。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指控”目前仅仅是某些观察或推理所得,还有待科学的研究证实。
  饮食与性早熟的关系,可能更在于营养过剩和肥胖,使儿童的体重过早地到达临界体重,导致青春期发育。所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预防措施。儿童应粗茶淡饭、多食蔬菜、多做运动、不宜进补,这些举措不仅可以防止性早熟的发生,还可以预防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Tips
  豆浆会不会引发性早熟
  豆浆富含一种叫大豆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从理论上说,植物雌激素有类雌激素作用,可能对人体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按照国际标准,亚洲人每天大豆异黄酮的推荐摄入量是200毫克,即使儿童减半,也只有100毫克,而一杯豆浆的大豆异黄酮含量只有30毫克。目前因喝豆浆导致性早熟的尚无报道(王德芬)。
  
  灯光太亮也会引起性早熟吗
  同样,还有媒体报道“孩子每晚开灯睡觉”引起了性早熟。从理论上讲,过度的灯光照射可能模拟了日照的效果,对松果体的抑制作用产生了影响。松果体的功能目前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退化的器官。其分泌的褪黑激素是一种抑制中枢作用的激素,可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从而抑制青春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褪黑激素量的下降,中枢抑制作用下降,睡眠逐渐减少,青春发育逐渐开始。当松果体退化进程加快可以引起早熟。
  但是以上论述也只是推断,还缺乏对人群进行试验的依据。可能,避免这类影响性发育的因素是有积极意义的。
  
  性早熟到底有啥危害
  单纯的发育时间提前,在生理上不会有何种危害,到达成熟期与正常年龄发育的人群无差异,称为特发性性早熟。但是部分性早熟病人是器质性疾病造成的,一定要重视。比如颅脑的或性腺的肿瘤。器质性性早熟男孩发生的比例高,所以男孩如果有性早熟的症状,更应该引起注意。此外,还有待证实的报道称,性早熟儿童成年后乳腺等雌激素敏感的靶器官的肿瘤发生率增加,这可能与个体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有关。
  
  女孩性早熟90%以上都是特发性的,主要的危害或者说家长的担心有以下两个方面:
  * 身高问题。很多家长担心早发育的孩子将来会矮小。一项对全国1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女孩乳房早发育伴随身高的提前猛长,但是最终身高较以往调查并无下降。提示乳房早发育对身高影响不是普遍现象。但部分早熟孩子会有身高的减损,应注意测定身高、骨龄、生长速度等数据,并根据父母身高,评价孩子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对在正常身高范围内的孩子,要引导其对身高有合理的期望值;对确实身高不良的孩子,要尽快带其去医院诊治,以免失去治疗时机。
  
  特别提醒:哪些性早熟孩子可能矮小
  根据从乳房发育到月经初潮进展的速度不同,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可分为三种情况:快速进展型、缓慢进展型及生长迟缓型。快速进展型患者多在乳房发育后1.5年左右,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即来月经初潮;随病程进展,骨骼成熟加速、骨骺提前融合,最终身高受明显影响。缓慢进展型患者的发育速度较慢,骨骼生长加速、成熟提前的趋势较缓和,其最终身高的不良影响相对较轻。生长迟缓型患者的性发育提前,但其骨骼的线性增长相对滞后,可能在骨骼生长环节中存在障碍,此种患儿最终身高明显矮小。(朱逞)
  
  * 性心理问题。事实上,大多数性早熟儿童的性发育与心理发育是平衡的,不会产生过大的问题。少数患儿因早熟造成身体上的变化,会有与众不同的感觉,进而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的心理负担。性早熟与早恋、早孕和性犯罪事件有关的情况极少见。要避免患儿的心理问题,家庭和学校应予以正确的教育和指导。
  
