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社会变革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2ka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任何社会理论的建构都隐含着某类时间观,但是由于牛顿力学时空观和康德的主观时间范畴在社会领域长期占据隐形支配地位,时间的基础“动力”作用却经常被人忽略。为了把握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改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封闭和僵化的一面,我们要重新理解时间,确立时间在理解整体社会现象中的本体论地位,为此必须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思想资源,从这个意义上看,古尔维奇的辩证时间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 时间 古尔维奇 辩证法 社会变革 中国道路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3-0121-08
  乔治·古尔维奇(Georges Gurvitch)是20世纪法国社会学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堪与美国的塔尔科特·帕森斯比肩。从学术主张看,他是一个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辩证存在论者,对时间的关注使他的社会学具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并与英美主流社会学拉开了距离。古尔维奇的时间观借鉴了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以客观性与辩证性为其主要特征,强调社会不是“在”,而是“变”,认为社会是在多元与多层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向前发展的过程,前进与落后的力量围绕“变革”的轴线“在所有的整体社会现象中上演着一幕幕激烈冲突着的戏剧。”③ Georges Gurvitch, The Spectrum of Social Time, Myrtle Korenbaum(Translator), Springer, 2011, p.3、13.在古尔维奇看来,时间虽然根本上说不可掌控,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内在要求人们尽量把握时间的相对统一性,否则将陷入困境;对时间的成功掌控有几个要素,鉴于社会实践的复杂性,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受时代所限,古尔维奇的时间观也有不完善的一面,例如,虽然他把自然环境与技术环境作为深层社会时间来分析,但着墨过少,在支撑社会时间的客观性方面捉襟见肘,而对蒲鲁东主义(Proudhonism)的过分信赖则暴露出社会理想上的主观化倾向。 古尔维奇自称是“一个失败的蒲鲁东主义者”,参见Georges Balandier, Gurvitch, Harper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作为道家核心术语的“自然”,虽然内涵复杂,其意项变化却有个基本趋势,就是从事物不被外力强制的“自主”,走向非制作的“天然”,再走向道作为法则秩序的“必然”。由此,我们将看到道家学说以反思控制为基本关切的特征,即“自然”三义的生成与演变,所反映的实际是道家以非人格的控制方案,替代人格性方案的过程。  关键词自然控制道家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碼〕A〔文章编号〕0447-662
内容提要 《薄伽梵歌》是印度最著名的经典,它不但是宗教文献,也是印度人从古至今的精神依靠和生活指南,被现代印度人尊为他们的“圣经”,几千年以来一直流传不断。《薄伽梵歌》包含着复杂的印度古代正统派的哲学思想,它还具有丰富的伦理道德的说教,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规范,也是宗教修行的典范。本文根据《薄伽梵歌》一书,将其伦理道德思想理论做出了整理和归纳,充分挖掘其合理的成分,分析它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
斯威夫特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农民。14岁那年,初中还没有毕业的斯威夫特辍学回家,之后一直在大哥的肉铺里帮忙干杂活。  16岁的时候,斯威夫特用19美元买了一头牛,宰杀之后卖掉所有的肉、皮毛、内脏,他净赚了10美元,拿着赚来的10美元,斯威夫特心里美滋滋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细心的他仔细地利用好每一笔钱,重复着买牛、杀牛、卖肉的过程。  几年后,斯威夫特拿出了自己的积
内容提要 身为公民,我们为什么具有服从国家所颁布法律的政治义务?这种服从有无条件或边界?依据洛克,在论及政治义务的来源和谱系,也即我们是如何负有政治义务时,人们的“同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论及政治义务的目的和边界,也即我们所担负的政治义务根据什么而成为政治义务时,古老的自然法传统就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样,洛克并非如研究者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是企图“根据人们的设计和同意”这种单一原则一劳永逸
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  在赖特9岁那年的冬天,有一次他跟叔叔在雪地上走了很远的路。途中,叔叔让他回头看他们留下的两串足迹,说:“你的脚印太没有目的性了,一会儿偏向那些树木,一会儿又折到栅栏边,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还要赶路。你看我的脚印多么笔直,知道原因吗?因为我时刻都没有忘记做重要的事情。我希望你一辈子也别忘了我的话!”  “我从未敢忘记,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以后无论做什么
差生也可以有梦想  “差生”这个标签一直伴随了我很多年,我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卑,也没有受到过老师或同学的冷眼。我觉得别人似乎都没有注意过我的存在,因为我不像那些调皮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捣乱,也不会做过分的事惹恼同学。我只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如一朵水莲花般在自己的世界里散发着幽幽清香。  我是个对学习没有太大兴趣的人,社交圈子比较小,平时也寡言少语,并不与同学有过多交流。上课的时候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就认
内容提要 作为涉及人生价值的一对基本评判标准,“善”的核心语义其实是“有益-可欲-快乐-赞许”的四位一体,“恶”字的核心语义其实是“有害-厌恶-痛苦-非难”的四位一体,并且因此分析性地决定了人类行为在元价值学层面的“趋善避恶”取向。但由于人们常常拿自己的规范性评判取代这些元价值学的核心语义,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中造成了一些严重的混乱扭曲,有必要加以纠正。  关键词 善 恶 趋善避恶 元价值学 规范性 
内容提要在中国的生态治理中,已有研究相继指出国家生态权威的绝对性、生态权力的“简单化”以及地方经验的适宜性,并指出在生态治理中国家整合地方力量的必要性,多主体治理作为一种理想图景,从而成为生态治理中的一种研究导向。本研究在普氏原羚的保护行动中发现,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社会,二者都不能避免增长的引擎和理性的驱动;且不同主体内部、主体之间因价值指涉和路径依赖不同,致使不同主体间力量相互消解。多主体治理的
“苦难”的童年  现在的我,是中国传媒大学声乐表演专业的一名大一学生,而曾经的我拥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也正是这“苦难”的童年,为我的梦想打下了基础。  我从4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和声乐。因为小时候贪玩的缘故,我经常因为晚上不能自觉练琴而受到妈妈的训斥。那时候的我恨极了钢琴,每当我在练琴时听到小伙伴们在楼下玩耍的嬉戏声,看到眼前枯燥的五线谱,我总是想把钢琴砸了,只想远离它,放弃它,但这时妈妈总会鼓励
内容提要本文以我国特殊的产权二元结构为现实背景,依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简单AK模型,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增长模式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与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长期严重依赖于投资,利率作为资本价格的调节机制虽然对非国有经济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其对国有经济的调节功能却不显著,在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前,盲目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