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名牌去哪儿了?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詹于青岛,结缘结得早.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当时,青岛风风火火,端的了得!记得当时,北京某机构评选“全国驰名商标”.煌煌大中华,十数个而已!然而,咱们青岛,竟有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星闪耀,几占全国半数之多!rn那年六月,老詹赴青岛参加一会议,会议闭幕,市一天时间,供与会者参观游览,老詹琢磨,可否利用起来,写篇文章呢?立即与记者站商量,联系采访市领导、企业家、社会学者,向他们请教一个问题——“青岛为何名牌多”?回京之后,即以此为题,写一述评,发在《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引起强烈反响.rn青岛发展,时至今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前有深圳浦东,突飞猛进;后有烟台威海,奋起直追.青岛怎么办,向哪儿发力?作为局外人,老詹想到两句话,12个字,算是一热心人,送与青岛作参考吧.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的不断改革,目前很多学校都推行学生按兴趣选项目上公体课,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校内各种大学生体育竞赛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基层裁判员,这就给在学生中推广裁判等级考试提供了前提条件。推广裁判等级考试既提高了学生的相关体育理论知识水平,也满足了没有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裁判紧缺的问题,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大量优秀的后备裁判员人才。  【关键词】裁判员;大学生;裁判等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