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兴趣的培养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古代的大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特别是地理科目发展到今天,地理不再是中考科目,地位不是很高,学生难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么学生学习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60-02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地理学科一向不被学校和学生重视,要提高地理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
  一、利用直观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用计算机演示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先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再演示板块运移过程,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地将电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实践应用,发挥其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如学“地球的运动”这一难点知识时,播放利用电脑制作的模拟演示教学软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配上简洁的解说词,再辅以一些形成性练习加以巩固,学生注意力集中,印象很深,学得兴趣十足,掌握的也比较牢固。这种效果是过去洋洋万言的描述、仅仅用地球仪演示无法取得的。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地理感性知识鲜明地体现着地理兴趣培养的趣味性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的空间广大性,直接观察必须走出教室,大量的间接感知又须借助特定的教学手段、地图等图像和教师、教材的直观性描述,以形成再造表象。正是由于感知困难,使地理事物总是显得那样新奇、生动。地理感性知识是兴趣源泉的源头,它既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获得理性知识的基础。面对学生缺乏表象的头脑,不可能唤起探究的热情。满足了学生感知的需要,就在培养兴趣的道路上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并且往往由此直接产生探究理性认识的需要。因此,感知教学对于兴趣培养乃至整个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地理理性知识以综合性为其特点,蕴藏着地理环境中形形色色的奥秘。对其趣味性的体验在于进行成功的思考。地理概念是概括而来的,区域特征是比较而来的,规律和成因是分析综合而来的。如果要求学生在思考失败的情况下去死记硬背结论,势必抑制兴趣的形成。知识的意义在于运用。只有通过运用,才能进一步获得对知识需要的体验,"感到知识具有使人高尚起来的力量--很难找到比这种感觉更强烈的刺激来推动求知的兴趣了"。地理技能使地理操作活动(智力的、动作的)进行的又快又好,令人钦羡。例如,当学生看到军人、探险者或考察队仅凭地形图即可在陌生的地区活动自如时,自然要激发出掌握读图技能的需要。熟巧的技能又往往是学生学好新知识的条件,使学生在获得顺利完成操作的满足的同时,获得新知识学习的成功。
  三、掌握学生学情
  1.学生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因为用力跳够得着的果子不仅能使他体验到需要,而且能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可能,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获得果然成功的快乐。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是我们确定其"最近发展区"的依据。如果不了解、不顾及学生的基础,盲目地照本宣讲教材,就往往要在教学失败的同时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存在着个别差异。基础不同,形成兴趣的兴奋点也不同。有的学生兴奋点在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上,有的学生则会在努力获得了及格分数后高兴得跳起来。承认并照顾到这种差别,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学习。
  2.学生对掌握着主动权的学习感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成功归根结底要靠学习者自己对学习活动的主动调节。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还需要阅读检索、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向教师质疑、发表见解等主动方式的活动。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力的意义,增强自信心并提高学习成功率。
  3.学生对地理野外观察、地理观测、参观访问等室外教学活动感兴趣。室外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采的最直观的感性知识,激发出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究需要,解答许多在教室内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
  4.学生对具有游戏性质的教学活动感兴趣,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
  5.过重的负担抑制学习兴趣,它使学生把地理课与疲劳、烦燥联系在一起。
  6.地理学习的反复失败能引起学生对地理课的厌恶,会使学生把地理课与枯燥的死记硬背和糟糕的成绩联系在一起。
  7.对成功的学习进行恰如其分的鼓励、表扬,能使学习兴趣得到强化。
  总之,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才能加强地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应永远值得重视的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56-0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研究了采用离线计算形成模糊查询表,从而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在线查表实现模糊PID控制的方法, 提出了解决模糊PID控制动作频繁造成系统损害的带死区的模糊PID控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57-02  一节成功的教学课应当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力的迸发……这些“精彩的片断”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我们常常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学生的“错误”。教师如何利用“错”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呢?事实上,只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理智
【摘要】在当前强调素质教学的新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将信息技术作为数学教学的工具是一大良好趋势,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工作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找到它跟传统教学模式里的交接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使得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自主性都获得提高。此外,还能促进教学效率得以充分地提高,使得教材手段实现极大的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 载体 多媒体 初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火柴头(Commelina benghalensis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属鸭跖草科,是我国农田中的一种常见的植物。在非洲、美洲等部分地区,火柴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恶性杂草,在我国却并未见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素质。本文所谈,皆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即包括四个方面的素质:一是会观察,二是会自控,三是能适应。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师素质 观察 自控 适应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63-0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基本素质,或者叫素养。也就是说,遇到一些复杂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