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对于王通续经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y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及北宋前期,士人对王通续经非常推崇,认为王通续经有存道之功,继承了孔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王通之学开启了唐治。王通续经所采辑的内容,是两汉、六代之史事诗文。从北宋中期开始,士人越来越倾向于将三代理想化,而将汉唐作为与三代相对立的负面典型,因此,士人开始批评王通续经。南宋中期,儒学诸派之间因为对“道”的不同认识而对汉唐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进而对王通续经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陈亮和叶适因推崇汉唐而极赞王通续经,而朱熹、陆九渊等人却因否定汉唐而对王通续经颇为批评。
其他文献
把握铁路督办工作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认清新常态下督办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明确督办工作的主要任务,清晰督什么、怎么督,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督办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是检验实际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优化与改进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借鉴柯式四级评估模型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铁路行业为例,通过调研实施
论述动车段、动车运用所的作业流程和集中控制系统(CCS系统);从阶段计划接收、列车计划编制、检修调车需求编制与转换、计划自动关联、调整计划、为计划选择进路指令方案、作业
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观是发展观研究中的一个空白领域。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观在社会根本属性问题上认为“君权神授、天下王有”,在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上认为维护君王的天下大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90年代之初传入中国之后逐渐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最近十年来,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文献(论文、专著等)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可持续发展
犯罪是一种法律规定,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以社会文化的眼量释解犯罪,可以超越实定法的限制,透析出潜藏于其后的许多深层的非规范性命意和信息,从而使对犯罪认识深至社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