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snow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敏感、关键时期,本文主要阐述了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组织活动,抓住一切教育契机,耐心观察,积极引导,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语言 语言表达 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在《幼儿教育纲要》中提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语言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以下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1、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从而获得周围的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来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直接感知知识和发展语言。
  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注入式多,这是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转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师上《我给月亮做衣裳》时,有幼儿问:"月亮为什么没有一件合体的衣服?"为了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可以不直接回答,建议幼儿每天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经过一段观察时间后,教师请幼儿说说月亮是怎么变化的?幼儿总结出:"有时像小钩,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圆……因为它老在变化,所以没有办法给它做合体的衣服。"在实际观察中,幼儿得出了结论,丰富了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动手、动脑,发展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教育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物间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另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教幼儿词汇"五彩缤纷"时,把幼儿带到美丽的花坛前,让他们看看花儿都有什么颜色。幼儿边看边说:"红的、黄的、白的……"再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种颜色。他们边点边数,数出了好几种,教师告诉他们:"花儿真好看,五颜六色真漂亮。"幼儿马上理解了词汇的含意,走到另一个花坛时,幼儿自己就反映出来了:"这五颜六色的花儿多美呀!"
  2、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
  提供幼儿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各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
  3、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词不对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
  4、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要反复多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还经常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句子,如:"老师,我要一本书,小葫芦娃。"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一本小葫芦娃的书。"并让幼儿反复说两遍。这样,幼儿渐渐地就会说了。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们就需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除了跟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与语言交往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一旦在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就能达到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目的。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语言练习,如:开火车、捉迷藏、办家家等游戏活动。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在晨间活动、饭前饭后、户外活动、幼儿离园等一日生活环节注意老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经过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过程,使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语言美",学到了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还要靠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去发现、去总结。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法填空作为高考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题型,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很多考生对其有着一定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在解题的过程中还是有着较高的难度。现今语法填空题已是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成为高考英语科目中学生得分高低的关键题型。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法填空解题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语法填空的解题水平,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高考,语法填空,解题能力  语法填空作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更加受到关注。通过对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提出与分析,得出问题行为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家庭气氛、教养方式、管理态度等;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需要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问题行为 原因 措施  一、問题的提出与背景  (一)自闭症的提出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脑部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属广泛性发
以我国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冬季低温运行的初沉池出水为原水,实验室模拟曝气池连续流运行,针对水温在15~3℃范围内,以2℃温差阶段性降低的过程,开展好氧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变
随着中国电工钢产量的增加,硅钢级氧化镁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的以白云石为原料制备氧化镁的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中国是一个卤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因此,研究如何资源化综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巢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成为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蓄积库。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沉积物中污染物会通过扩散、沉积物再悬浮、生物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活”了,“动”了,传统的课堂秩序和管理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形态。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一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课堂 策略  在当下新旧课堂教学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部分教师放弃课堂管理的现象,使缺失规则的课堂教学走向了秩序混乱的极端:多了热闹,少了安静;多了自主,少了秩序;多了涣散,少了专心。二是有些教师宁可对这
应用型本科有其独特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文章对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以安徽外国语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为例
运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褐煤氧化前后的结构变化,在1580cm^-1及1400cm^-1处的两个特征峰表明氧化煤中含有大量的羧酸类物质。以此为基础,采用温和的碱氧化方法对煤进行氧化处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