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方程式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莫扎特和鲸鱼》是一部讲述两个性格迥异的艾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患者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是一部美国非主流的商业片,它没有大起大落的悬念谜团,带领观众深入生活,把特殊群体的心声表达出来,颇具人文情怀。题材很普遍,却由于塑造了唐纳德、伊莎贝尔两个人物而显得趣味横生,意味深长。对于情感的阐述,是电影的精华部分,由心底的爱驱使,用爱化解矛盾,用情感染他人,生命将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好历程。
  [关键词] 艾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 温暖 障碍 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4.027
  一、剧情及艾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简介
  影片讲述了唐纳德以及他领导的艾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互助小组,在新成员伊莎贝尔的带动下,发生的前所未有的改变。剧情围绕着唐纳德与伊莎贝尔的爱情故事展开,女主角是率性纯净的莫扎特,追求本性;男主角则是深海里潜水的鲸鱼,害怕暴露自己,害怕别人的目光,影片的名字由此而来。相处过程中彼此不断冲击着对方的生活方式,两个人的爱情在冲突中经受重重考验。最后,他们学会了尊重彼此,走在了一起。在影片结尾,导演交待了影片的灵感源于两个真实的艾斯伯格症患者故事,剧中的人物和事件则是虚构。
  20世纪40年代,来自维也纳的儿科医师汉斯
其他文献
[摘要] 电视剧《幸福来敲门》的设计给予了演员很好的提示和更多发挥的空间,蒋雯丽娴熟的演技将江路这一人物形象演绎得真实而丰满。矛盾是推动主人公和故事前进的的动力,当所有的纠结都被化解掉,江路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最简单、最质朴也最真实的幸福。这部电视剧的主创人员以白描的手法和生活流的创作思维,为2011年的电视观众奉献了一部清新芬芳、意味隽永的电视作品。  [关键词] 矛盾 化解 幸福     20
[摘要]《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历尽命运的曲折与坎坷,最终通过不屈不挠的奋斗与抗争而取得命运之神垂青与关爱的故事。同时,也展现了对“自主动机、自由抉择、通过自力更生迟到自我实现”为主导价值观的美国梦的解读与阐释。  [关键词]魔方 命运 救赎    一个魔方,有六个面,六种不同的颜色。而生命中也有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是生命符号的表征、申诉与扩张。当这些白、绿、黄
[摘要] 《海豚湾》是一部典型的意识形态明显的“真理电影”模式纪录片。在整部影片中,叙述视角和叙述者成为意识形态强权的拥有者,在观影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叙事手法对观众进行意识规训。而从宏观来看,纪录片无一不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无论是遮蔽的还是解蔽的,意识形态都是纪录片叙事的中心。  [关键词] 《海豚湾》 意识形态 叙述视角 叙述者 叙述接受者  doi:10.3969/j.issn.1002-6916
[摘要]  中国观众对于美剧的追捧成为超越美国本土之外一道炫目的流行文化景观。与韩剧相比,美剧在中国的隐秘流行是收视方式(以网络传播为主)收视习惯(随时随地)、受众群体(以接触网络较为广泛的大学生和白领为主的主动性较强的收视群体)以及美剧中所蕴舍的内容以及所体现的、同时也与该群体当下心理相契合的美国主流价值观(诸如英雄主义、个人主义,和始终不变地强调真善美)这三者相契合形成的产物。  [关键词]美
[摘要]与“辛亥献礼”影片对比,《十月围城》在主流价值传达上的成功经验具有值得探讨的话语空间。再将其置于香港“英雄电影”序列,则在主体设置、价值传达与意义指向等多方面表现出差异,在“辛亥革命”这一话语的影像呈现上,《十月围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成功案例,它的存在让思想性、商业性、艺术性的和谐共振成为一种已然实现或并非遥远的可能。  [关键词]《十月围城》 英雄情结 革命信仰 主流电影  辛亥革命百年
[摘要] 作为一个从普通演员到具有声望的明星,闫妮明星声望的获得与自身文本的特点有关,亦有社会文化和受众需求因素的影响,并且也与电影、电视高度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有关。闫妮的影视文本形象,已经在重复的建构和颠覆性的转变中,被受众定位为具有女性魅力和女性美德的女明星。她从外形、言谈到由形体演绎出的动作,都转化为当今社会文化需求所要求的内涵,因而闫妮成功的从众影星中脱颖而出,拥有了自己特有的声望。  
[摘要] 昵称是用来表示喜爱、亲昵的一种称谓形式。英文人名的昵称是以赋名为基础的缩写或异体, 在学习英语中,英语人名的昵称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掌握这些相关知识不仅可以避免由于不熟悉某些人名及其相应的昵称形式而不知所云的现象,而且恰到好处的使用还能增添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昵称 英文人名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4.034 
[摘要] 《梅娘曲》选自话剧《回春之曲》中的第三幕,整首歌曲以讲故事的形式向人们诉说一对恋人的过往而由梅娘唱出,在这样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感人场面之中,作曲家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结尾乐句,将人物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进行了层次分明地、细致的刻画,一步步将歌曲的情感表达推向高潮,在这样的艺术效果的感染下,梅娘这位艺术形象在赢得人们钦佩的同时更深深地留在听众的脑海之中。    [关键词] 《梅娘曲》 艺
[摘要] 江西60年电视文学以1980年——江西首部电视剧《豆蔻花开》诞生的年份为起点,创作历程分为起步(1980年代)、发展(1990年代)和成熟(新世纪)三个阶段:80年代起步期艰难前行,却勇于探索、孜孜以求;90年代发展期兢兢业业、步步为营,却少有长篇大作与走在全国前列的上等佳作;新世纪成熟期奋进努力、捷报频传,则需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关键词] 60年 起步 发展
[摘要]电影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技术的革命直接改变了我们看电影的方式,因此,也改变了我们写电影剧本的方式。但是,无论在物质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剧本的本性永远是不变的:一个电影剧本就是通过图像、对话和描述来讲故事,并且把这个故事放置在一个戏剧性的结构环境之中。这就是剧本,这就是剧本的本性,这就是视觉性剧本的艺术。  [关键词] 电影 电影剧本 人物 结构  doi:10.3969/j.iss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