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语言学习与人文熏陶的适度把握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y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一课在典型环境的描绘、一波三折的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表现方面都很有特色,堪称语文教材中的精品。这一课的教学可以为我们正确把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提供范例。因此,本期继在第一期“崧舟评课”栏目编发这一课的实录和点评后,特刊发特级教师倪宗红的教学设计,并在“教材解读”栏目中配发一篇教材对比文章,以期引起大家的思维碰撞,加深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教学理念]
  1.基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篇课文人物性格凸显,五年级学生比较容易把握。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人物并不乏见。有没有必要把这样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肆渲染?把我们对成人,甚至要求党员去做到的思想教育,对五年级学生进行浓墨重彩的教学?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应该适度。
  2.本篇的语言非常精彩。简洁明了的文字,巧妙设置的悬念,首尾照应的结构,都可圈可点,很有代表性。在当今语文教学人文性过度张扬的情况下,我想相对淡化这篇课文的人文性,凸显其工具性,着力对学生渗透一种语言表达的规律——语言形式是为文字内容服务的!当然,没有内容即没有形式,脱离内容进行语言特色的赏析是不可行的,所以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融合与尺度把握,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背景描写和老汉的言行,感受老汉这个人物临危不乱、先人后己的党员形象。
  2.抓住背景描写和老汉言行的重点语句,赏析作者运用简洁的语言渲染故事气氛,刻画老汉形象的写作特色。
  3.运用结课的留白艺术,让学生对故事的结局展开充分的思考,实现自我提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桥》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抓住事情的六要素简要概括:黎明时分,暴雨突然降临一个小村庄。老汉指挥人们通过了一座窄窄的木桥,结果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三、学习故事背景,感受情况之危急
  1.课文是怎么描写这场暴雨的?找到直接描写暴雨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① 把句子读一读,读正确。
  ② 读懂了什么?雨大,雨猛,雨来得突然……(结合理解指导朗读)
  适时引导: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这场雨很大?
  比喻——“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像泼。像倒”。
  拟人——“咆哮”“狂奔”“跳舞”“狞笑”。
  数据——近一米高(过教师胸部了)。
  ③ 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句子(刚才有人提到这个句子),再来看看。
  * 像泼。像倒。
  引导:两个字一句话,这样的句子常见吗?
  句子太短了,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像一瓢瓢的水从天上泼下来”或者说“瓢泼大雨”;“像一盆盆的水从天上倒下来”或者说“倾盆大雨”)
  * 听了你们的发言,我有一个想法。把句子这样改一改,是不是更有气势,更清楚明了。(出示对比句子)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一瓢瓢的水从天上泼下来。像一盆盆的水从天上倒下来。
  * 4个字,两句话。为什么要这样惜墨如金啊?
  适时点拨:我们常说写景是为了——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找到文中的相关内容读读,体会当时人们的情绪怎么样,心情怎么样。(这第③步安排得好,从语言形式中体会表达的效果)
  2.引导学习人们的惊慌表现和桥的窄,进一步体会情况之危急。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睡梦中被这场大雨惊醒。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慌乱、无助。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情况危急啊!
  ① 当时,村民的情绪怎样?心情怎样?
  ② 想象一下,一百多号失去理智的村民涌向这座窄窄的木桥,可能发生什么?
  ③ 小结:以这样简洁的语言开头,更能渲染这场雨来得太突然,太猛烈,情况已危急到刻不容缓!
  3.感情朗读这几句话,读出雨大、雨猛来,情况危急到刻不容缓了!
  四、学习老汉的言行,体会老汉形象
  1.在这危急时刻,故事的主人公——老汉,出场了。
  2.找到描写老汉言行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选择感受最深的句子,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4.谁能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来谈谈对老汉的印象?也可总体谈谈这几句话留给你的印象。
   (镇定自若、果断、心系群众、一心为民、有威望……)
  5.如果说这场雨像泼,像倒,你觉得此时的老汉像什么?
  出示句式:此时的老汉,像()。像( )。
  教师预设:
  像(山)—— 在危急时刻,像座山镇住了慌乱的人们,挡住了滔滔洪水。
  像(冰)—— 对那些自私的党员,老汉的目光、说话像冰凌一样寒冷刺人!
