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与实地普查的传统名贵药材珍珠配伍规律分析

来源 :中国海洋药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2008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进一步剖析珍珠的配伍规律.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软件,分析相关文献中含珍珠的方剂及广西海洋中药资源普查收集的实地应用材料.将上述来源的160首含珍珠的方剂创设数据库,分析其常见主治病证、中药使用频数、药物药性、高频核心药物组合,对最主要的主治病证的配伍用药作对比分析.结果 含珍珠的方剂最主要的主治病证是“疮疡不敛、惊悸失眠、目赤翳障、皮肤色斑”;组方频数较靠前的是珍珠、冰片、牛黄、麝香、朱砂、琥珀、黄连等26味中药;以寒性甘味、归心、肝经之品为常用搭配药物;并得出高频核心药物组合6个,药物关联规则8个;珍珠应用于疮疡不敛时,主要与冰片、牛黄配伍外涂患处以解毒生肌;治疗惊悸失眠时,珍珠与水牛角、人参、朱砂、天竺黄等配伍内服可安神定惊;治疗目赤翳障时,珍珠与炉甘石、熊胆、琥珀等配伍研极细末,外用点眼以明目消翳;治疗皮肤色斑时,珍珠多与茯苓、当归、白芷等配伍,可研粉调匀外敷,达到润肤祛斑之效.结论 在《药典》记载珍珠主治病证的基础上,明确了珍珠组方的高频药物、核心药物组合及药物性味归经,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奠定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弥漫性肺实质病变、肺泡炎症以及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将ILD分为如下4类:(1)已知病因:如职业相关、药物相关、结缔组织病相关;(2)特发性间质性肺炎;(3)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4)其他一些较为少见的类型,如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多症、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1].
期刊
目的 对6-脱氧-α-D-艾杜庚糖吡喃基羧酸进行合成研究,以期解决6-脱氧-D-艾杜庚糖类化合物的来源问题.方法 通过2-萘甲基的选择性脱除、烯烃的氧化断裂及羟甲基氧化等关键反应操作,完成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结果 以简便易得的4,6-O-苯亚甲基-α-D-吡喃葡萄糖烯丙基碳苷为原料,经9步反应,以10.2%的总收率合成了 6-脱氧-α-D-艾杜庚糖吡喃基羧酸,为6-脱氧-D-艾杜庚糖砌块的合成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肺癌脉络膜转移好发于老年男性,眼部症状可在原发疾病确诊之前出现,多数可以找到明确的原发灶和多系统转移灶.在青年患者,以脉络膜转移为肺癌首发表现,且全身检查无法明确原发灶的病例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对首诊医生提出了临床挑战.及时明确诊断对开展后续系统性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一例初诊于眼科的31岁男性,以脉络膜转移为肺癌首发表现,胸部CT、全腹彩超、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等检查均无特异性发现,最后经玻璃体切割术取材活检才得以确诊.
期刊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天然温和、绿色安全的环境友好型化妆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诉求.消费者更青睐于以天然产物为基础的化妆品,而不是合成化学品.随着天然产物化学和海洋生物资源技术的迅速发展,藻类(包括大型藻和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藻类活性物质具有保湿补水、抗氧化、抗衰老、美白抗皱、抗菌消炎和日 光防护等功效.因此,从藻类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妆品行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此,本文将从藻类活性物质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藻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和绿色生物提取技术进
目的 探究南极磷虾肽(AKP)对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降尿酸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体外筛选出具尿酸合成关键限速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活性的AKP,体内动物实验验证AKP的降尿酸活性.雄性Balb/c小鼠采用高嘌呤饲料(25%酵母浸粉)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200 mg·kg-1 BW-1)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造模21 d后进行AKP干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药组(非布
目的 对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中药材海马及其混淆品微性状鉴别研究,为海马的鉴别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性状鉴别法对收集到的海马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运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11种不同品种海马的鳃盖和冠应用体式显微镜拍摄,运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1张高清微性状照片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不同品种海马在鳃盖的嵴纹以及头冠有较明显的区别.结论 微性状鉴别法能够有效将市场上流通的不同品种的海马进行区分,并且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其基因簇所在染色体的表观遗传状态密切相关,通过表观遗传修饰能够调控真菌的次级代谢过程.分子表观遗传修饰方法主要通过敲除或过表达表观遗传相关酶类的编码基因,而化学表观遗传修饰方法则是外源加入化学表观遗传修饰酶抑制剂.二者都能促进基因的转录,进而激活沉默的生物合成基因簇,提高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本文综述了2015年至2020年的表观遗传修饰应用于真菌次级代谢调控研究的最新进展,就分子表观遗传修饰和化学表观遗传修饰两方面进行阐述,并对2种方法进行总结与展望.
目的 通过粪菌移植(FMT)方法在小鼠上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肠道菌群研究模型并对其移植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入组健康对照、慢阻肺Ⅰ-Ⅱ级和慢阻肺Ⅲ-Ⅳ级患者各30例并收集其粪便制作粪菌混悬液,通过灌胃方法对小鼠进行FMT.移植后第29天采集全血行单个核细胞分析,对小鼠移植前后的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对模型小鼠进行初步疾病模型评价.结果 抗生素预处理后小鼠肠道的OTU、Chao 1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下降(P<0.001),接受健康对照和慢阻肺患者FMT后的受体小鼠其
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常发生于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缺陷患者[1],在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非严重免疫缺陷患者中,IPA病例也在不断增加[2].发生IPA的高危人群也在不断扩大,已从“传统因素”(如接受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扩展到“非特异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TX3基因突变等)[3-5].重症流感被证实为IPA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6-8].44%~65%的重症流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APA)患者不具备任何既往诊断标准中列举的IPA典型宿主因素[6,9-12],给临床
期刊
APJ由O\'Dowd等[1]发现,是七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的成员.Apelin是APJ的内源性配体[2],其C末端是APJ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区[3].Apelin可分为apelin-36、apelin-17、apelin-13和apelin-12亚型[2,4],其中apelin-13和apelin-36是主要的亚型.Apelin通过激活APJ而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进一步激活下游因子.Apelin/APJ系统广泛表达于心、血管、肺、肝、脑、肾等多种组织中.
期刊