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锈灵防治刺梨白粉病试验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ma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西德拜尔厂产的2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5000倍液,分别滴于载玻片上两滴,将刺梨病时上的新鲜孢了蘸于药液中,待自然干燥后,置于饱和湿度的干燥器内,在室温25℃下培养24小时。结果2000~3000倍液均能抑制分生孢了萌发,引起孢子质壁分离,稀释到5000倍液时,抑制萌发仍达95%以上。田间不同浓度防治试验小区,随机排列,分别于刺梨现蕾期、夏梢抽生初期各喷药1次,药量以叶面欲 25% of powdery mildew WP produced by West Bayer factory is 2000 to 5000 times liquid drops, respectively, drops on the glass slide two drops of fresh spores on prickly pear dipped in the liquid, to be naturally dried After that, it was placed in a desiccator of saturated humidity and incub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at 25 ° C for 24 hours. Results 2000 ~ 3000 times liquid can inhibit the spore germination, causing spore wall separation, diluted to 5000 times the liquid, the inhibition of germination is still above 95%.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ield control test field, were randomly arranged, respectively, in the Prickly Pear bud stage, early summer sprouting of the spraying 1, the dose to foliage
其他文献
缨小蜂(Anagrus spp.)是稻田飞虱类害虫卵的重要寄生天敌,对褐稻虱、白背稻虱、灰稻虱的卵均有较高的寄生率,对褐稻虱卵的寄生作用远远超过褐腰赤眼蜂。缨小蜂的寄生作用各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 Linne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其寄生天敌在国内尚未见报道。1984年作者在辽宁省沈阳市兴隆店林场上千亩林地进行系统调
在北京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院内,主要的绿化树种是油松,共394株,因受微红稍斑螟危害,致使松树的枯梢遍布,侧梢丛生。1982至1984年,连年用高浓度(700倍)氧化乐果和杀螟松等
室内应用虫体浸渍及定量喷雾毒力法测定 LC_(50)结果表明;四种杀虫药剂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ea(F))的毒力下降顺序为抗蚜威、杀灭菊酯、乐果、丙体六六六;对七星甄虫(Coc
盗毒蛾是目前桑树果树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害虫。秦皇岛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2—5令幼虫在树上的残存落叶处及树皮缝内越冬,其活动最低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25.5℃。据1986年调
小麦种子用多菌灵拌种后经贮藏20~80d,在田间对小麦散黑穗病防治并无增效作用。用SP70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拌种后经贮藏和未经贮藏的种子经稀盐酸洗净后发芽的幼苗与对照幼苗
五、应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及其效果应用病毒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病毒防治害虫具有专一性强,杀虫效果好,不杀伤天敌,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而国
武汉市硚口区税务分局实施梯级财源建设迄今已历经三年,税收平均以10.7%的速度递增,三年税收增长一个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市场疲软,经济滑坡,国营商业企业和集体
中国昆虫学会生防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于1987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昆虫信息素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44个单位8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9
1982~1983年采用稻田除草剂——苯达松,进行三棱草及其它水生杂草的防除试验。1984~1985年全省十个县140万亩的稻田的中间试验中表明:每公顷用48%苯达松3升,在田面无水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