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六。
教学目标:
1.根据本组课文所学的诗歌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自由想象,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心中真挚的情感,用诗歌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做好有关诗歌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了解诗歌特点
1.谈话:在第六组课文中,我们一起畅游在诗歌的海洋里。在这片海洋里蕴藏着无数的珍宝,说说你的发现吧!
2.提问:诗歌与一般文章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3.总结:诗歌是语言的精髓,在文字表达上更简洁、精辟,词藻生动、华丽,而抒发的情感更为丰富、细腻。在写作手法上较多地采用排比、比喻、夸张。(举例说明)因此,写诗需要发挥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和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精辟、独到之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为写作铺垫。
二、播放诗作,激发创作热情
1.欣赏诗歌。播放同龄人的诗作(配乐配画朗诵),带着大家进入如诗如画的境界。
2.交流体会。听后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欣赏同龄人的诗作,交流体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能鼓励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作诗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用诗来表达。配乐、配画朗诵能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文美、韵美、境美,有助于学生打开想象之门。
三、明确要求,初步尝试作诗
1.读题,明确要求。
2.交流:想写什么,怎么写?(用些什么词藻、什么修辞手法,怎么用;用怎样的情感去写)
3.出示本组《诗海拾贝》中的诗歌,体会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4.小结:要写自己寄予丰富情感的人、事、物、景,要夸张地去想象,文字表达要丰富细腻,在诗歌的结尾能升华主题就更好了。(举例说明)
5.学生试说。(可以由教师命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定,无论说得如何,以激励为主)
【设计意图】会审题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明确写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词藻是诗歌的光鲜外表,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是诗歌的血肉和骨干,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明确了这些,才能写出丰盈的诗。
四、自由创作,欣赏自创诗歌
1.自由创作。学生根据选好的素材进行诗歌创作。(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尤其帮助写作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⑴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⑵推举佳作。
3.欣赏佳作。朗诵推举出来的写得好的诗歌,并让作者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4.总结:今天,我们班开了个赛诗会,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我们编本小诗集吧!
【设计意图】第一次写诗歌,学生无论写得怎样,教师均须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写得不正确的地方,加以指导,帮助他们寻找写作的正确方向。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评议、互相欣赏中互相学习,体现了“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新课程理念。编本诗集可充分满足学生的“发表”愿望,提升其写诗兴趣。(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贵溪余家中心学校)■
教学目标:
1.根据本组课文所学的诗歌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自由想象,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心中真挚的情感,用诗歌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做好有关诗歌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了解诗歌特点
1.谈话:在第六组课文中,我们一起畅游在诗歌的海洋里。在这片海洋里蕴藏着无数的珍宝,说说你的发现吧!
2.提问:诗歌与一般文章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3.总结:诗歌是语言的精髓,在文字表达上更简洁、精辟,词藻生动、华丽,而抒发的情感更为丰富、细腻。在写作手法上较多地采用排比、比喻、夸张。(举例说明)因此,写诗需要发挥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和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精辟、独到之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为写作铺垫。
二、播放诗作,激发创作热情
1.欣赏诗歌。播放同龄人的诗作(配乐配画朗诵),带着大家进入如诗如画的境界。
2.交流体会。听后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欣赏同龄人的诗作,交流体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能鼓励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作诗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用诗来表达。配乐、配画朗诵能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文美、韵美、境美,有助于学生打开想象之门。
三、明确要求,初步尝试作诗
1.读题,明确要求。
2.交流:想写什么,怎么写?(用些什么词藻、什么修辞手法,怎么用;用怎样的情感去写)
3.出示本组《诗海拾贝》中的诗歌,体会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4.小结:要写自己寄予丰富情感的人、事、物、景,要夸张地去想象,文字表达要丰富细腻,在诗歌的结尾能升华主题就更好了。(举例说明)
5.学生试说。(可以由教师命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定,无论说得如何,以激励为主)
【设计意图】会审题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明确写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词藻是诗歌的光鲜外表,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是诗歌的血肉和骨干,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明确了这些,才能写出丰盈的诗。
四、自由创作,欣赏自创诗歌
1.自由创作。学生根据选好的素材进行诗歌创作。(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尤其帮助写作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⑴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⑵推举佳作。
3.欣赏佳作。朗诵推举出来的写得好的诗歌,并让作者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4.总结:今天,我们班开了个赛诗会,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我们编本小诗集吧!
【设计意图】第一次写诗歌,学生无论写得怎样,教师均须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写得不正确的地方,加以指导,帮助他们寻找写作的正确方向。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评议、互相欣赏中互相学习,体现了“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新课程理念。编本诗集可充分满足学生的“发表”愿望,提升其写诗兴趣。(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贵溪余家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