  像(豹)—— 对不听统一指挥的人,老汉像豹子一样凶悍、可怕!
  像墙、像桥、像石、像……(这第⑤点也安排得好,既理解了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形式)
  6.为了衬托情况之危急,课文用了4个字,两句话,描写暴雨。为了凸显老汉像山、像豹一般的性格,你们发现这些描写老汉言行的句子,有什么特点?(说话短促、有力)
  7.重点品读: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① 短短的几句话中,喊出了几层意思?
  ② 能不能换个顺序?(不能。因为桥窄,所以请大家排成一队,不要挤!)
  ③ 谁排前面呢?(群众排前面,党员排后面)
  ④ 作者用简短而有力的对话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沉着冷静,果敢而极具威严的党支部书记!
  五、结尾留白,自由质疑
  1.引读第17—27段。
  2.自由质疑。
  读到故事结局,你的脑海里升腾起哪些问号?是内容理解方面的,还是语言表达方面的?用最最简洁的语言,提出心中的疑问。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310007)
其他文献
【背景介绍】  鼠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危及数以万计人的性命。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抗“疫”战争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快速打响。很多人逆行而上,义无反顾地冲到抗“疫”前线,为我们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眼前发生的一切,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这场战“疫”中的逆行者无疑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榜样。“停课不停学”,首先要学的就是这些逆行者的精神。“为逆行者写写颁奖词”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培训活动在京举办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通知》(教体艺函〔2007〕4号),2007年9月1日起将在全国中小学推广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2007年7月7-9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了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辅导教师培训班。此次培训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艺术教育的处长及艺术专干参与,研究、部署各省培训、推广的有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故事长廊”中的一篇寓言,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下功夫练眼力,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下功夫打好基础,同时指出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性。  全文总共400个字,读一遍就知道文意,可以说是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学生可以凭自己的认知经验去阅读,没
摘 要: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男生手球课进行引入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不同学习评价对比研究,形成研究结论:在运动教育模式下的手球项目评价方法更符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评价要求,评价更为全面。其评价方法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和体育活动。  摘 要:高中;手球;学生评价;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2-002
关键词:室内教学;高效课堂;五部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2410(2018)06-0032-01  2018年十四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讨会继续围绕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深入研究。本次展示课主要以室内体育课为主,规定展示时间为25分钟,而且课堂要有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一定运动强度与密度。在展示课观摩过程中,笔者发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导、学、教、
【摘 要】对小学中高年级革命文化主题类课文双线结构的解读存在双线分离、轻重失衡、机械照搬三个误区。为此,教师要从语文的角度去寻找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结合点,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要使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自然融合;要根据课文特点前后勾连,构建出具有篇章个性的语文要素。  【关键词】中高年级;革命文化主题;双线结构;误区;对策  统编中高年级教材中革命文化主题类课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很多教师在教学这
如果说2014年是“深改元年”,2015年当是“落地之年”。  截至2015年底,中央深改组已经召开1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02份改革方案、意见。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在2015年已经全面铺开。“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面对密集出台的改革方案、文件,地方如何落地?  如果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大考”,2015年的地方政府则经历了一场改革落地的“初
摘 要:在时光的坐标轴上,总会存在令你记忆深刻的经典传奇。当时间指向1981年,是《体育教学》四十载的开始,《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队列训练的点滴体会》也成为笔者日后体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关键起始点,本文通过笔者的实践经历对《体育教学》进行回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人生启蒙;《体育教学》;1981年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
【摘 要】统编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其中尤为关注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多方联结,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习得閱读之法,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提质增效。  【关键词】名著阅读;阅读策略;阅读计划  要落实“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目标,阅读名著自然是最有效的途径。较其他流行读物而言,名著篇幅长,有些内容较难理解,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使之产生畏难
摘 要:对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的争议历时已久,有的教师排斥公开课却又上不好常态课,这个矛盾的出现正是对两者的利弊未能有效扬弃所致。我们有必要对公开课和常态课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给两者以准确定位,在扬弃之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出路,从而开辟教学研究新思路。  关键词:体育;公开课;常态课;扬弃;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