  综上所述,媒体在对性早熟进行报道时,要冷静客观,注意引导。一方面告知家长及时就医咨询的必要,提醒他们随诊观察孩子的发育变化,尤其要排查器质性疾病。另一方面不应片面夸大性早熟的危害,不要对仍在研究中的问题下片面结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其他文献
催乳汤:产后2小时开始  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王立霞    如今提倡母乳喂养,可有些产妇乳汁不下,无奈之下只好人工喂养。我院给予阴道分娩产妇口服“催乳汤”,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率,且减少了因乳汁不足而出现新生儿体重丢失过多的情况。  药物组成:党参20克,生黄芪、当归各30克,通草6克,益母草15克,麦冬、王不留行、川芎各10克。  运用方法:水煎,产后2小时即服。每日1剂,分上下午2次温服。  服药
介入治疗:让“糖尿病足”患者免遭截肢之痛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其病变基础是神经和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感染会加重病情。糖尿病足早期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发凉,活动后有疼痛感;中期表现为静息时也有腿痛;晚期则表现为组织损伤,如溃疡、坏疽等。在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2.6%~5.2%,截肢(趾)率约为14%。  目前,治疗糖尿病足主要依靠药物。医生通常会
生活实例    章女士和顾先生结婚数年了,由于工作十分繁忙,还都没有来得及要孩子。现在两个人都30多岁了,在双方家长的催促之下,两人打算生孩子。不过,章女士对优生优育特别重视,她觉得这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健康。为此,她看了很多书籍资料,也与很多生过孩子的女性朋友做过交流。最近,她听人说胖人的精子质量低,她上网查了些资料,好像确实有这种说法。丈夫顾先生结婚时本来就有点胖,这几年工作上应酬多,经常要参加宴
专家简介  吴云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管胃静脉曲张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本刊顾问    李先生今年42岁,浙江人,平素健康,长期从事茶叶生产及销售工作。今年初的一天,李先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呕出大量鲜血,然后又排出多量黑便。经当地县中心医院抢救后,病情逐渐稳
本刊曾对2600多人进行网上调查。结果发现,有22%的人在过去一周内有过嫉妒的情绪体验。那么,嫉妒心理有哪些类型,是不是真的有害,如何才能改进呢?     嫉妒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对别人的优势例如超过自己的品德、才华、成就、名声、相貌等心怀不满,从而产生一种不甘心、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消极情绪,是一种承认自己被别人挫败后的反应。     嫉妒的3个级别   客观地说,生活在社会群体
很多人都知道,冬季是令心脏病患者忧心忡忡的一道“难关”。实际上,夏季亦是心脏病的高发季节,也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科学家们发现,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与季节相关,冬、夏两季常出现“双高峰”。有调查发现,在我国武汉、广州、湛江地区,除冬季外,心肌梗死的发病在每年7、8 月份也会出现一次小高峰。而日本和美国新奥尔良地区的心肌梗死发病率也呈现相同趋势。    心脏病为何易在夏季发作?  首先,夏季白天光
门诊时间: 每周三下午/每周五上午    问:我最近经常发现眼前有黑影飘动,会不会是视网膜脱离?   方丽珍:眼前黑影形态繁多,如尘状、线状、蛛网状等,有的黑影在眼球运动时随之无规律飘动,形态会有改变。这种黑影一般是玻璃体液化、后脱离、混浊所造成,而引起上述玻璃体变化的疾病很多,比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一般地说,视网膜脱离的眼前黑影是固定不动的,不会随眼睛运动而变动,所以
我是上海市杨浦区上水居委会的居民,以前曾在居委会工作过,退休后依然热心社区工作,经常到居委会去帮忙,还成了小区的志愿者。今年初,杨浦区组织开展“小区卫生自管员”活动,我积极加入了小区卫生自管员队伍,希望能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小区卫生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我们小区有10名卫生自管员,负责维护小区里5条弄堂的环境卫生。每周四上午,我们会全体出动,打扫卫生,清理死角。平时,我们首先从自身
《大众医学》杂志不但内容丰富、印制精良,而且具体防治方法实用、有效,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并享誉海内外。与此同时,《大众医学》编辑部与我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时不我待,岁月流逝,不经意间已年逾古稀。回首此生,自青壮至老迈,既无轰轰烈烈壮举,也无可颂业绩贡献;既不善交际,亦无多嗜好。唯使我眷恋、可慰我心者,除与病员广有沟通外,就是与众多编辑结下的可贵情谊。  回想当年,我虽素爱读书,手不释卷,但
出门晨练,眼眶里突然“溢满泪水”,必须停下来擦擦眼泪;  阅读或交谈时,无缘无故“热泪盈眶”,慌忙起身去找纸巾;  骑车时,突然“泪眼朦胧”,差点撞上路边的电线杆;  ……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人被“流泪”困扰着,他们常抱怨眼泪像“鬼影”一样,不期而遇,挥之不去。年纪大了,为什么会流泪不止?这种现象是衰老的表现还是疾病的征兆?请听听专家的说法。    在医院的眼科门诊,常会有不少以流泪为主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